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骨密度变化患者中医证候分型探析
【摘要】:目的:探讨导致慢阻肺伴骨密度变化的诸多危险因素中的年龄、肺功能分级、缺氧程度、营养状态与骨量之间的相关性;各危险因素组加上骨量与稳定期慢阻肺伴骨密度变化患者的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对慢阻肺伴骨密度变化患者的影响因素及中医证候分型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各影响因素与中医证候分型互参,更加全面的评估慢阻肺患者的病情,有效的指导慢阻肺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实现治疗层次的多样化,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改善其症状及预后。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慢阻肺伴骨密度变化患者60例,对患者的年龄、肺功能分级(FEV_1%pred)、缺氧程度(Pa O_2)、营养状态(BMI)与骨量(T值)进行观察和统计。由专业人员经过四诊合参辨别中医证候分型,再分别比较各观察指标与骨量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其加上骨量与中医证候分型之间的关系。结果:1.骨量:骨质疏松51人(85.0%),骨量减少9人(15.0%);年龄:60岁2人(3.3%),60?74岁31人(51.7%),74岁27人(45.0%);肺功能分级:轻度0人(0.0%),中度18人(30.0%),重度33人(55.0%),极重度9人(15.0%);缺氧程度:轻度19人(31.7%),中度31人(51.7%),重度10人(16.7%);营养状态:营养不良31人(51.7%),正常29人(48.3%),无超重及肥胖者。2.pearson相关性分析的结果:年龄与骨量r值为-0.820,P值为0.000(P0.05);肺功能分级与骨量r值为0.810,P值为0.000;Pa O_2与骨量r值为0.781,P值为0.000;BMI指数与骨量r值为0.924,P值为0.009。中医证候分型分布情况:主证:肺肾气虚证43人(71.7%),肺肾气阴两虚证9人(15.0%),肺脾气虚证8人(13.3%),肺气虚证0人(0.0%);兼证:痰证60人(100.0%),血瘀证54人(90.0%)。3.年龄、肺功能分级、缺氧程度、营养状况、骨密度T值与中医证候分型之间的差异性比较:年龄组F值为26.89,P值为0.00;FEV1%pred组F值为18.36,P值为0.02;Pa O_2组F值为15.75,P值为0.00;BMI组F值为20.73,P值为0.00;T值F值为37.25,P值为0.01;以上各组P值均0.05,组间两两对比的P值也均0.05。结论:1.年龄与骨量呈极强相关,肺功能分级与骨量呈极强相关,缺氧程度与骨量呈强相关,营养状态与骨量呈极强相关。2.慢阻肺患者出现骨密度变化时病变脏腑已经由肺脏伤及他脏,患者的本虚更加侧重于肺肾气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