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仁爱之治与自由之治

陈勇军  
【摘要】:为了探寻“以德治国”规律,本文运用比较史学理论,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眼光,对孔子与梁启超的德治措施进行一定层次的比较。 首先,简要介绍孔子和梁启超德治思想的产生、发展及实践得失。其次,对二人的德治措施进行异同比较。通过分析,本文认为:这两种德治措施都包括“以德治政”、“以德治制”、“以德教民”三个方面。在“以德治政”方面,两人在为政义务、为政官德和为政艺术上既具有许多相似之处,又有些不同的地方。在“以德治制”方面,“复礼”和“破礼”的主张都是以核心道德精神为依据,实际上都强调制度要合乎道德。“重德轻刑”和“德法并重”,都体现了道德与法律应该“相需为用”。在“以德教民”方面,“有教无类”与“全民德育”是有重点的全民教育,“君子”与“新民”都是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有机结合的理想人格。最后,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目前的“以德治国”实践,得出启示:“以德治国”是包括“以德治政”、“以德治制”、“以德教民”三个措施的系统工程。在施行德政方面,要以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为基本任务,高度重视官德建设,采取灵活的执政政策。在制度建设方面,要建设德性制度,实行德法并举。在道德教育方面,要坚持有重点的全民教育,使人民具有“仁爱”和“自由”两种类道德。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周政;富而教之 宽猛相济——孔子“德治”思想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一面[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徐佳;;老子的“无为而治”与孔子的“德治”治国思想之比较[J];山东文学;2010年06期
3 范传鸿;;孔子与韩非治国理念之比较[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12期
4 申来津;孔子“德治”思想初探[J];理工高教研究;2002年01期
5 魏义霞;孔子的德治思想与当代启示[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年09期
6 祝瑞开;努力实现儒家“德治”思想和现代“法治”的结合[J];探索与争鸣;2001年08期
7 罗国杰,夏伟东;论“以德治国”的历史、理论与实践[J];高校理论战线;2001年06期
8 冷云飞;孔子德治思想探析[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李道志;浅论孔子“德政”思想[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10 李亚彬;对我国古代德治的分析[J];哲学研究;2002年04期
11 李秋华;论以德治国[J];理论月刊;2002年07期
12 曲宝贵;历史上“德治”思想的提出及儒家对它的发展──兼谈法制和德治的关系[J];邯郸师专学报;2002年02期
13 李云凯;试论儒家学派以德治国的政治思想[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14 刘开兵;春秋战国时期“法治”、“德治”思想探析[J];行政与法;2002年02期
15 王磊;人治、法治与德治的对话[J];实事求是;2001年06期
16 刘红霞;略论儒家传统德治思想与当代道德建设[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17 于清河,于霞;论法治与德治的相结合[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Z1期
18 夏伟东;把依法治教和以德治教紧密结合起来[J];高校理论战线;2001年03期
19 杨蔚;论“以德治国”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2年03期
20 张媛;中国“德治”思想的历史考察[J];宁夏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爱民;;论孔子的“德治”思想[A];孔学研究(第四辑)[C];1998年
2 刘绍春;;梁启超关于国民素质教育思想的演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王韬;;毛泽东对梁启超新民思想的继承和发展[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4 宋守鹏;;梁启超的师范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苏艾平;;论梁启超文化人格的意义[A];戊戌维新运动与贵州——纪念戊戌维新运动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9年
6 肖良武;;公德·开拓·进取——梁启超“新民”观的历史启示[A];戊戌维新运动与贵州——纪念戊戌维新运动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9年
7 葛荣晋;;孔子论“仁”及其现代价值[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8 郑匡民;;日本自由主义对中国的影响[A];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C];2007年
9 手代木有儿;;梁启超的史界革命与明治时期的历史学——关于晚清的进化论和历史观[A];近代中国(第十四辑)[C];2004年
10 周俊利;;梁启超在护国运动中[A];2005:历史的辉煌——纪念昆明建城1240周年、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护国运动90周年[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连云;为求觉世著文章[D];吉林大学;2008年
2 郑流爱;“平生怀抱在新民”[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方红梅;梁启超趣味论研究[D];武汉大学;2008年
4 石莹丽;梁启超与中国近现代史学:以跨学科为中心的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5 郭刚;梁启超与清末的西学东渐[D];武汉大学;2006年
6 王明伟;近代日本国民主义与梁启超国民国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D];吉林大学;2009年
7 姚雅欣;梁启超科学文化知行论稿[D];山西大学;2005年
8 段江波;危机·革命·重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彭树欣;梁启超与中国文献学的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曹亚明;承续与超越[D];暨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勇军;仁爱之治与自由之治[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2 姜莹;梁启超“新史学”观念生成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汪平秀;梁启超民族思想研究[D];宁夏大学;2003年
4 明旭;孔子“为政”思想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5 张红霞;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雷蕾;徘徊在理想与现实的关口[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蒋海燕;鲁迅早年思想和梁启超新民说[D];河北大学;2003年
8 李艳红;论梁启超的新闻思想[D];湘潭大学;2003年
9 张跃安;政治与文学的双重无奈[D];湘潭大学;2005年
10 靳路遥;“学术”背后的“思想”[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福志;收藏“梁启超”[N];中国矿业报;2002年
2 若峰;德治的审美之域[N];中国文化报;2001年
3 王凯;梁启超死因之谜[N];中国档案报;2004年
4 陈章亮;正确把握德治、法治和人治的关系[N];发展导报;2001年
5 李端 刘东虹;梁启超与北师大的建立[N];光明日报;2002年
6 韩新华[陕·渭南市];再谈法治、德治与人大工作[N];人民代表报;2001年
7 李丽;梁启超的“利用外资观”[N];山西经济日报;2001年
8 苏苇;我省首次在国外建立孔子学院[N];太原日报;2008年
9 文依;影视里的孔子应该什么样[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10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易中天;草根有话说[N];经济观察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