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试论多媒体教学中的美学现象

陈实  
【摘要】:本文对多媒体教学中的美学现象,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从美学的基本理论入手,从多媒体画面美的性质和美的形态范畴两方面对多媒体画面这一准艺术形式领域进行理论规范。性质方面,总结出多元化、功利性、普遍性和数字化四种特点;范畴方面,将画面美感分为崇高、优美和滑稽分别说明。 根据图、文、像类媒体在多媒体教学软件画面中的不同功能和作用进行分类,分别分析特点,提炼理论。具体以形、色、时空维度三方面为出发点,针对如何尊重学生心理,增强画面美感,总结出一套操作性较强的规律。 对审美与认知的心理过程进行分析,找出美的多媒体画面对审美与认知的促进因素,指出如何设计方能够发挥画面优势、促进教学以及如何避免消极影响。具体从期待、注意、感知、情感、理解、想象、记忆七种心理过程深入分析,分别说明画面作为媒体对这七方面的影响,以及美的画面是如何促进教学效果和提高审美能力的。针对特定心理阶段,提出符合心理特征的形式表现规律。 本文从学生心理出发,围绕为教学服务,探讨多媒体画面这一应用美学领域的美感问题,从思想上提高对画面美的重视,从相邻领域借鉴总结设计经验,从学习心理中寻找增强画面美感、服务审美认知的理论依据,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袁晓丽;;高校图书馆美学浅议[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1年06期
2 傅燕翔;;浅谈色彩心理学在网页界面设计制作技术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15期
3 ;便捷高效 BIO-REMOTE2无线遥控攻略[J];电脑迷;2011年17期
4 ;为了书的权能与美学[J];出版广角;2011年08期
5 ;触控新体验 戴尔Inspiron One 2310一体电脑[J];电脑爱好者;2011年07期
6 傅燕翔;潘彪;;浅谈多媒体软件在教学课件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14期
7 张文平;;网络多媒体教学中办公软件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1年10期
8 刘德成;殷海芝;;纪实作品《家在我心中》的美学阐释[J];新闻爱好者;2011年18期
9 ;特别推荐[J];无线互联科技;2005年10期
10 吴肖;杨友源;周少娜;;基于声卡和MMUSE软件的计算机辅助单摆实验[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年06期
11 GN;Edmund;;车联网增值智驾系统 三诺Tele-pad1凯美瑞机型首度评测[J];音响改装技术;2011年06期
12 安彦华;;把新闻摄影拍的更美[J];采写编;2011年03期
13 高林;;对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有效性的探索[J];中小学电教(下);2011年07期
14 张垒;李婷;;当“新闻”遇见“审美”——访《工人日报》社长、总编辑孙德宏[J];中国记者;2011年08期
15 李丽宾;黄慧琦;;抓住机遇促进藏书建设[J];福建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2期
16 丛亮;;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及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年06期
17 邓卫民;;高职高专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面临问题与解决方案的探讨[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8 郑元元;杨昊凡;;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平台选择与设计优化[J];科技广场;2011年05期
19 石丹;;微软用户研究 Learn from Real People[J];商学院;2011年08期
20 康建翊;温午麒;梅达华;李洋;丁欣;陆颖;周建勇;姚建铨;;利用通用多媒体技术的激光光斑测量方法的研究[J];激光杂志;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安华;;美学与高科技时代[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2 胡健;;理学与美学札记[A];海峡两岸论朱熹——纪念朱熹诞辰865周年暨朱熹对中国文化贡献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3 胡经之;;超越古典[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曹延;;漫议编排规范化与编辑审美[A];学报编辑论丛(第三集)[C];1992年
5 范藻;;美学 怎样面对电视文化的时代挑战[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6 闵南萍;;语言学、美学与护理心理学的关系[A];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会议暨专题讲座论文汇编[C];2000年
7 杨玉东;;精品科技期刊审美价值构成原则分析[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8 王鹏周;;树、山、水:布依民族主体间性审美特质[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刘建珠;;论图书馆室内环境美[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王能昌;;高校学报篇题的编排要讲究形式美[A];学报编辑论丛(第七集)[C];199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金海;当代西方对话美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刘旭光;海德格尔与美学[D];复旦大学;2003年
3 赵彦芳;作为伦理学的美学:从康德到福柯[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马正应;退溪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曾思艺;丘特切夫诗歌美学[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俏梅;中国当代文学的身体叙写(1949-2006)[D];中山大学;2007年
7 周俊玲;建筑明器美学论[D];西安美术学院;2009年
8 姜勇;宗白华美学与现代新儒学[D];吉林大学;2008年
9 丁翠苓;台湾高等舞蹈专业教育发展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彭勇;列维纳斯的他异性美(伦理)学[D];厦门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实;试论多媒体教学中的美学现象[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姜辉;沈从文的生命美学观[D];吉林大学;2006年
3 潘岗;老子的非主体美学[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4 谢海长;华兹华斯美学:超越自然的人文主义思想[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罗鸣;稼轩词审美阐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雷琼芳;论荀子礼学思想的美学诉求[D];新疆大学;2007年
7 苑坤;试论神仙文化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D];厦门大学;2009年
8 王怀春;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悲怨美[D];重庆师范大学;2004年
9 钱正;解读意识形态广告[D];武汉大学;2005年
10 杨龙;英语散文翻译中的风格再现与审美[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玉能;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考察[N];文艺报;2009年
2 《文艺理论与批评》副主编 李云雷;“打工文学”:新的美学萌芽[N];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丁来先;濒危的“美学”[N];中华读书报;2004年
4 潘云召;美学者批评政府虚伪[N];人民日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蒋蓝;朱成:人民美学的实践者[N];成都日报;2010年
6 ;美学者评印度:有人掉队就难“放光”[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7 石川;从美学革命到制度创新[N];文汇报;2008年
8 厦门大学中文系 杨春时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王德胜 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中心 彭锋;“美学与日常生活”[N];光明日报;2009年
9 高山杉;从艺文美学到梵藏玄言[N];东方早报;2010年
10 赵炜;比较诗学的“美学沉思”[N];光明日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