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廉政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研究
【摘要】:腐败既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丑恶现象,也是我国长期以来难以克服的顽疾。它侵蚀着我们党和国家的健康肌体,破坏着我们党和人民的鱼水之情,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深恶痛绝。对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伟大的实践呼唤伟大的理论,这不仅需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地进行伟大的廉政思想创新,也需要不忘本来,回到马克思经典著作中去学懂弄通我们党的廉政思想之源,从而夯实廉政思想创新的理论基石。本文在对大量文献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归纳演绎的方法,试图梳理出马克思廉政思想的理论渊源、演进轨迹、建构逻辑和主要内容,从而把握其理论精髓和本真意蕴,进而实现马克思廉政思想的时代化转换和中国化发展,为当代中国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有益的启示。在马克思主义创立前,西方社会相继产生了古希腊罗马时期善治化廉政思想、中世纪时期道德化廉政思想、文艺复兴时期世俗化廉政思想和近代资本主义时期制度化廉政思想。马克思在深刻批判以往西方廉政思想的基础上,经过孕育萌芽、丰富发展、成熟完善等多个时期的艰辛探索,构建出廉政思想的理论体系。对于廉政思想体系的建构,马克思采用了“从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的逻辑,即从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中发现“人类社会”,从批判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私有制、民主政治、廉价政府导致腐败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无产阶级实现廉政的系统方案,即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恢复社会与国家正常关系;消灭劳动的阶级属性,实现劳动的彻底解放;实行真正的民主政治,保证勤务员的公仆本质;简政放权和厉行节廉,建立真正的廉价政府。马克思廉政思想具有重大的当代价值,能够给予新时代我国反腐倡廉建设实践诸多重要启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发挥和深化制度抑腐功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廉洁自律建设;推进人民民主科学运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利;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打造勤俭廉洁型政府。马克思廉政思想是一份立意深远、内涵丰富的精神财富,不仅为当前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提供了许多具有针对性的廉政方案,增强我们党在新时代伟大斗争的战斗力和号召力,也为当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提供了许多具有前瞻性的现实启示,助推伟大中国梦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