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磺酸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结构研究

张昌朋  
【摘要】: 本文以间苯二酚,染料木素为原料,通过磺化反应合成了两种强酸性水溶的磺酸化合物: 4,6-二羟基-1.3-苯二磺酸(H_2LA)、染料木素-3’-磺酸(HLB),并测定了染料木素-3’-磺酸(HLB·2H_2O)的单晶结构。进一步以这两种磺酸化合物为配体与金属反应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4种配合物:[K_2LA(H_2O)]n(1), [Zn(C_2H_3N)(H_2O)_5]LA·3H_2O (2), [Fe(C_2H_3N)_2(H_2O)4] LA(3), {[NaLB(H_2O)]·H_2O} n(4),测定了其晶体结构、IR光谱,并对配合物1、4的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四种配合物中,配合物1为三维结构,配合物2、3为零维结构,配合物4为一维链状结构。 配合物1中,七个氧原子与K~+配位形成加帽的八面体结构,但存在两种不同配位环境的K~+,其中一个K~+与五个来源不同的H_2LA分子上的磺酸基上氧原子和两个来源于同一个H_2LA上磺酸基氧原子配位,另一个K~+与四个来源于不同H_2LA分子上的磺酸基上氧原子、两个来源于同一个H_2LA分子磺酸基上氧原子和一个水分子氧配位,通过这种配位形式,化合物1形成三维的立体结构。 配合物2和3晶体结构中,金属只与水和乙腈分子配位,形成八面体结构,而H_2LA只是以抗衡离子的形式存在,并不参与配位。值得注意的是,在配合物2中,除了有一个乙腈分子与Zn~(2+)配位,还存在三个游离的水分子,而配合物3中有两个乙腈分子与Fe~(3+)配位,并不存在游离的水分子。 配合物4中,六个氧原子与Na~+配位形成典型的八面体结构,其中四个氧原子来自于两个HLB分子各提供的一个磺酸基氧原子和一个羟基氧原子,另外两个氧原子分别来自于第三个HLB的羟基氧原子和一个水分子氧配位,通过这种配位形式,配合物4形成一维的链状结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高玉芹;张辰辰;孙媛;安庆军;秦旭荣;;一种稳定的薁磺酸钠漱口水新剂型的研究[J];海峡药学;2021年04期
2 林长山,张孝松,何天敬,和玲,尹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萘磺酸和2-萘磺酸的研究[J];色谱;1988年05期
3 黄水看;磺酸田的成因及其防治[J];土壤肥料;1982年01期
4 尤楠;邵恩颖;孟涛;;RP-HPLC法测定薁磺酸钠滴眼液的含量[J];食品与药品;2010年03期
5 孟玲;2-羟基乙磺酸[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3年11期
6 李长海,史鹏飞;用弱碱性离子交换树脂分离2-萘磺酸的研究[J];化工环保;2001年06期
7 王永灿,宋东明,张永辉;萘磺酸的合成研究[J];染料工业;2001年02期
8 刘绍华,杨大成,唐维高,钟裕国;新药薁磺酸钠的核磁共振谱分析[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1年02期
9 王高峰;孙述文;;6-羟基-2-萘磺酸铜、镁、锌、钴、镍配合物的合成和结构表征[J];云南化工;2014年02期
10 刘海燕;黄守磊;崔英姿;孙红梅;;磺酸银配位聚合物的研究进展[J];化学世界;2014年04期
11 彭来;李少萍;蓝公平;张志军;;清净剂磺酸钙结构对其分水性能影响研究[J];润滑油;2013年01期
12 李晓萱;曹楠楠;肖正辉;伍胜利;于涛;;磺酸型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的合成与性能[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6期
13 康平平;宋文生;韩冰冰;许双双;;乙二胺基乙磺酸钠的合成与表征[J];有机化学;2009年06期
14 肖沃辉,黄羽飞,马倩玲;用氨磺酸处理亚硝酸盐废水的研究[J];矿冶;2005年01期
15 李长海,史鹏飞;用离子交换法从β盐母液中分离1-萘磺酸钠的研究[J];化工环保;2000年05期
16 刘立业;丁元生;史晋宜;;喹烯酮磺酸钠的合成及结构表征[J];饲料工业;2015年24期
17 张万忠;乔学亮;邱小林;陈建国;罗浪里;李海军;;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的合成与新应用[J];材料导报;2006年01期
18 陈素萍,王卉兰,刁国旺;杯[8]芳烃磺酸钠与中性红的包合作用[J];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19 程斌,张志军,梁成浩;三次采油用石油磺酸钠的组成和结构分析[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4年06期
20 郑延华,郑昌戈,王一红;琥珀酸二烷酯磺酸钠的合成[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满;刘春荣;;基于肼骨架的化合物与次磺酸反应的检测方法研究[A];第十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墙报)[C];2017年
2 杨晓焱;谭晓理;程功臻;袁汉珍;毛诗珍;赵濉;俞稼镛;杜有如;;癸基萘磺酸钠混合胶束的核磁共振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袁菡烨;徐文倡;何志欣;陈杰;杜海宁;梁毅;;次磺酸化修饰在渐冻症致病机制中的作用[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19年全国学术会议暨学会成立四十周年论文集[C];2019年
4 杜雨蒼;蔣荣庆;鄒承魯;;从A及B鏈重合成胰島素 Ⅳ 重合成条件的改进[A];中国生理科学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生物化学)[C];1964年
5 周嘉鑫;黄义强;高玉云;林智鑫;陈立圳;王长康;;甲酸+木质磺酸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屠宰性能、肌肉品质、肠道结构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禽病学分会第十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8年
6 季浩;蒲爱军;付强;陆益;胡亚东;;1-萘酚-4-磺酸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A];第十四届染料与染色学术研讨会暨信息发布会论文集[C];2016年
7 陈正国;李本刚;高庆;钱勇;;聚缩水甘油苯基醚磺酸钠的合成及其水溶液动态表面张力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8 刘师莲;杨仁德;;用NMR研究辐照法合成的石油磺酸钠结构[A];第六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0年
9 徐文倡;袁菡烨;何志欣;李成;陈杰;杜海宁;梁毅;;次磺酸化修饰对SOD1致病结构形成的调控[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十二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8年全国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8年
10 谷玉杰;杨建明;寇联岗;吕剑;;中孔磺酸催化剂在单甘酯合成中的催化性能研究[A];第四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1 姚占静;郭睿;张春生;包亮;张艺钟;;丹参酮ⅡA磺酸钠合成工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有机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12 张建荣;;高碱石油磺酸钙的极压性能研究(二)[A];第六届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7年
13 李兆阳;施晶;曹杰;;复合磺酸钙润滑脂的相容性[A];中国石化协会、润滑脂专业委员会一届二次全体成员大会暨全国第十五届润滑脂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14 于学东;邢宪章;张志学;;丙烯酸-磺酸(AA/SA)对锌离子的稳定性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缓蚀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15 吴华;;手性磺酸银配位聚合物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8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16 韩宁;水琳;孙毓霜;刘维民;薛群基;;高碱性磺酸钙的摩擦学行为研究[A];第七届全国摩擦学大会会议论文集(一)[C];2002年
17 张鑫;洪琛;罗稳;王超杰;;染料木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A];河南省化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18 童海英;陈邦林;陆维昌;;2-萘磺酸钠气液界面的扩张粘弹性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19 杨以纲;;原子注入细胞损伤机理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20 李荣斌;;硼-氮原子共掺杂金刚石研究[A];2006年全国功能材料学术年会专辑[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满;蛋白质次磺酸多功能探针的设计、合成与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21年
2 高珊;新型碳基固体磺酸的合成及其在有机反应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徐琼;生物质炭磺酸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武澎;丹参酮ⅡA磺酸钠保护心梗小鼠心脏机能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8年
5 李思铭;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冠心病血瘀证炎症反应增强患者的干预作用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6 王玮璐;八面体分子筛PKU-n:同晶取代、催化性质及构效关系[D];重庆大学;2019年
7 解伟誉;超原子的分子内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20年
8 孙步梁;高分辨率原子干涉重力测量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9 李国辉;应用于光钟的镱原子激光冷却和囚禁的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连欣;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金属铜表面氧化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7年
11 朱致英;原子的辐射性质与时空量子热效应[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12 衣学喜;特殊条件下光与原子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1999年
13 曾庆轩;硅基材料表面与氧原子相互作用的光谱诊断与模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20年
14 王文丽;冷镱原子光钟的关键技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5 孙大立;锂原子的冷却囚禁及相干操控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16年
16 王肖隆;基于原子干涉的高分辨率引力测量[D];浙江大学;2011年
17 徐俊;运动原子亚半波长局域化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8 鲁冰冰;间苯二酚杯[4]芳烃配体构筑的金属—有机框架及其催化性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
19 韩雪;间苯二酚杯[4]芳烃衍生物构筑的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
20 裴文媛;含有金属的甲基间苯二酚杯[4]芳烃穴状及笼状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昌朋;磺酸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结构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09年
2 徐爽;复合磺酸钙润滑脂的研制及机制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20年
3 杨春才;炭磺酸结构和酸性官能团的稳定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4 徐世晓;芳香磺酸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化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6年
5 袁小勇;含磺酸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固体荧光性质的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07年
6 王卉兰;杯[8]芳烃磺酸钠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扬州大学;2004年
7 张胜东;以杯[4]磺酸钠为构筑块的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许士敬;改性丙烯酸树脂制备及吸附芳香磺酸的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6年
9 于沂哲;磺酸镉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10 葛仲义;羟基和羧基修饰的芳香磺酸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3年
11 黄书;1,4-二羟基丁烷-2-磺酸钠及其聚氨酯分散体的合成与表征[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12 徐嘉鸿;全氟烷基次磺酸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D];上海大学;2021年
13 王玮;1-芳基—乙磺酸的合成[D];河北科技大学;2010年
14 王熙禹;氨磺酸体系电镀锡工艺及锡沉积过程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15 罗苏娟;磺酸配合物的合成、结构解析和性能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16 李杰;四磺酸铁酞菁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8年
17 周伟;杯[4]芳烃磺酸钠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扬州大学;2004年
18 刘青旺;苦参碱磺酸钠与苦参碱药动学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9 李芳芳;磺酸银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0 左传鹏;生物质炭磺酸与磺酸树脂在精细有机合成中催化作用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特约记者 刘树军;磺酸生产线彭山称雄大西南[N];眉山日报;2006年
2 记者 赵晓琳;青松股份1.178亿完购樟脑磺酸龙头企业[N];上海证券报;2011年
3 林艺;低碱值磺酸钙单釜产出量翻番[N];中国石油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王超;原子会被“看”得“发呆”吗?[N];中国科学报;2016年
5 本报记者 蒋昕捷;来,和原子跳个舞[N];中国青年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覃浩峰;“勇狮”原子灰 向品牌出发[N];广东科技报;2004年
7 冯维维;抓拍原子中的高速电子[N];中国科学报;2021年
8 《网络世界》记者 柴莎莎;Fusion—io推原子系列闪存平台[N];网络世界;2014年
9 杜华斌;英发现仅一个原子厚的新材料群[N];科技日报;2005年
10 记者 沈春蕾;超十万亿个“热舞”原子无序纠缠[N];中国科学报;2020年
11 记者 鲁伟 通讯员 罗芳;原子“比萨斜塔实验”精度创新纪录[N];中国科学报;2015年
12 记者  董映璧;俄成功观测到“放牧”原子现象[N];科技日报;2006年
13 本报记者 邓媚;捕捉原子的快乐老头儿[N];广东科技报;2008年
14 记者 房琳琳;材料内部直接观察到运动原子[N];科技日报;2014年
15 记者 许琦敏;科学家首次发现“负温度原子”[N];文汇报;2013年
16 本报记者 张梦然;原子唱起“空城计”[N];科技日报;2010年
17 记者 倪永华;德首次用激光移动单个原子[N];科技日报;2001年
18 本报记者 张渺;原子演电影[N];中国青年报;2013年
19 刘旭红 记者 杨蕾;我国锶原子光钟关键技术研究取得进展[N];中国质量报;2010年
20 本报记者 张梦然;暗物质与原子“携手破案”[N];科技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