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引导下的低碳经济融资方式研究
【摘要】:
气候变暖已经是一个可以证明的事实。气候变化问题与经济问题有着密切不可分的关系,本文主要关注如何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付出的经济治理成本进行融资。气候变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存在更为严重的威胁,首先表现在发展中国家本身处于地理劣势,和发达地区比较起来,发展中国家所处区域的气候总体已经够暖,还有承受多变暴雨的侵害。其次,发展中国家的公共设施投入不足且应对措施有限,面对气候变化时非常脆弱,增加了地区的不稳定性。一些发达国家大力推进向低碳经济转型,广泛采取鼓励低碳能源开发和使用的政策着力发展低碳技术。面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巨大资金需求,国内银行业通过信贷杠杆作用承担更为广泛的环境责任,按照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可持续发展原则,近几年不断有效支持企业节能减排与满足低碳经济的融资需求,严控信贷资源投向高耗能、低效益、高污染、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项目。事实证明,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经济转型已经刻不容缓,发达国家正在逐步向清洁能源生产转变,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也走到了我国的前列,我国若不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改善能源结构,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必然会越来越大,其次低碳融资也不能过分依靠国际资本,很大程度必须靠国内自己解决,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第一,低碳行业是个特殊的行业,表现在低碳产品公共物品属性和政府主导的运行特征。第二,低碳行业体现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其重要的发展意义和外部性决定了政府投资和政策性融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其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具有经济高效益的潜能,又凸显了高效的市场融资的必然性和发展趋势。第三,以政府融资为主导,积极引进民间资本参与是目前我国低碳行业投融资的总体思路,银行业已成为我国低碳融资的重要渠道.第四,创新低碳产业融资渠道是解决低碳经济发展投资不足、效率低下的必然选择,政府各种激励手段的系统发挥是解决低碳融资问题的前提和保证。
|
|
|
|
1 |
;百舸争流写宏篇——建设经济强县是振兴湖北的重大战略举措[J];政策;2000年05期 |
2 |
石艳芬;中国经济缘何可以“一枝独秀”[J];上海统计;2001年12期 |
3 |
陈庆修;新经济对我国“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J];中国科技产业;2001年01期 |
4 |
韩峰;新经济对“十五”时期经济社会的影响[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2年04期 |
5 |
徐 军,徐胜凯;宁夏经济发展水平与阶段的初步评价[J];市场经济研究;2002年03期 |
6 |
李跃;新短缺经济及其治理[J];探求;2002年01期 |
7 |
张卫,孙功谦,叶南客;现代化进程中经济文化协调发展需求的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江海学刊;2002年05期 |
8 |
程蹊,陈全功,尹宁波;“民工经济”初探[J];农业经济;2003年08期 |
9 |
姜锡东;中国传统经济的再评价问题[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年01期 |
10 |
何蕾,何百根;国家之间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与中国的差距[J];世界地理研究;2003年03期 |
11 |
杨洋;试论老挝经济的发展及其制约因素[J];保山师专学报;2003年03期 |
12 |
汪国新;怎样建设“经济强省”——从基本单位的变化看广东经济的发展[J];广东经济;2003年09期 |
13 |
马彪;提高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能力[J];宏观经济管理;2004年11期 |
14 |
张书颖,杨玉泉;论经济转型的主要内容和特点[J];乡镇企业研究;2004年04期 |
15 |
司勃娜,郭玉中;浅谈我国经济的主要问题及未来发展[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8期 |
16 |
王良健,郭齐,肖大鹏;长江流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实证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02期 |
17 |
刘鹏飞;;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中国经济[J];管理科学文摘;2005年08期 |
18 |
王毅平;;坚持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J];理论学刊;2006年11期 |
19 |
殷克东;秦娟;张斌;王伟;;中部六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比较分析[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7年05期 |
20 |
浙江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课题组;陈如昉;王君英;陈永红;;浙江开放型经济的优势与发展潜力何在——浙江与沿海主要省市开放型经济比较研究[J];今日浙江;2007年1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