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返乡农民工创业意愿调查及政策支持体系研究
【摘要】:自2008年10月以来,金融危机导致我国沿海地区大批企业停产倒闭,引发了一次“农民工失业返乡潮”。做好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是我国当前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一项重大任务,意义十分重大。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高度关注大量农民工失业返乡问题,纷纷出台相关应对政策。其中,扶持农民工创业是一条拓展就业岗位的长效措施。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在继续强调“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的同时,特别提出“鼓励农民就近转移就业,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要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
本文首先对金融危机背景我国出现的“返乡民工潮”的现状进行了总体描述和全面分析,认为这次回流的最主要、最根本原因是金融危机外部压力因素所造成的企业停产或开工不足,但雷同以往返乡情形的原因同时也并存,包括工程完工或歇业、过节或家庭原因以及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吸引农民工回流等。文章整合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农业部、国家统计局的相关调研数据,描述了“返乡民工潮”的总体规模,并结合一些典型地区(省、市、村)的调查得出了对点调查的数字,用事实说话,强调了此次“返乡潮”的来势凶猛。在此基础上,结合返乡时间和返乡地点,总结了我国农民工返乡潮的主要特点。随后,面对2009年下半年出现的“民工荒”现象,文章紧随经济形势变化,对金融危机前后两次“民工荒”现象进行了客观对比,阐述了二者的不同之处,剖析了危机后劳动力转移市场动荡的原因,进而逐渐揭示我国区域经济转移和产业升级的发展趋势,并结合金融危机和前后的“民工荒”现象,提出要始终建立和完善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体系的观点。其次,结合时代背景,文章用较长篇幅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优势、困难及特点作了全面、详实的分析。笔者以我国的“民工潮”和劳务经济发展历经的三个阶段为引子,从政府和农民工自身发掘,解析了农民工返乡创业所具有的“六大优势”,同时也毫不避讳指出了返乡农民工创业在创业机会、创业能力和创业环境中存在的现实困难,客观概括总结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主要特点。
针对金融危机对农民工返乡潮的影响,全国各省市积极从优惠政策、融资支持、信息建设等方面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扶持,取得了明显成效。本文在第六部分选取了在金融危机下我国出现“返乡潮”相对比较集中或典型的七个省(市)区,就其关于引导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各种政策举措做了一个较详细的概括和总结。采用追踪分析的方法,不仅对各省的扶持政策进行了阐述,更对其政策和措施执行的效果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有力地带动了就业,撬动一方经济的发展,也在全社会浓厚了创业文化的氛围。同时文章认为,各地实施的支持或促进政策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还需要更契合其实际,加大政策的执行力度,形成政策支持体系和有利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长效机制。
为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代表性,真正反映返乡农民工的愿望和心声,使得相关政策的制定实施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笔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于2009年4至12月向南昌、抚州、宜春、赣州、九江等地市发放问卷550份,同时深入到南昌县、新建县、湾里、南丰县、信丰县、上高县、武宁县等劳务大县(区),通过座谈和走访等方式,对金融危机后农民工返乡创业和就业情况进行调查,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但2009年下半年再次出现的“民工荒”让农民工就业局势发生变化,笔者为了搞清目前返乡农民工的创业形势,随后又选取江西省南昌市梅岭镇作为考究典型,采取抽样调查,对返乡农民工创业意愿进行相关性和均值分析,提供创业动力模型,对返乡农民工创业意愿的假设再做论证,进而引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最后,本文在前述分析和调研的基础上,总结提出了促进返乡农民工创业的若干措施,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从财政、税收、金融、产业、土地、市场、环境优化等七个方面提出了建立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支持体系的“七大”建议,以此形成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