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研究
【摘要】: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是我经济发展中的特有产物,对于地方政府加强地方建设、推动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作用。由于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地方政府财力匮乏,因此,地方政府通过设立投融资平台筹集资金并对地方投资建设,自此以后,投融资平台在我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是到了今天,投融资平台逐渐陷入瓶颈,其自身性质的缺陷以及过度依赖政府逐步限制了平台的长远发展。自2014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多项政策遏制地方政府过度举债,加强对投融资平台的管理,着力化解隐性债务风险,其中国发43号文、50号文、87号文封堵地方政府违规提供信用担保、PPP项目“明股实债”等“后门”;2016年11月,《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颁发,对管理该类资金提出全新的思路和全面的指导。因此,投融资平台转型刻不容缓。目前,国内对于投融资平台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投融资平台的风险管理与绩效评价,而对投融资平台的发展方向以及转型路径的研究比较少,并且针对个例进行分析的研究也很少,本文基于此种情况,选择个案进行分析,探究其转型的做法、原因、效果,并从中总结出转型的路径,希望能够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带来新的思路。文章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包括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介绍了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基本相关情况,包括投融资平台的定义,在我国的分布情况,以及主要运行模式,并从融通资金、盘活土地资源、推动城市化进程几个方面肯定了投融资平台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第三部分介绍了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的背景,包括平台在转型时面临的问题,需要面对与政府关系的处理、融资模式的改变、存量债务剥离以及内部制度改变等几个问题,同时分析了国内相关环境,探究了投融资平台转型的可行性,并介绍了天津、重庆、镇江、上饶和宜春等几个地方转型的相关经验。第四部分是对于案例的分析。首先是对于抚州市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介绍,从发展历史、组织架构、经营业务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抚州市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具体情况;其次是分析公司进行转型的做法,采取了改变顶层设计、建立混合所有制企业、理顺项目代建关系、规范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举措;再次是探究其进行转型的主要原因,从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随后从财务的角度对比了公司转型前后的表现,分析转型的效果;最后是对转型的小结。第五部分是案例启示。通过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情况梳理以及对抚州市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案例分析,并结合其他投融资平台转型的经验,提出平台转型方向应该为:在结构方面,应该完善企业治理架构,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在所有制方面,应该引入社会资本,建立混合所有制企业;在市场定位方面,应该从政府职能平台转变为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现代企业。在转型方向的指导下,文章提出了具体转型的措施。最后一部分为研究结论、研究不足和未来展望。虽然在当前的环境下,投融资平台转型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并且对于其转型的路径还处于探究阶段,但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转型是一个长远的目标,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形式,平台必须进行转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平台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