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等教育竞争力评价研究
【摘要】:2018年12月13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在沪共同签署《长三角地区教育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战略协作框架协议》,标志着长三角教育发展迈入全新的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阶段。目前,安徽省作为我国中部的人口大省和高等教育大省,面对日新月异的竞争态势,如何在新的形式下进一步抓住长三角地区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历史机遇,更好地提升区域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以迎接新的挑战,成为安徽省在打造高等教育强省过程中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研究安徽省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对比中部其他五省、分析安徽省高等教育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及内部发展的协调性,有利于理清安徽省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短板和不足,从而合理优化安徽省高等教育的发展布局,顺利对接长三角地区教育一体化发展进程。本文首先从理论入手,研究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然后,在指标体系的原则范围内结合相关文献构建以教育结构、教育规模、经费投入、基础设施、师资力量、科研实力六个维度为一级指标的指标集,采用变异系数法筛选出共23个二级指标的高等教育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基于指标体系分析安徽省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其次,选择以主成分分析法、灰色关联法两种单一评价方法为基础的改进模糊Borda组合评价模型将安徽省与中部其他五省进行比较,文章选取2018年中部六省高等教育的相关指标数据,计算每个省份的高等教育竞争力综合得分并进行排序,得出安徽省在不同评价方法下的得分与排名情况。接着,从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两个方面分析安徽省高等教育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同时利用协调度模型评价其内部发展的协调性。最后提出了提升安徽省高等教育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人口、经济因素对高等教育竞争力有重要的影响;改进的模糊Borda组合模型评价结果与两种单一方法的评价结果差异较小,安徽省高等教育综合竞争力均位居中部第三;安徽省的高等教育竞争力主要是由科研实力和教育结构拉动,但在教育规模、经费投入、师资规模及质量等方面与湖北省、湖南省差距明显;安徽省高等教育发展类型为中等发展趋于协调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