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金融开放条件下的中国货币政策

邹忠伟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周建松;;中国货币政策的现实思考[J];金融管理与研究;1993年02期
2 彭志强;;中央银行分支行实施货币政策的思考[J];云南金融;1996年01期
3 王冲,袁国荣;区域性中央银行组织体系下的货币政策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1995年01期
4 任康钰;王宇航;;对中央银行非常规货币政策的观察与研究[J];区域与全球发展;2019年03期
5 钟伟;解析中央银行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J];中国外汇管理;2001年12期
6 刘玉平;发展中国家向间接货币政策工具过渡的思考[J];财经理论与实践;1998年04期
7 黄凯,张源;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集权或分权[J];世界经济研究;1999年03期
8 孙德发,迟克幸;按市场经济重塑我国货币政策运行机制[J];上海金融;1993年11期
9 马里奥·德拉吉;司马亚玺;陈新萍;;货币政策的国际影响[J];国际金融;2017年01期
10 刘毅;对我国当前货币政策的认识[J];青海金融;2005年11期
11 王冲,袁国荣;区域性中央银行组织体系下的货币政策研究[J];当代财经;1995年01期
12 黄达,戴根有,刘光第,马建堂,林继肯,张忠山,葛凌青,曾康霖,谢杭生,赵效民,余伦昌,赵海宽,李茂生,周骏,李晓西,江其务,杨希天,房郁琴,陶为群;经济增长与货币政策选择——“中国货币政策高级研讨会”发言摘登[J];财贸经济;1992年10期
13 程均丽;货币政策的三类透明度[J];经济学家;2005年01期
14 龚刚;货币供应量指标已不适合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J];金融信息参考;2003年06期
15 孙丹;张国营;祭增学;刘玉琢;;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在货币政策中的作用[J];金融发展研究;2016年08期
16 本刊编辑部 ,郑录军;关于货币政策工具[J];济南金融;2003年11期
17 尹继志;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现状及完善措施[J];新疆金融;2002年04期
18 戴根有;关于我国货币政策的理论与实践问题[J];金融研究;2000年09期
19 李仁杰,何孝星;改革货币政策运行环境的两点思考[J];南开经济研究;1992年03期
20 如文;;漫谈中央银行——二十二 发展中国家的货币政策[J];中国金融;1985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双石;;五.货币政策[A];2012年国际金融大事简报[C];2013年
2 郑挺国;黄佳祥;;公众预期、货币政策立场与中国宏观经济动态[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7卷)[C];2016年
3 孙日瑶;;论货币政策的不完备性与我国对策[A];当今中国经济学八大理论热点[C];1994年
4 吴晓灵;谢平;;中国经济的“软着陆”——我国宏观调控经验的初步总结 第七章 1993年以来货币政策的成效[A];中国改革与发展报告1998:中国经济的“软着陆”---我国宏观调控经验的初步总结[C];1998年
5 王维国;高辉;;中国利率市场化主导下汇率的形成机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5卷)[C];2004年
6 ;货币与投资政策[A];2008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研究报告[C];2008年
7 吴晓灵;谢平;;中国经济的“软着陆”——我国宏观调控经验的初步总结 第十一章 货币政策和金融改革对“软着陆”的贡献[A];中国改革与发展报告1998:中国经济的“软着陆”---我国宏观调控经验的初步总结[C];1998年
8 曲双石;;五.货币政策[A];2012年国际金融大事简报[C];2013年
9 马勇;;中国货币政策透明度的经验研究[A];《国际货币评论》2015年合辑[C];2015年
10 李翀;;关于近年来我国宏观货币政策力度的存疑[A];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翠微;关于中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方显仓;我国货币政策信用渠道传导的微观机制及其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刘丰;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货币政策利率渠道传导的有效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4 李琼;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成本”渠道探讨[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胡新智;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的影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桑宇;信贷观框架下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时变效应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
7 欧阳易;新常态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机制及其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8年
8 刘波;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18年
9 佐飞(Zulfiqar Ali Wagan);经济信息和货币政策对商业周期的影响及其传染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
10 汪颢;货币政策与实体经济结构调整[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忠伟;金融开放条件下的中国货币政策[D];江西财经大学;2001年
2 曾磊;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分析[D];四川大学;2006年
3 常红军;中国货币政策稳定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岳国华;货币政策透明度规则及中国货币政策实践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5 许晨光;中国货币政策工具选择的实证分析[D];暨南大学;2003年
6 王秀燕;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张驰;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8 王秋华;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龄及其金融市场条件[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9 杨新松;论货币政策的规范选择[D];湘潭大学;2002年
10 徐珊珊;影响货币政策可信度的体制特征因素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强化行政审批的做法不可取[N];南方周末;2004年
2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所长 前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李杨 本报记者 舒眉 整理;李杨:中国经济的好日子还未到头[N];南方周末;2009年
3 本报记者 张炜;降息提振股市投资信心[N];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
4 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CIIA 胡月晓;下半年持续降准可能性并不大[N];上海证券报;2012年
5 项峥 经济学博士;央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是否包容[N];上海证券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徐芸茜;总理喊话 市场坐等“二月微调”[N];华夏时报;2012年
7 FN记者 曹阳 吴进宇;央行与公众有效交流将使货币政策更为有效[N];金融时报;2005年
8 本报评论员 董潇;稳健的货币政策方向不会改变[N];中华工商时报;2012年
9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特邀嘉宾 周小川;走出危机僵局需要设计新的激励机制[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10 中国建设银行辽宁省分行 李炎;论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N];国际金融报;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