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生活环境高碘、饮食习惯与布—加综合征发病关系探讨

肖培瑞  
【摘要】:目的 通过对菏泽布-加综合征(BCS)患者生活环境饮用水碘含量、尿碘含量、血清碘含量进行检测,以及对照组的营养学调查、样品尿碘含量检测分析,探讨生活环境高碘、日常生活饮食习惯在BCS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2008-2009年以乡镇为单位采集菏泽地区158个乡镇饮用水样品1580份,应用硫酸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以10份水样水碘中位数为该乡镇的水碘值。选择1995-2007年菏泽市立医院、菏泽单县中心医院、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北京宣武医院五家医院收治的居住地为山东菏泽且可以查到地址的342例BCS患者。应用水碘值制作菏泽地区BCS患者空间分布图(ArcGIS 9.3软件),对水碘与BCS患者分布进行空间统计分析。调查部分选取病例组60人、病例家属组69人、高碘对照组123人、低碘对照组62人,共计314例调查对象。对病例组、病例家属组、高碘对照组、低碘对照组4个组的调查对象进行膳食问卷调查、尿样采集,并对病例组、病例家属组两个组的调查对象进行抽血检查。膳食问卷的一般状况、饮食习惯、个人食物食用频率调查表应用Epidata3.1软件录入并转换为Excel表,3天24小时膳食调查表应用《营养配餐系统V1.1》软件录入并转换为Excel表。可能存在统计学差异的指标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各指标在BCS发病中的作用。 结果 1.菏泽地区BCS患者分布情况:87.72%的BCS患者分布在25~65岁范围内;菏泽地区BCS发病率为42.23/106,对菏泽八县一区水碘值、发病率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线性方程为y=0.313x-27.964(r=0.846,P=0.008),发病率随着水碘升高而升高;按照国家标准将水碘值分组,计算各组发病率,与水碘均值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线性方程为y=26.629+0.049x,P=0.019(P0.05),BCS发病率随水碘值升高而升高。 2.尿碘:病例组、病例家属组、高碘对照组、低碘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尿碘值较其他各组高;血清碘:病例组、病例家属组血清碘含量较人体标准高。 3.问卷调查: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男女性别比、年龄、身高、体重、BMI指数、家庭收入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病例组吸烟频率较其他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饮酒、饮茶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日食盐摄入量方面,病例组较其他各组摄入量大,提示病例组成员日常生活食盐食用量较其他组大。 4.个人食物食用频率调查表部分:各组之间深色蔬菜、浅色蔬菜、腌制品、猪肉食用频率存在差异较大,病例组浅色蔬菜、猪肉、鱼虾类、蛋类及蛋制品食用频率比低碘对照组低(P0.05),提示病例组在猪肉、鱼虾类、蛋类及蛋制品等优质蛋白质摄入量较低碘对照组低;病例组在腌制品方面摄入量较高(P0.05),提示其食盐摄入量较其他3组高。 5.3天24小时膳食调查:在能量、蛋白质、脂肪、胆固醇摄入量中,病例组、病例家属组比高碘对照组、低碘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A、硫胺素、维生素C、维生素E四种维生素摄入量差异较明显,病例组的维生素A、维生素C摄入量较对照组高(P0.05),硫胺素、维生素E摄入量较对照组低(P0.05);钙、磷、铁、锌、硒五种微量元素的摄入量存在明显差异,病例组钙摄入量较对照组稍高,磷、铁、锌、硒摄入量较对照组低。 6.各指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维生素E摄入量过少、吸烟频率过高、锰摄入量过多、硒摄入量过少、尿碘值过高、维生素A摄入量过多、硫胺素摄入量过少可能是BCS发病的危险因素。 结论及建议 1.BCS患者生活环境、体内碘含量过高可能是BCS发病的病因之 2.维生素E摄入过少、硒摄入过少、硫胺素摄入过少、吸烟、锰摄入过多、维生素A摄入过多是BCS发病的危险性因素。 3.维生素E摄入过多、硒摄入过多、硫胺素摄入过多、吸烟、锰摄入过少、维生素A摄入过少是BCS发病的保护性因素。 4.建议患者及当地居民食用非碘盐。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杨英奎,骆效宏,王秀琴,王秀红,胡丕英,王玲芳;山东省菏泽地区水碘与儿童碘营养状况调查[J];地方病通报;1998年02期
2 方良;;传统饮食习惯利弊析[J];金秋科苑;1999年10期
3 刘淑英;;新主妇的心愿:做好家人的体内环保[J];中国保健;2001年20期
4 王玲芳,骆效宏,王秀红,蒋雯,李宗立,王欣,黄居梅;山东省聊城市居民碘营养状况调查[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3年03期
5 黄居梅,王欣,叶平,郭晓尉;商河县居民内外环境碘水平含量调查[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4年05期
6 钱彪;王勤章;丁国富;刘建军;汪晓东;齐亚军;李维仁;;新疆南部维吾尔族尿石症患者病例对照研究[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08年05期
7 刘冰;朱姝婧;;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碘的实验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8年12期
8 郑磊磊;;怎样改掉挑食的坏毛病[J];幼儿教育;2008年22期
9 蒙黄;;饮食习惯、体育锻炼及其交互作用对糖尿病发病的影响[J];当代医学;2009年13期
10 张春晖;王岩;吴维民;李艳;马爱国;梁惠;;青岛市市区妇女产褥期饮食情况现状调查[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1 桑量;人到中年话饮食习惯[J];中国食品;1983年05期
12 杜希贤;;独生子女饮食习惯与健康[J];父母必读;1987年10期
13 郑白羽;孙秀峰;吴世全;戴建华;胡小琪;王文广;;不同地区学龄前儿童血清铁蛋白分布的研究[J];卫生研究;1988年06期
14 陶晶;成人肥胖及其预防[J];日本医学介绍;1992年07期
15 邵佩云,许峰,尹凤,田光,张亚平;江苏省部分地区儿童缺铁性贫血调查[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4年04期
16 张力龙;;饮食习惯与个性形成[J];体育世界;1994年05期
17 杨福宸;邹城市东部山区水碘、盐碘、尿碘抽样调查[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1997年01期
18 张国强;测测看,你的饮食习惯合理吗[J];世界文化;1997年01期
19 王本泉;;中美饮食差异和互补[J];中国保健;1998年04期
20 邹静,李少敏,汤沛;儿童饮食习惯与乳牙龋病相关分析[J];广东牙病防治;199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娟;;便秘病人的护理[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余良珍;;高血压、慢性胃炎、2型糖尿病患者膳食结构分析[A];第11届中国营养学会全国临床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3 张家华;潘泓宇;蒋德勇;;攀枝花市餐饮从业人员饮食结构与习惯调查[A];中国营养学会公共营养分会第八次会议暨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状况、营养改善与膳食相关慢性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李缨;汤哲;;北京社区老年人饮食习惯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纵向研究[A];膳食变迁对民众健康的影响:挑战与应对——第二届两岸四地营养改善学术会议学术报告及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5 苏丽萍;;关爱自己,从平衡膳食开始——高校学生的膳食结构和营养状况[A];2005年“5·20”中国学生营养日营养与健康高层论坛资料汇编[C];2005年
6 郑天荣;肖锦榕;周衍;陈增春;陈伯扬;陈华英;林才浩;;胃癌高低发区居民饮食、营养素的对照研究[A];全国肿瘤流行病学和肿瘤病因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周喜云;;2型糖尿病认知水平与营养干预对照观察[A];第11届中国营养学会全国临床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8 沈高飞;沈永洲;阮引玲;杨靖;孙建丽;;胃癌危险因素因素病例对照研究[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张家华;蒋德勇;王一舒;张胜万;潘泓宇;陈清正;;攀枝花市农村居民食物结构与饮食习惯调查[A];生命发展机遇——窗口期营养——达能营养中心第十二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李岩岩;张春晖;马爱国;梁惠;胡迎芬;;山东莘县农村妇女产褥期饮食习惯现状分析[A];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第七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绮文;北京市城区成年超重/肥胖人群肥胖相关行为因素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2 张开立;高发区(大连)胃癌发病分子基础的探讨[D];大连医科大学;2008年
3 刘穗宁;香港生态环境与港人外感湿证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4 唐芸;HLA基因多态性与广东汉族人群湿热证候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5 姜玲玲;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危险因素的调查以及脂肪激素对疾病发展作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魏晟;成年人饮食行为评价量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赵丹丹;载脂蛋白A5、C3和E基因多态性与高脂血症痰瘀互阻证及其疗效的关系[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年
8 买提库尔班·买吐迪;维吾尔饮食文化研究[D];新疆大学;2007年
9 武月萍;血瘀证的危险因素及其与疾病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10 吴欢;膈肌生物反馈训练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及机理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培瑞;生活环境高碘、饮食习惯与布—加综合征发病关系探讨[D];山东大学;2011年
2 张翠萍;高水碘地区孕妇碘营养及其甲状腺功能的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
3 江钰;饮食习惯对西北(新疆)燥证影响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5年
4 叶润;云南省易门县农村居民心脑血管疾病与饮食习惯的相关性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2年
5 吴玉娥;自我报告饮食习惯及烟酒偏嗜与中医体质的关系[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逄文泉;青岛市男性痛风患者膳食摄入及饮食习惯调查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7 陈翔燕;吴文化视域下的无锡饮食特色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8 郑雪梅;高尿酸血症同其他代谢综合征的相关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6年
9 王鹏;我国现代城市住宅整体厨房橱柜设计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10 石平;轻度缺碘地区碘缺乏病适宜食盐加碘浓度及干预策略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王朝;全民速食健康工程启动[N];保健时报;2009年
2 ;吃饭快且吃到饱易超重,几率高数倍[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3 本报记者 刘旭;禽流感来袭肉类贸易雪上加霜[N];国际商报;2005年
4 记者  项铮;肯德基所用“滤油粉”符合规定[N];科技日报;2007年
5 赵文;中国人与美国人饮食习惯有18处不同[N];消费日报;2006年
6 李建军;出门在外如何应对“水土不服”[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7 赵辉 宋银生;农家甜蜜新生活[N];菏泽日报;2007年
8 马岩;坚持十种饮食习惯有利健康[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9 周育芳;有害大脑的饮食习惯[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8年
10 记者 陈铭;警告:全球新增癌症发病人数将快速上升[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