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n型掺杂金刚石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刘向红  
【摘要】:金刚石中碳原子之间短而强的共价键使得金刚石显示出特殊的电子特性,因此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金刚石的高载流子迁移率、高电子击穿场以及高热传导率,使得它在电子器件方面存在潜在的应用价值。金刚石中掺杂硼元素可以得到p型导电材料,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n型导电材料使得金刚石材料在电子器件方面的应用受到严重的阻碍。目前得到有效的n型导电材料还是一个难题。近年来,研究者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磷(P)、氮(N)和硫(S)元素掺杂金刚石上以期得到n型材料,其中N元素既可以存在于天然的金刚石中,也可以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或高温高压法注入金刚石中。替位式的N在金刚石中显示施主特性,但是由于其施主能级较深(距导带底1.7eV处),所以N掺杂的金刚石材料不适宜在室温条件下作为n型材料使用。据报道替位式P在金刚石中是浅施主,其施主能级在导带底0.6eV处,并且Koizumi已经成功地生长出高质量的P掺杂金刚石。但是得到的P掺杂金刚石n型薄膜的电子迁移率较低,从而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替位式S在金刚石中显示n型导电特性,它可能是好的施主物质,但关于s的报道较少。除此之外,人们对能够表现施主特征的Li、Na, As、Sb等元素也进行了相关报道,其中Na仅限于理论上的探讨。 近年来,虽然在金刚石的n型掺杂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相关的高质量的电子器件至今没有取得。由于以上提到的单掺施主元素不能提供有效的n型金刚石,那么就有必要通过其它途径寻找有效的施主物质。共掺在调整半导体电子结构方面显示了许多优势,能够克服或避免一些单掺的不利因素,从而为寻找有效的施主杂质提供了途径。除了金刚石块体外,金刚石表面是另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金刚石表面具有优异的性能,如负电子吸附性、在氢(H)饱和的情况下显示p型导电。在实验和理论方面已有很多关于氢饱和金刚石表面的研究。人们认为金刚石表面的氢钝化对实现金刚石的导电特性将起到关键的作用。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我们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硼和硫族元素的共掺对金刚石导电特性的影响,以及N、P掺杂对金刚石(100)和(111)表面电子性质的影响。文章的结构如下: 第一章介绍了金刚石的相关基本性质:金刚石的物理化学性质,金刚石的结构、金刚石的分类、金刚石半导体器件及其应用、金刚石薄膜的制备以及金刚石n型导电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介绍了密度泛函理论的基本概念、交换关联泛函及平面波赝势方法。以及对本文中所用到的计算软件做了简要说明。 第三章对B和X (X=O, S, Se和Te)共掺金刚石进行了计算,分析了各种模型的能带结构、态密度、掺杂原子的分波态密度和杂质的形成能,探讨了共掺杂质对金刚石电子和导电特性的影响。 第四章通过第一性原理研究了N和P的替位掺杂对H饱和金刚石(100)和(111)表面的电子性质的影响。分析了体系形成能、能带结构、电子态密度等,比较了杂质不同的掺杂位置对体系的电子结构的影响,从理论上预测金刚石表面n型化的可能性。 第五章对本论文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以后拟开展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潘秉锁,陈裕康,胡国荣,杨凯华;金刚石表面沉积二氧化钛薄膜研究[J];地质与勘探;2000年02期
2 张凤林;周玉梅;王成勇;;金刚石工具中金刚石与金属结合剂之间的界面[J];工具技术;2007年07期
3 向波;谢志刚;贺跃辉;黄艳华;;金刚石表面镀覆金属钨的新方法[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7年09期
4 关长斌;赵玉成;任艳军;;超声波对镀镍金刚石性能的影响[J];物理测试;2006年02期
5 应萱同;;第13届欧洲金刚石及相关材料国际会议概述[J];国际学术动态;2003年03期
6 张国良;;离子注入工艺为超硬材料处理技术开辟了新途径[J];航空制造技术;1985年03期
7 陈超;彭放;张美光;孙刚;王江华;;金刚石颗粒表面均匀电镀工艺研究[J];表面技术;2006年01期
8 李基焕;全今淑;郑硕峰;;化学镀在制造金刚石钻头及扩孔器上的应用[J];地质与勘探;1980年07期
9 张战,李嘉,孙振武,马丽莹;金刚石表面气相外延单晶金刚石薄膜新技术[J];炭素;1993年01期
10 卢金斌;;含钛钎料钎焊金刚石的微结构对比分析[J];热加工工艺(焊接版);2006年06期
11 楼白杨;李乐国;;金刚石锯片失效分析和强化方法[J];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07年01期
12 殷声;文涛;苗柏和;赖和怡;;Si-Ti-B掺杂金剧石的烧结和显微结构[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1993年03期
13 郭铁峰;金刚石表面金属化方法[J];吉林地质;1995年04期
14 马伯江;徐鸿钧;;钎焊金刚石表面碳化物形成的动力学研究[J];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08年01期
15 ;异种金属和镀层金属的焊接[J];机械制造文摘(焊接分册);2008年06期
16 高凯;李志宏;;金刚石材料的功能特性研究与应用[J];真空电子技术;2010年04期
17 关长斌,周振君,王爱荣;金刚石表面形态及表面金属镀层SEM研究[J];电子显微学报;1995年03期
18 胡国荣,杨凯华,汤凤林,金继红;用均一沉淀法在金刚石表面沉积二氧化钛[J];材料科学与工程;1999年03期
19 刘琦;郭志猛;叶宏煜;赵文东;;Ni-Cr合金钎焊金刚石磨粒的试验研究[J];超硬材料工程;2005年06期
20 冯明海;方亮;刘高斌;侯爱国;张勇;王万录;;金刚石刻蚀技术研究[J];材料导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巧君;邹晓冬;史亦伟;张惠珍;;低Ti含量Sn-Ti合金与人造金刚石界面微观结构的电子显微镜观察[A];第三次中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二)[C];1983年
2 方勤方;于生凯;韩勇;单永前;;聚晶金刚石颗粒中粘接剂的透射电镜研究[A];2006年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赵建文;只金芳;;纳米金刚石表面择优取向生长的氧化锌纳米棒阵列制备及在DNA检测中的应用[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5)[C];2007年
4 孙剑;杨天鹏;徐艺滨;白亦真;王新胜;杜国同;;自持金刚石厚膜上沉积ZnO薄膜的研究[A];TFC'05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乔培新;龙伟民;钟素娟;李胜利;;预合金粉末与金刚石的扩散连接[A];第十一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2005年
6 万强;王丽莉;胡文军;;纳米金刚石薄膜结构相变及摩擦性能的研究[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论文集[C];2010年
7 ;论文摘要补遗[A];2009中国材料研讨会会议程序和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林增栋;印红羽;彭晓芙;;钎焊单层金刚石工具的工艺机理[A];第五届海峡两岸粉末冶金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吕德隆;;纳米金刚石技术及应用[A];2006年第二届七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科技论坛暨学会改革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龙伟民;钟素娟;裴夤崟;杨继东;;预合金粉末在金刚石工具中的扩散钎焊[A];中西南十省区(市)焊接学会联合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子章;金刚石定位排布的热压孕镶钻头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2 张振奎;金刚石及相关材料纳米结构电子性质第一性原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郑友进;用氟化物和硅添加剂合成工业金刚石单晶[D];吉林大学;2010年
4 焦晓朋;轻元素超硬材料的新合成途径[D];吉林大学;2010年
5 高峰;高品级超细颗粒金刚石的高温高压合成[D];吉林大学;2008年
6 高凯;金刚石多晶材料的制备与功能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7 张小福;微晶玻璃结合剂的研制及其金刚石界面结合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8 刘万强;柱状工业金刚石的高温高压合成与表征[D];吉林大学;2008年
9 徐国平;钻探用聚晶金刚石复合体高压合成、性能表征与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王美;基于生物传感器应用的掺硼金刚石电极共价修饰[D];山东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向红;n型掺杂金刚石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张伦超;金刚石中的超导机理探讨[D];山东大学;2010年
3 邓相荣;金刚石表面镀覆对铁基金刚石锯切工具界面的影响[D];河南工业大学;2011年
4 陈孝洲;高温高压下掺S体系中金刚石的合成与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09年
5 徐振浩;基于触媒原理的CVD金刚石薄膜抛光[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6 唐营;电镀金刚石超薄切割片工艺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1年
7 湛玉龙;MPCVD金刚石片的质量分析及其表面金属化与钎焊工艺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2年
8 朱昌洪;微细金刚石化学复合镀工艺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9 郑艳彬;高品质CVD金刚石的合成及其在刻刀方面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王连儒;金刚石-TiC复合超硬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良;纳米科技革命在我们身边开始了[N];北京日报;2000年
2 云杉;“金属橡胶”引领材料科技革命[N];中国矿业报;2004年
3 上海 傅劲松;水位指示及水满报警器[N];电子报;2001年
4 浙江 张培君;二极管的常用电路[N];电子报;2005年
5 张开逊;回望人类发明之路[N];大众科技报;2005年
6 ;欧盟需要推动十大领域材料研究[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3年
7 云杉;谁集软硬于一身[N];科技日报;2004年
8 窦光宇;性能优异的超导电磁船[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0年
9 贵州 罗华;可充电手电筒电路及维修[N];电子报;2006年
10 甘肃 马杰;电烧伤的发生和危害[N];电子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