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山东省海河流域防汛决策支持系统设计

金瑞清  
【摘要】: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山东省海河流域防汛指挥调度比较复杂,为了适应现代化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需求,提升防汛抗旱减灾与综合管理决策科学与技术水平,减少洪涝灾害损失,确保山东省海河流域防洪安全,在稳固现有的工程措施的同时,进一步加强非工程措施的建设,尤其是注重在决策与指挥方面利用,应用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计算机技术以及防汛抗灾领域的科学技术,把防汛信息采集、传送、处理、分析预测、预报、调度等环节有机联结起来,在网络环境下建立一个协助决策者完成防洪决策的支持系统,提高防汛决策指挥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因此,在流域内建设防汛综合决策支持系统意义重大,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本文致力于对山东省海河流域防汛综合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研究,总体目标是:综合利用GIS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数据可视化技术等先进的信息技术,面向山东省海河流域防汛工作的特点和需求,构建一个具有先进性、实用性、综合性的防汛决策支持系统,提供防汛电子地图、水利数据中心、雨水情/工情数据查询、蓄滞洪区、防洪预案和日常防汛值班等功能。 本文主要内容包括:1.系统模型层次设计,包括数据、平台及应用层次;2.构建山东省海河流域数字地图,具有图上量算、地图标绘、地理信息检索、GPS定位等功能;3.水雨情信息查询分析子系统研究,提供历史、实时水雨情等有关信息服务,提供基于Web GIS的多种形式的数据可视化表现;4.工情信息查询维护子系统研究,主要内容包括:河道概况、堤防、支流河道、穿堤建筑物、边界拦河闸、险工险段等;5.搭建流域数据库数据平台,由工程数据库、图形库、动态影像库、方法库、实时水情库和历史洪水库六部分组成;6.360度全景展现技术,对水利工程进行展现,突破了传统的平面照片模式,把二维的平面图模拟成真实的三维空间,对于了解水利工程的全貌及周边的环境提供了有效的手段;7.对防洪预案电子化管理,将遭遇洪水后采取的防御调度措施在GIS系统地图上动态展示,即形象生动,又简单明了。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只德国;景金星;李保国;;海河流域水文预报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水利;2005年12期
2 黄伟伦;1963年8月海河流域洪水调查工作已基本结束[J];水利水电技术;1964年07期
3 张岳;;海河建设的回顾与展望[J];海河水利;1984年03期
4 曾龙翔;;海河流域污水资源化浅析[J];水资源保护;1986年04期
5 ;《海河水利》1987年总目录[J];海河水利;1987年06期
6 徐秀高;;海河流域综合经营工作座谈会召开[J];海河水利;1988年01期
7 任宪韶;抓住历史机遇 加大工作力度 创海河流域水土保持事业新辉煌[J];海河水利;1997年05期
8 任宪韶;海河流域洪水预报的现状及其对策[J];海河水利;1999年06期
9 ;海河人民创辉煌[J];中国水利;1999年04期
10 郭宏宇,曹寅白;海河流域50年治理成就和展望[J];水利水电工程设计;2000年02期
11 韩瑞光;海河流域平原区浅层地下水模型初步研究[J];海河水利;2002年06期
12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水利部关于加强海河流域近期防洪建设若干意见的通知[J];天津政报;2002年15期
13 张郁,邓伟;海河流域污水排放权交易市场初探[J];水资源保护;2005年03期
14 ;海河流域[J];水利发展研究;2008年11期
15 ;环保部:“十二五”让海河休养生息[J];中国建设信息(水工业市场);2010年10期
16 孙乎珍;;海河流域防汛通讯建设概况[J];海河水利;1988年06期
17 张挺;;深入贯彻党的“十三大”精神 努力做好1989年的防汛工作[J];海河水利;1989年03期
18 曾龙翔;;海河流域污水资源化的技术经济浅谈[J];海河水利;1986年04期
19 庞东升;;怎样防治华北干旱?[J];环境保护;1988年12期
20 董一林;;把海河流域的水利事业办好[J];海河水利;199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义;张宏杰;徐琳;;天津海河流域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2 蒋学武;杨艳霞;;海河流域河流生态修复研究[A];中国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专刊[C];2010年
3 孙景亮;;海河流域南系平原河流生态修复“乌托邦”[A];中国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专刊[C];2009年
4 王佰梅;林超;曹寅白;;海河流域地下水限制超采量研究[A];农业、生态水安全及寒区水科学——第八届中国水论坛摘要集[C];2010年
5 何杉;;海河流域水资源的新特点[A];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响应与可持续利用——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王志民;;21世纪海河流域水利发展战略的思考[A];中国水利学会200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7 李文君;杨艳霞;于卉;黄强;富可荣;;海河流域河流生态修复思路探讨[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8 刘春蓁;刘志雨;;近50年海河流域径流的变化趋势研究[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分会论文集[C];2003年
9 郭勇;林超;于卉;李文君;邢焕政;杨艳霞;;海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演变过程初探[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0年
10 惠士博;张思聪;;水生态环境与奥运[A];2003年北京“水与奥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欢;人类活动影响下海河流域典型区水循环变化分析[D];清华大学;2011年
2 朱梅;海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与评价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3 陈茂山;海河流域水环境变迁与水资源承载力的历史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5年
4 姜付仁;以流域为单元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以海河流域为例[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1年
5 李建柱;流域产汇流过程的理论探讨及其应用[D];天津大学;2008年
6 涂向阳;基于生态环境需求的雨洪资源存储和开发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7 高波;洪水资源安全利用的理论和实践[D];河海大学;2005年
8 李绍飞;区域水资源水环境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9 倪红珍;水经济价值与政策影响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7年
10 王治国;山西省生态用水态势及其可持续性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瑞清;山东省海河流域防汛决策支持系统设计[D];山东大学;2011年
2 王坤;基于3S的海河流域干旱风险的评价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3 魏彦昌;海河流域生态用水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4 李绍飞;海河流域地下水环境风险分析问题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5 姜莉;海河流域京津冀地区虚拟水实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6 耿思敏;海河流域干旱对典型农田土壤生态系统演变的影响机理[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7 杨林;海河流域底泥中残留药物与个人护理品的检测及生态风险分析[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8 李立新;干旱对海河流域典型森林土壤生态系统演变的影响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9 郑泽;基于遥感ET的海河流域生态需水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杨义;天津市发展历程对海河改造工程定位的思考[D];天津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海霞 张金慧;青山绿水迎奥运[N];中国水利报;2004年
2 李俊义 刘宝森 孙洪垒;海河流域过度用水导致环境恶化[N];中国改革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邵文砚 赵立坤;从应急被动走向积极主动[N];中国水利报;2006年
4 张隽波;我省整治境内海河流域污染源[N];山西日报;2007年
5 刘宏;海河流域六百年来水灾频发的警示[N];光明日报;2001年
6 记者 黄诚 通讯员 安鹏;海河流域水权制度建设排定时间表[N];中国水利报;2006年
7 黄诚;海河流域水资源情势尽在掌握中[N];中国水利报;2007年
8 李斌 武举国 王严伟;海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现场会在我市召开[N];长治日报;2006年
9 刘宝森 孙洪磊;海河流域呼唤新型水源工程[N];科技日报;2005年
10 记者 余晓洁 顾瑞珍;环保部部长呼吁:海河迫切需要休养生息[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