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中国英语学习者议论文写作中语篇特征的发展研究

高云  
【摘要】:本文对中国英语学习者限时议论文写作中的语篇特征发展进行了研究,并参考二语写作领域有关衔接、连贯已有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从语篇分析的角度,构建了本研究的理论模型,以期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限时议论文写作中语篇特征的发展模式及衔接和连贯与写作质量间的关系。对衔接和连贯关系的研究肇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其后就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然而,二语写作中的语篇特征却未能引起写作研究者的足够重视,因此建立一套关涉语篇要素以及应试者写作质量的评定量表和评价标准也就迫在眉睫。 为深入了解英语专业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对英语写作中语篇衔接手段的运用及语篇连贯的情况,作者对山东某高校201名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研究。经过收集整理该批学生在三个学期英语精读课期末考试中所写的作文,并据此分成低、中、高三个级别,本研究最终确定的样本数为591份,共计138,635个单词。本研究从语篇连贯和作文的整体写作质量两个方面分别对文本进行了评定,先后由11名评注者分别对文本进行了评定,并依据衔接手段变量对文本进行了标注。 本文使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第16版)对统计数据进行了初步及探究性的分析。具体来讲,使用“单项方差分析”(ANOVA)来测试三个阶段衔接手段的使用频率和语篇连贯评分是否存在显著差异;通过“事后两两比较”(Post Hoc Multiple Comparisons LSD Tests)分析了研究变量中哪一组学生在使用衔接手段和语篇连贯评分时和另一(两)组存在显著差异;通过皮尔森积差(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研究了衔接与连贯的相关性;本研究还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对高、低分作文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高、低分作文在衔接手段的使用以及语篇连贯评分上的异同。研究结果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首先,从衔接手段的使用上看,低、中、高三个阶段的学生在议论文写作时,能够使用多种衔接手段,并且词汇衔接手段较语法衔接手段所占比重较大;三个阶段中,学生最常使用的衔接手段是代词、重复和连词;越接近高水平的写作,其衔接手段的使用密度明显降低;三个阶段的学生所使用的衔接手段的类型有显著不同;高、低分作文在衔接手段使用上并无显著差异。其次,从语篇连贯方面上看,学生在低、中、高三个不同阶段议论文写作中的语篇连贯性有显著差异;高、低分作文的语篇连贯性也有显著差异;越接近高水平的写作,其语篇连贯性明显增强;强有力的结语、清楚的组织结构以及句子与句子间,段落与段落间自然顺畅的过渡是写作能力所有评价项目中对语篇连贯性起决定作用的要素。最后,从衔接、连贯和写作质量之间的关系上看,衔接手段与语篇连贯无显著关联;衔接手段与写作质量间无显著关联;语篇连贯性和写作整体质量呈明显的正相关。 本研究对二语写作的教与学有着重要的教学启示。希望通过二语写作课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能仅仅依赖于课堂上对衔接手段的教授与讲解,因为单纯使用衔接手段未必能写出好文章,同时衔接手段也不能作为区分好、差作文的标准。语篇连贯性是衡量文章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志,但语篇连贯又不局限于某一方面,一篇连贯的文章应当是遣词精确,语法正确,观点明确,结构清晰,文章开头和结尾响亮有力。所有这些要素惟有有机融合在一起才能有助于一篇连贯文章的建构,任何一种要素的缺失或不足都有可能导致文章的不连贯。论文最后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后续语篇特征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建议:由于衔接与连贯的复杂本质,本研究所涉及的要素并不能完全解释与整体写作质量之间的关系。因此,对语篇的衔接和连贯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力求将来能创建一个既精确简洁又行之有效的量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春芍;;从三要素入手,写好议论文——以唐宋八大家论辩散文为例[J];阅读与鉴赏(中旬);2011年02期
2 王学安;议论文写作中的辩证思考[J];阅读与写作;1995年12期
3 聂有全;议论文写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4 祝宇;李朝霞;;立论性议论文写作指导示例[J];文学教育(下);2010年11期
5 谢志礼,杨冉云;议论文写作能力的本质分析[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6 肖海鹰;论点新颖独特 论据简练准确——谈谈议论文写作[J];少年月刊;2005年03期
7 高江海;;第七章 议论文中的记叙与抒情[J];新作文(高中作文指南);2010年Z2期
8 史去谋;例证法在议论文写作中的误用[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9 孙福广;英语议论文写作常见问题初探[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10 吴国建;;议论文训练初探——高职语文教改尝试[J];交通职业教育;2004年01期
11 何良玉;;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J];语文学刊;2005年12期
12 孔慧敏;;议论文写作实用句型[J];中学生天地(C);2010年06期
13 陈海荣;;英语议论文写作中话语联系语使用情况调查[J];科技资讯;2011年22期
14 王继美;李长忠;;中国英语学习者议论文写作中介入资源的使用[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5 韩大伟;议论文写作话得失——《写作》自学辅导[J];河北自学考试;2002年09期
16 小丹;;关于议论文写作的若干问题[J];中文自修;1995年10期
17 张若楠;;浅议中职议论文写作训练[J];教师;2009年16期
18 董君巧;辛曙光;;境由心生谱华章——如何提高议论文写作水平[J];考试与招生;2010年10期
19 荆忠岭;赵菱;;对《议论文三要素新说评议》的异议——兼与刘奉先 周云庵等同志商榷[J];枣庄学院学报;1988年03期
20 肖源锦;;关于大学生议论文写作中的几个问题[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利君;;英语议会制辩论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2 黄华献;;从思维科学看议论文题型[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3 王春秋;;中学生议论文写作教学情况调查报告[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源;;中国英语学习者听力理解中语流切分能力的实证研究[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陈松林;;优化评讲过程 提高指导实效——初中议论文写作中“事实论据的运用”评讲课教学实践及分析[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6 葛诗利;陈潇潇;;中国EFL学习者自动作文评分探索[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黄海霞;;作文教学:固本培源 强筋健骨[A];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写作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戴孝芳;;把作文教学置于阅读教学中[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9 武姜生;;大学生英语书面语篇特征的多维度分析[A];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的中国视角——第四届中国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蒲珊珊;;语域与语篇语体特征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云;中国英语学习者议论文写作中语篇特征的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张北镇;中国英语学习者派生词加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3 刘凤阁;L2MSS理论视角下的中国英语二语学习者学习动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胡颖慧;英语听力测试中受试行为的制约因素研究:测试方法特征和中国英语学习者考生个人特征的相互作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5 王丽;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学习者英语口语中语用标记语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6 胡颖慧;英语听力测试中受试行为的制约因素研究:测试方法特征和中国英语学习者个人特征的相互作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7 闫秋燕;误读观照下的中国英语学习者诵读过程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李素枝;中国英语学习者非宾格性与非作格性习得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9 李有诚;[D];复旦大学;2012年
10 龙翔;中国英语学习者言语交际中语用失误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洋;中国英语学习者致谢言语行为习得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卫圆杰;中国英语学习者作文中四字词使用的语料库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3 田小林;认知心理因素对中国英语学习者主题结构迁移的影响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4 王科迪;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弱化修饰语搭配知识的发展特点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5 高丽;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口语中因果类话语标记语的使用情况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6 陈潇莉;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元音发音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7 阳婷;中国英语学习者恭维语回应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8 林林;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写作中的过度冗余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永亮;中国英语学习者说明性语篇因果推理即时生成的两个读者因素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0年
10 冯梅;发音优秀与发音较差的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发音声学特征对比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山东省宁阳第一中学 王军;浅谈议论文写作[N];学知报;2011年
2 陈永胜;高中生应当注重议论文的写作[N];朔州日报;2010年
3 梁志军;考场议论文写作的“七种武器”[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4 张春贵 市实验中学教师;因材为文 有条不紊[N];太行日报;2011年
5 王爱民 (作者系定西一中高级教师);从语文考试大纲的调整看作文备考[N];定西日报;2007年
6 太史弓;“抄袭”二字莫轻说[N];中华新闻报;2003年
7 四川省洪雅中学 韩雪梅;生活 作文的源泉[N];学知报;2010年
8 记者 吕扬;外语越来越热了[N];陕西日报;2004年
9 ;英语天地任我行[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王东;你的英语其实可以更好[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