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通道热电偶和双色红外测温系统的研制及应用研究
【摘要】:机械制造业中的大部分零件都是通过切削加工制作完成。切削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除了少量逸散到周围介质(多为切削液和空气),其余均传入刀具、切屑和工件中,刀具、工件和机床温升会加速刀具磨损,引起工件热变形,严重的甚至引起机床热变形,破坏切削加工系统稳定性。因此,在进行切削理论、刀具切削性能以及材料加工性能等研究时,对切削温度的测量非常重要。
温度是表征物体状态的重要参数之一。常见的温度测量方法分为接触式与非接触式两类。本文以开发双色红外测温仪和多通道热电偶温度连续采集系统为目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双色红外测温仪的设计和标定、多通道热电偶温度连续采集系统的设计和标定,以及多通道热电偶温度连续采集系统的应用等。利用可控检定炉对双色红外测温仪和多通道热电偶温度连续采集系统进行标定试验,分别获取双色红外测温仪的温度—电压比值变化曲线和热电偶的温度—电压变化曲线;利用AD采集卡及控制程序,实现对工件多点切削温度变化的同步连续采集,测量并保存切削过程中工件指定点的温度变化。
本文设计的双色红外测温法具有安全、快速、方便、可靠、准确、非接触、寿命长等优势,且双色测温法不受目标发射率的影响;多通道热电偶温度连续采集系统解决了在切削试验中的多点连续采集和试验数据保存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
|
|
1 |
权建军;;基于89C51的非接触式红外数字测温计的设计[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
2 |
;用热电偶测量温升的探讨[J];低压电器;1974年01期 |
3 |
张裕生;怎样保证热电偶法测量开关温升的精度[J];高压电器;1990年06期 |
4 |
唐海军;燕子飞;朱弟峰;万志国;;主变套管内引线接头发热的检查与处理[J];湖南电力;2008年02期 |
5 |
薛乾;李鑫;闫宸;;多功能非接触式测温仪的设计[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08期 |
6 |
杨子东,陈远宏;红外测温及其应用[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
7 |
赵振兵,高强,李然,俞晓雯;红外测温在变电站远程图像监控系统中的实现[J];电力系统通信;2005年04期 |
8 |
曾喜闻;凌云;;GIS电流互感器局部过热原因分析及处理[J];湖北电力;2009年03期 |
9 |
胡剑虹;宁飞;沈湘衡;贺庚贤;;目标表面发射率对红外热像仪测温精度的影响[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2010年02期 |
10 |
姚冬雁;;浅析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带电测试[J];宁夏电力;2008年05期 |
11 |
郑献刚;刘胜军;冯正军;王慷;;35kV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故障原因分析[J];河北电力技术;2009年02期 |
12 |
林淑娜;;红外检测技术在变电站热故障检测中的应用[J];电气开关;2011年03期 |
13 |
;低压电器基本试验方法讲座[J];低压电器;1977年05期 |
14 |
杨巧凤,张明贤,蔡伟,史兴宽,徐裴然,张树全,胡经检,陈明;铝合金高速铣削温度的动态测量[J];航空制造技术;2000年01期 |
15 |
杜启亮;莫鸿强;毛宗源;林俊;;硫化钡回转窑红外温度测量与分析[J];仪器仪表学报;2007年08期 |
16 |
叶盛;;由红外测温发现的一起TA的重大缺陷[J];电工技术;2007年10期 |
17 |
王达宇;;红外诊断技术在火力发电厂生产中的应用[J];电网技术;2007年S1期 |
18 |
欧星;周凌宏;曾斯坚;;一种用于激光治疗仪的红外传感器温度检测和报警装置[J];医疗卫生装备;2010年08期 |
19 |
郭小莜;;500kV避雷器缺陷分析及其应对措施[J];广东输电与变电技术;2011年01期 |
20 |
谭锋;傅强;;一种可提高红外热像仪测温精度的算法[J];红外;2011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