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从现代汉语方言看中古汉语的浊音清化

施群  
【摘要】:全浊清化是汉语史上的一项重要演化规律。前人多从音系学的角度出发,注重声类上的讨论。本文在此基础上,尝试加入语音学的分析。通过《现代汉语方言音库》①所提供的40个方言点的全浊字例的今读情况,归纳出六类不同的清化模式。同时,利用该音库提供的录音材料,以及笔者对吴语宁波话的实地调查,我们认为吴语、湘语等存浊的方言,其浊音的语音实质主要是弛声。以此为参照,再结合《切韵》时代的声调和梵汉对音情况,我们认为《切韵》时代的全浊声母是常态带声。全浊声母在清化前首先经历了分化的阶段。浊音清化的大致过程为:b→b6/p→ph浊平→pb浊平归次清pb浊仄p浊仄归全清《切韵》时代宋初邵雍《声音唱和图》(南宋或南宋之后)浊音清化的内在机制很可能是由于汉语的双音节化使得双音节音步中的重读音节获得语音凸显,弱的浊辅音获得了强化的契机,进而引发了浊音清化这一演变。在浊音清化的过程中,声母的发音方法、发音部位、声调等诸多因素都能对其产生影响。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林根;“婶”与“叔母”[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2 李景泉;;内蒙古清水河县方言中的古语词[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1期
3 张光宇;;汉语方言见系二等文白读的几种类型[J];语文研究;1993年02期
4 李瑞禾;《广韵》庄组、章组、知组和精组字在现代汉语方言区的合流与分化[J];西昌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于立昌;;略谈古汉语教学中比较方法的运用[J];煤炭高等教育;2007年05期
6 欧阳伟;;现代汉语方言写作试论[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李凯;;《唐书释音》中浊音清化反映出的宋代徽语特点[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9年03期
8 辛世彪;浊音清化的次序问题[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9 周乃刚;;现代汉语方言被动关系词语义类型与类型化层次[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S1期
10 ;中国方言地图[J];厦门航空;2010年04期
11 刘兴策;;试论“楚语”的归属[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12 张妮;《本草纲目》音注所反映的明代湖北蕲春浊音清化[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3 郑宏;;近代汉语“着(著)”字被动句及其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分布[J];语文研究;2006年02期
14 周同燕;;新教改背景下现代汉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年03期
15 邢福义;实中求新 新而不怪——关于《现代汉语》教材的编写[J];语文建设;1990年06期
16 冯春田;《醒世姻缘传》含“放着”句式的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年06期
17 李春雨;;浅谈“爹”字的读音与分布[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9年09期
18 王媛媛;;中古汉语中的介词“着”[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9 刘兴策;;汉语方言研究漫谈[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20 薛才德;;现代汉语方言分区方法问题初探[J];语言研究;199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源源;;“垃圾”考[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吴万和;;从中古汉语词汇语法现象看《列子》是托古伪书[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雷楠;;凤凰山畲语词汇析[A];畲族文化研究(上册)[C];2003年
4 冯青;;《朱子语类》中的方言词[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5 周国炎;;布依语与莫话声母比较研究[A];布依学研究(之五)——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6 陈绂;;《颜氏家训》量词研究[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7 张延成;;钟繇书《宣示表》“阿是”解[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8 ;关于汉语词类系统历史演变的思考·提纲[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9 曹先擢;;关于普通话文白异读的答问[A];中国辞书论集2000[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自群;现代汉语方言持续标记的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张巍;中古汉语同素逆序词演变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3 胡晓华;郭璞注释语言词汇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汪祎;中古佛典量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栗学英;中古汉语副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世海;日语拗、长、拨、促音与中古汉语音韵对应规律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崔泳准;《三国志》今译与古汉语专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解植永;中古汉语判断句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吴欣;高诱《吕氏春秋注》词汇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10 郑丽;中古汉语主从连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群;从现代汉语方言看中古汉语的浊音清化[D];山东大学;2012年
2 李蕾;现代汉语方言完成体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仝欣;中古阳声韵字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演变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家璐;中古汉语人体感官感知类形容词语义场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5 曾石飞;中古汉语感官感知类动词语义场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6 王德杰;早期汉译佛典语气助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佟艳洁;《洛阳伽蓝记》介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8 朱培培;两汉至隋祈使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朱湘云;《宋书》与《南史》异文之字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10 陈兰芬;中古汉语程度副词探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宗许;半生心血铸辉煌[N];光明日报;2011年
2 张骅;继往开来,推动我国语言学事业的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汪维辉;古人如何“吃饭”[N];语言文字周报;2011年
4 林波;第九届全国近代汉语学术研讨会在温州召开[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5 本报实习记者 俞琰;辞书市场萝卜快了要洗泥[N];市场报;2001年
6 任文京;全面而精当的《论衡词典》[N];光明日报;2006年
7 浙大汉语史研究中心;新世纪汉语史发展与展望国际研讨会在杭州召开[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8 方一新;汪维辉著《<齐民要术>词汇语法研究》评介[N];语言文字周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林侃 林姗;跻身文化遗产,福州话直面生存危机[N];福建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王锦华;大同方言研究的三驾马车[N];大同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