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成本分析的腐败行为及其治理
【摘要】:腐败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腐败行为的治理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整个中国焕发出了勃勃生机,经济建设、人民生活和综合国力都上了一个大台阶。以此同时,腐败现象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尽管中央不断加大反腐败力度,反腐败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惩治了一大批贪官污吏,但腐败问题却仍然十分突出。大案要案数量上升,涉案金额不断增大,腐败主体向高层次发展,“一把手”腐败问题严重,少数高中级干部和年轻干部腐化堕落问题比较突出,行业性、部门性以权谋私现象屡禁不止,某些腐败活动问题向群体性方向、向资本积累型发展。由此可以看出,腐败行为依然非常猖獗,反腐败工作的形势依然非常严峻。为了逐步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断其根源,必须要编织起一张疏而不漏的“天网”,严惩腐败犯罪分子,以示惩戒。因此,提出治理腐败的有效措施,不仅是当下促进经济发展,弘扬社会正气的当务之急,而且对于今后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将要遇到的问题也将具有很强的实效性和指导意义。
本文拟在理论上将腐败问题置于经济学视野之下进行剖析,基于成本——收益的分析,对腐败行为及其腐败现象发生的缘由进行揭示,从而找出治理腐败的切入点,提出积极的政策建议和措施,以期达到有效治理腐败的目标,为推进反腐败工作、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本文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指导思想,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法、分类法等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对腐败行为发生的成本及收益进行分析,得出治理腐败要使得腐败成本最大化,使腐败收益最小化,从而最大限度减少腐败行为,降低腐败发生率。具体实施过程中,所坚持的一条主线就是增加腐败成本、减少腐败收益,同时降低腐败动机、减少腐败的条件和机会。
本文借鉴了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对腐败、反腐败理论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从理性思维对腐败进行研究,为促进反腐败的深入开展,提供新的理论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