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自激脉冲空化射流喷嘴内部流场研究
【摘要】:作者对自激脉冲射流、空化射流和自激脉冲空化射流的研究现状和特点进行了综述和分析,总结了低压自激脉冲空化射流研究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低压自激脉冲空化射流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分析了气核的尺寸和数量、气核中不可溶气体、气核与水之间的相对速度、流场中的压强分布、湍流强度、气核内部汽化以及粘性应力等因素对空化的影响。总结分析了现有的空化模型,并且结合对影响空化的因素的分析,对现有欧拉-双流体模型进行了修正,进行了用户自定义UDF编程。
对自激脉冲空化射流喷嘴在未发生空化前进行了流场数值模拟,通过分析模拟结果,对湍流模型的选择、网格独立性验证和时间步长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只有RNG湍流模型在瞬态仿真中模拟射流剪切层中的小尺度涡,喷嘴内射流周围会形成大尺度涡环,涡核压力略低于上喷嘴压力,尖角内会形成次生漩涡,网格的大小和时间步长的大小对中心射流剪切层内小尺度涡的模拟有直接影响,这将直接影响空化初生。应用单相流湍流模型,对发生空化前、后的自激脉冲空化射流喷嘴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试验对未修正的空化模型和修正后的空化模型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后者修正模型优于原模型。
自行设计并搭建了低压自激脉冲空化射流试验装置,通过试验,发现了空化腔内在某特定的入口总压时,会发生压力突降的现象,找出了试验中最佳脉冲效果的喷嘴结构参数,分析了上喷嘴直径,下喷嘴长度,腔长以及碰撞角角度对脉冲效果的影响。
应用伯努力方程,分析了自激脉冲空化射流喷嘴在一定的入口总压时腔内总会出现压力突降的机理,结合试验结果,分析了产生最佳脉冲效果的条件。
|
|
|
|
1 |
王福霞;赵丽;付显威;宋学燕;侯春玉;;空化初生研究综述[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
2 |
苏永生;王永生;应冬;段向阳;;离心泵空化特征信号提取中的干扰及其对策[J];煤矿机械;2008年11期 |
3 |
廖振方,龚欣荣,唐川林;自激脉冲空化射流装置的冲蚀效果[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1期 |
4 |
李根生,沈晓明,施立德,陈现华;空化和空蚀机理及其影响因素[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1期 |
5 |
尚占宁,郭潞兴,孙守靖,申伟光;一种矿用直流多路不间断电源的改进[J];煤;2002年03期 |
6 |
潘承怡;扩张式自激超越弹簧离合器强度可靠性优化设计[J];煤矿机械;2002年01期 |
7 |
潘承怡,车承斌,毕克新,潘作良;扩张式自激超越弹簧离合器超越摩擦力矩计算[J];煤矿机械;2000年09期 |
8 |
潘承怡,曲建华,苏颜丽,潘作良;收缩式自激超越弹簧离合器超越摩擦力矩计算[J];煤矿机械;2001年06期 |
9 |
梁勤,宋节行,慕福树,张朝宇,何惠;自激脉冲谐振射流喷嘴研发成功[J];四川有色金属;2005年02期 |
10 |
马红莲;董守平;翟磊;;盲管在圆锥节流型空化发生器中的作用[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
11 |
潘承怡;扩张式自激超越弹簧离合器的自激接合条件[J];煤矿机械;2000年06期 |
12 |
潘承怡,毕克新,苏颜丽,潘作良;扩张式自激超越弹簧离合器的实验研究[J];煤矿机械;2001年03期 |
13 |
周炳荣;;细纱锭杆的运动稳定性[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5期 |
14 |
沈启东;;寄生电容对运算放大器电路稳定性的影响及补偿的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1期 |
15 |
沈忠厚,李根生,周长山;牙轮钻头自激振荡脉冲喷嘴的实验研究[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3期 |
16 |
杨兴文;;改善设备使用条件 确保调车作业安全[J];包钢科技;2007年05期 |
17 |
刘凤亮;;线切割机高频电源自激故障及排除[J];电加工与模具;1987年03期 |
18 |
李根生,沈忠厚,周长山,张德斌,廖华林;自振空化射流研究与应用进展[J];中国工程科学;2005年01期 |
19 |
段向阳;王永生;苏永生;;水力机械空化(汽蚀)监测研究综述[J];水泵技术;2008年05期 |
20 |
董跃;赵雄;高杰;罗庆丰;;机床进给系统爬行问题的研究[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9年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