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麦克卢汉媒介理论中媒介与技术、艺术、受众的关系
【摘要】: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是20世纪最伟大的媒介理论家之一,他提出的“地球村”、“媒介即讯息”、“冷热媒介”、“媒介是人的延伸”等理论思想,自20世纪60年代就产生了广泛影响。他引发了传媒界的轩然大波甚至是一场革命。在中国,各种新媒介也在不断崛起,这些媒介具有一些共同特点,依靠最新科技成果、重视受众的个体意愿、深入到受众生活个层面等,这都曾是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的预言。在媒介技术高速发展的新世纪,麦克卢汉的预言一个个成为了现实,因此,重新定位麦克卢汉媒介理论,对传媒界及整个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论文首先介绍了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概况,包括主要内容、诞生与发展、表达方式、接受与批判等。麦克卢汉以媒介为基本视角,从媒介出发来解决问题,将媒介置于本体位置;他的理论在诞生发展中,不仅受到新批评与科学主义的共同影响,而且受政治经济学家伊尼斯影响深刻,但在对媒介技术的发展前景问题上,他比伊尼斯更加积极乐观;在表达方式上,文学专业出身的麦克卢汉,大量使用了文学语言,运用类比、警句、比喻等修辞方式,并多即兴发挥和跳跃思维,这也是他媒介理论的重要特点;自六十年代诞生以来,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在学界乃至全世界得到广泛接受,于八十年代传入中国并引起国内学者热议。
论文主要从“媒介与技术”、“媒介与艺术”、“媒介与受众”三个方面来对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进行了研究。
在“媒介与技术”一章中,我们认识到媒介技术的重要性,媒介技术不仅是形式,而且对社会产生着广泛影响;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并不是“技术决定论”,他的出发点是媒介,但是落脚点是个体感知和人类社会;媒介技术具有强大的政治价值,会对整个政治局面产生影响;媒介技术还具有深远的经济意义,影响到经济发展模式;媒介技术也改变着人类的整个生活方式。电话、电报、广播、电视等电了媒介的广泛使用,塑造了一个新的文化形态和传播方式。
在“媒介与艺术”一章中,论文研究了媒介与环境、艺术、感知、形式的关系;认识到新旧媒介交替,不仅是环境的变化,更会引起艺术乃至感知的变化,媒介、环境、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代媒介的全方位感官模式,也正在构建出人类全面整体的审美感知;媒介技术的发展对艺术也产生影响,尤其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形成了形式越来越突出的发展趋势。
在“媒介与受众”一章中,论文将分析麦克卢汉关于“受众”的理论;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得受众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结合中国目前的新媒介发展案例,得出新媒介依赖受众参与的结论:通过分析冷热媒介的差异,认识到受众面对不同媒介会产生不同的感知效果:媒介技术的发展还影响到社会分工,使得人类正在体验全面角色,成为全知全能的人;麦克卢汉也认识到媒介技术的负面影响,论文以此分析媒介技术在保护个人隐私、发挥人类主观能动性方面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