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违法建设治理的对策与建议

郑丽丽  
【摘要】:随着各地城市建设规模的迅速扩大,违法建设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违法建设浪费了城市土地资源,影响了城市公共安全,扰乱了市场秩序。这一问题不解决,将严重制约城乡经济的发展,损害社会公平,引发不良社会风气。 本文运用公共管理理论、法学理论等理论,从违法建设的概念、类型、危害入手,结合日照市山海天违法建设的情况对违法建设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分析日照市山海天违法建设现状、特点,运用历史分析、对比分析、实证分析等方法,对违法建设产生原因及存在的执法困境进行综合分析,得出违法建设产生的原因为经济利益驱动、规划编制不科学、法不责众心理、行政法学理论研究与实务脱节、管理体制不顺等,找准症结,对症下药,标本兼治。治理违法建设,是严肃规划建设秩序,维护社会公平、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环境的具体体现。 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第二章是违法建设概述;第三章是日照市山海天违法建设现状与治理困境;第四章是国内外经验借鉴;第五章是违法建设治理的对策及建议;结束语。 本文在探讨治理违法建设的对策和建议过程中,结合自己的一线执法经历,始终注意联系执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困境,确保提出的对策及建议有针对性。并借鉴了国内外有效的经验,从疏堵结合,搞好城乡规划;强化宣传,营造治违氛围;加强研究,完善建设立法;理顺管理体制,形成治违合力;运用科技手段,提高治违水平等方面提出自己的对策与建议。在疏堵结合,搞好城乡规划方面,在制定动态的民生规划,合理的农房审批政策、完善的保障体系保护合法需求的同时,对拆迁中的违建坚决不予补偿,严打非法获利者;在强化宣传,营造治违氛围方面,加大正反两方面宣传力度的同时,根据宣传对象群体特征,创新宣传内容与宣传方式;在加强研究,完善建设立法方面,研究出台一部概念明确、程序清晰、手段有效、操作性强的控违法律,或者尽快出台《城乡规划法》的解释或补充条例,对其模糊的地方加以明确;赋予行政机关停水停电等强制执行权,将违建者纳入刑法规范范围,增强管理手段。最迫切的是行政法学理论界要加强对执法实务尤其是目前存在分歧方面的理论研究,统一法律应用,确保执法的合法性;在理顺管理体制方面,在加强队伍建设的同时,保障队员的待遇、安全,明确城管的处罚权主体资格及归口问题,完善由属地政府主导,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动机制,确立合理的村级考核体系,调动村干部控违的积极性。在科技手段方面,提出用城市规划执法实时监控可量测系统监控违法建设,提高行政效率。 论文所提出的建议与对策,有助于完善城市管理理论体系,有助于建设城市科学规划管理体系,有助于丰富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有助于严肃城市规划建设秩序,有助于提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对各地城市违法建设的查处工作提供建议和参考,有利于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威宣;;中国法学会举办“毛泽东思想法学理论讨论会”[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3期
2 胡玉鸿;法学是一门科学吗?[J];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3 黄文艺;科学发展观的法律价值论解读[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4 田亮;;浅析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学理论创新[J];甘肃农业;2006年06期
5 王平达;;深化法学专业本科教学改革的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发展中的黑龙江大学法学理论学科[J];中国法学;2006年02期
7 孙炜;杨志民;;独立学院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2期
8 于忠龙;;劳动力产权的法学探析[J];唯实;2009年01期
9 宋义;;建立我国图书馆法律体系的思考[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0年02期
10 曾博;;浅谈在职务犯罪侦查中引入特殊侦查措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法制与社会;2010年32期
11 杨高范;杨高斐;张超阳;;巡回审判制度的法理与司法实践问题探析[J];前沿;2010年24期
12 吴丙新;;法律漏洞补充理论的三个基本问题[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1年02期
13 张文显;;改革和发展呼唤着法学更新[J];现代法学;1988年05期
14 武玮厚;张婧;;论大学生法学认知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5 司马俊莲;;论人本法律观对法学的理论创新[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16 龚战梅;胡永平;;科学发展观与当代民族法学的发展[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17 李爱荣;;法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8 邱房贵;;法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年07期
19 郭曼青;;民事公诉若干问题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0年26期
20 陈守一;;法学要为四个现代化服务[J];法学杂志;198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舒国滢;;方法论看抽象法学理论的发展[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2 黎国智;雪犁;;略论法学理论刊物的编辑方针[A];四川高校学报编辑文集[C];1989年
3 尤俊意;;新阶段法学理论创新发展的十大课题[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4 田建设;;我国法学类连续出版物《集刊》现状[A];全国高校社科信息资料研究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3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紫零;;环保打开了法律的潘多拉魔合[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刘飏;;我国人权法学理论和法制实践发展的新课题、新要求[A];“‘人权入宪’与人权法制保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劲峰畅;;法律的精神与律师的境界[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8 尤俊意;;60年来上海法学专业教育和理论研究观察[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9 文同爱;;一部划时代的环境法学著作——记蔡守秋教授的《调整论——对主流法理学的反思与补充》[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10 李拥军;刘雪斌;韦霏;;中国法理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哲;法学留学生与近代上海(清末-1937年)[D];复旦大学;2011年
2 刘海燕;中国法学社团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龙洋;我国教育法学理论体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王岩云;当代中国权利问题研究检视[D];吉林大学;2008年
5 齐建东;行政资助法治化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6 刘剑;卡尔·卢埃林法律职能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张浩;法律体系的自治性[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冯威;行政法视野中的公共政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9 周升乾;法教义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刘水林;经济法基本范畴的整体主义解释[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纪远征;法学发展与时代精神[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2 朱惠东;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初探[D];山东大学;2008年
3 任传宇;布雷克顿的法学理论[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4 苟劲;西南政法大学1982-2008年法学理论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透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5 孙成林;论庞德法学理论中的系统论方法[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6 匡凯;计量法学学科定位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7 郑艺群;法学方法论的生态化[D];福州大学;2005年
8 王强力;卡多佐法官的法律哲学[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9 关越;官员股经济现象的法学剖析[D];吉林大学;2010年
10 鲁强;试论法律诠释学中的“先见”理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健 通讯员 高暄;研讨新类型案件 推动法学理论发展[N];天津政法报;2008年
2 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 喻中;找一本安身立命的书[N];检察日报;2010年
3 记者 黄保山;要为促进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法学理论支持[N];西部法制报;2011年
4 喻中 (作者单位:重庆行政学院法学部);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法学理论[N];长江日报;2007年
5 法学所 刘作翔 吴玉章 冉井富;法学理论学科领域研究前沿与重大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6 中共中央党校校委委员 政法部主任 石泰峰;法学理论创新与“三个代表”[N];人民法院报;2001年
7 记者 黄保山;为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法学理论支持和法律制度保障[N];西部法制报;2010年
8 韩大元;“人大学派”突出的学术贡献[N];法制日报;2010年
9 王晓翠;近年法学理论争论热点[N];北京日报;2003年
10 记者 叶列;市政协领导建议市法院 力求各项工作“现代化”[N];淮安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