淫羊藿苷协同三氧化二砷对人肝细胞肝癌的抑制作用
【摘要】:[目的]
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在我国每年肝癌的发病率约为20/10万,其死亡率高居所有癌症死亡率第二位。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为手术切除和肝移植,但疗效欠佳,术后肿瘤的复发和肝内及远处转移发生率较高。除此之外,化学药物治疗是肝脏恶性肿瘤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一般来讲可作为不能手术切除的肿瘤及肝癌术后的辅助治疗、术后复发治疗的重要的补充治疗手段。化疗药物杀伤肿瘤细胞主要是通过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从而起到治疗肿瘤的目的。在化疗过程中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诱导的肿瘤细胞凋亡具有抵抗力,某些肿瘤甚至可在化疗治疗后出现耐药,严重影响化学药物治疗效果。一方面化疗药物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另一方面化疗药物激活肿瘤细胞内的一系列生物信号,使得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抵抗能力增加。抑制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细胞的凋亡。
肝细胞肝癌的肿瘤新生血管生成被认为与HCC的侵袭、转移等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u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是肿瘤新生血管生成中最主要的刺激因子,与HCC的侵袭、转移和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密切相关,VEGF被认为是HCC血管生成中最主要的刺激因子。Vasohibin-1是一个可以被VEGF诱导的血管生成负反馈抑制因子,因此研究vasohibin-1参与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异常疾病的发生、发展备受关注。
核因子-Kb (nuclear factor-Kb, NF-κb)是一类广泛存在的转录因子,与凋亡、免疫反应有着密切的联系。近来研究发现能被多种化疗药物所激活,尤其是干扰核酸生成的抗肿瘤药物,并且通过多种机制参与了肿瘤细胞耐药的形成,与肿瘤的化疗密切相关[5]。除此之外,还研究发现NF-κb与胚胎发育中的细胞凋亡也有相关性。人们逐渐认识到肿瘤的发生,以及肿瘤细胞先天形成、后天获得的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与NF-κb所调节的细胞凋亡密切相关,即肿瘤细胞中NF-κb可能与相关抑制因子表达缺失、结构性激活等因素导致NF-κb过度激活。NF-κb的作用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内容之一。激活后的NF-κb在肿瘤细胞中主要发挥抑制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并且抗调亡作用具有多样性,在肝癌、淋巴瘤、胃癌等多种肿瘤中均已经被证实[6]。
淫羊藿苷(Icariin ICA)作为淫羊藿主要的提取物,是一种天然化合物,有抗肿瘤等多种药理学功效[7]。ICA作为一种常见中药,近年来研究发现,ICA具有活血化瘀、增强免疫、扶正培本且无明显不良反应,而且对心血管、脑血管系统、骨代谢、免疫系统及抗肿瘤治疗等方面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它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8]。本课题旨在探讨NF-Kb和Vasohibin-1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他们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通过实验研究淫羊藿苷能否加强三氧化二砷在对肝细胞肝癌的治疗中的抗肿瘤活性,为阐明肝癌的发病机理和提高肝癌的化疗效果进行有益的探索。
[方法]
1. Vasohibin-1蛋白、NF-kb蛋白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选取山东省省立医院及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106例肝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asohibin-1、NF-κb的表达,分析vasohibin-1、NF-κb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有无相关性。
2.通过MTT试验及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通过荧光信号来分析ROS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检测蛋白质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NF-Kb活性。
[结果]
1. Vasohibin-1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vasohibin-1蛋白在106例肝癌组织中的高表达阳率为68.90%(73/106),癌旁组织中高表达阳性率16.04%(17/106),经统计学分析,vasohibin-1在HCC中的高表达阳性率高于非肿瘤癌旁组织,二者间有显著性差异(x2=60.55,P0.001)。
NF-κb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NF-κb蛋白在106例肝癌组织中的高表达阳性率为71.70%(76/106),癌旁组织中高表达阳性率23.58(25/106)。经统计学分析,NF-κb在HCC中的高表达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二者间有显著性差异(x2=49.19,P0.001)。
Vasohibin-1和NF-κB表达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76例NF-κb高阳性表达的HCC组织中Vasohibin-1低阳性表达19例,Vasohibin-1高阳性表达57例,30例NF-κb低表达阳性的HCC组织中Vasohibin-1高阳性表达16例, Vasohibin-1低阳性表达14例,经统计学分析,NF-κB及Vasohibin-1在HCC中的表达无显著性相关(x2=4.70,P0.05)。
2.淫羊藿苷在所有的肝细胞肝癌细胞组中对肝癌细胞的抑制增殖、诱导凋亡作用存在剂量依赖性。无论体内实验还是体外实验,淫羊藿苷都能加强三氧化二砷的抗肿瘤活性。淫羊藿苷抗肿瘤活性和它对三氧化二砷的加强作用与细胞内ROS的产生及NF-κb活性抑制相关。
[结论]
1. Vasohibin-1蛋白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在癌旁组织中弱表达,vasohibin-1可作为临床检测的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标志物,对判断肝癌发生、发展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NF-κb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与其抑制肿瘤细胞凋亡,促进肿瘤细胞增殖有关,但是NF-κb与Vasohibin-1蛋白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之间不存在相关性。
2.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淫羊藿苷加强三氧化二砷对肝细胞肝癌的抗肿瘤活性。因此我们认为淫羊藿苷和三氧化二砷联合治疗能促进三氧化二砷对肝细胞肝癌患者的优化治疗。
|
|
|
|
1 |
许良中,王龙富,陈红莉;肝细胞肝癌的核仁组成区蛋白[J];复旦学报(医学版);1991年05期 |
2 |
徐静!541001桂林市,梅铭惠!541001桂林市,石青峰!541001桂林市,杨景红!541001桂林市,覃理灵!541001桂林市;肝细胞肝癌细胞间粘附分子-1 mRNA表达的研究[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1年01期 |
3 |
张国栓;崔专义;郑志敏;王桂琦;秦素丽;;肝细胞肝癌微血管密度与雌激素受体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6年03期 |
4 |
石志良;秦锡虎;朱峰;罗光华;;肝细胞肝癌中乙酰肝素酶mRNA的表达及其意义[J];实用临床医学;2006年08期 |
5 |
陈荣新;叶胜龙;;骨桥蛋白与肝癌[J];国际消化病杂志;2006年06期 |
6 |
曲强;周立;;肝细胞肝癌免疫治疗进展[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8年04期 |
7 |
李惠;叶庆;殷晓进;李运曼;;肝细胞肝癌血管新生的研究进展[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9年04期 |
8 |
叶义标;陈涛;;肝癌血管生成与抗血管生成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9年10期 |
9 |
夏晓玲,汤钊猷,周信达,施达仁;用6种肿瘤标记物检测肝细胞肝癌[J];复旦学报(医学版);1992年01期 |
10 |
赵西平!430030,杨东亮!430030,陈孝平!430030,程玉芳!430030,郝连杰!430030;肝细胞肝癌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中HCV NS5蛋白的检测[J];中华传染病杂志;1997年02期 |
11 |
范上达,吴阳;肝癌的外科治疗──香港经验[J];肝胆外科杂志;1998年05期 |
12 |
王英!050088.石家庄,李开宗!710038.西安,李玉松!710038.西安,王文勇!710038.西安,王剑波!710038.西安,马福成!710038.西安;肝细胞肝癌中p15、p16基因表达的关系[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0年01期 |
13 |
虞希祥,黄林芬,林友岳,王玉珠,李阳;超早期肝动脉栓塞抢救肝癌破裂出血的临床意义[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1年02期 |
14 |
季伟,王慧芬;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合并肝细胞肝癌153例临床分析[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1年06期 |
15 |
赵海涛,芮静安,赵屹,王少斌,陈曙光,王瑜,冷希圣,陈慰峰;MAGE-10基因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2年06期 |
16 |
李擒龙;王文亮;晏伟;成胜权;王文勇;张志培;;外源性APMCF1基因转染对人肝癌细胞系细胞生长和细胞周期的影响[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5年12期 |
17 |
邓瑜萍;杨志刚;谢建国;卢武胜;;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并发症原因分析和对策[J];华西医学;2006年02期 |
18 |
李欣;董宝玮;;蛋白质组学及其在肝细胞肝癌中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7年14期 |
19 |
吴华;曹骥;杨春;李丽萍;欧超;潘南海;段小娴;李瑗;苏建家;岳惠芬;;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肝细胞肝癌中B-myb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广西医学;2007年11期 |
20 |
王奇;;综合治疗肝癌34例报告[J];四川医学;2008年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