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时期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摘要】: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重要的战略性地位,其能否健康发展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能否成功转型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能否实现。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准入门槛的不断放开,中小企业的数量在不断增长,地位也在不断提高。然而,我国中小企业从单个企业实力来说,资产规模都处于劣势地位,存在着自身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融资问题,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共识,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中小企业自身的问题,又与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政策和体制有关联。
本文首先梳理了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理论,为全文的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旨在从理论的视角分析中小企业融资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存在的原因;随后以融资满足率为指标定量分析了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缺口,反映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随后全面阐述了中小企业融资的一般渠道,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指出了中小企业融资可供选择的渠道;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中小企业进一步按规模和行业进行分类,实证分析了不同的资金来源对经营业绩的影响,结果发现实收资本对工业部门中的中型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对工业增加值的影响是不显著的;流动负债对工业部门中的小型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实收资本和长期负债对工业增加值的影响是不显著的;文章最后从政府、金融体系和中小企业自身三个角度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并从这三个角度阐述了缓解融资难现状的方法,力图从中得到现实的、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具体而言,中小企业自身应改善信用状况和经营管理状况,银行等金融机构一方面要严守贷款质量,另一方面也要逐渐完善监管体系,将贷款资源逐步向中小企业开放,政策当正在转型期扮演者更加重要的角色,积极稳步的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和金融体系改革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