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我国渐进式延迟退休问题研究

李婷  
【摘要】:近些年来,退休年龄问题一直是学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随着延迟退休问题被提上政策议程,延迟退休问题再一次引发热议。退休问题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的问题,因为延迟退休关乎养老、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一经改动则会影响方方面面。正因为如此,我国在这个问题上一直都在积极地探讨和研究。这些年关于“延迟退休”这个话题一直争议不断,但凡提及养老金改革,都不可避免再次将其置于舆论高峰。当前,世界各国也都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延迟退休问题似乎已成为世界性命题。随着老龄化问题的全球化,我国也进入到老龄社会,由此带来养老方面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政府于社会都面临着养老的压力。我国一直沿用的是上世纪50年代(刚建国时期)的法定退休年龄,并且,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法定退休年龄相比,我国也处于较低的水平。我国与退休年龄相关的政策也变动不大。当然,延迟退休年龄也是有一定的现实需求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口普遍寿命延长为延迟退休提供了一定的可能。继续保持现行的退休年龄已经不符合当前的发展,延迟退休年龄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虽然延迟退休是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不可否认,这一制度的设计和实施还是有其现实性的阻碍因素。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了这个问题,并将其提上政策议程。渐进式延迟退休就是要对我国当前的人口结构、就业结构以及社会保障等进行综合分析,渐进式的延迟退休年龄,并逐步完善的过程。本文以此为依托,对延迟退休政策的渐进式进行深入研究。本文的分析逻辑为:首先,对与退休相关的概念和理论(包括生命周期理论、公平正义理论、制度迁移理论和路径依赖理论)进行分析,探究理论依据;其次,对建国以来我国的与退休相关的政策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总结我国现行退休年龄的规定和现实背景,并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了我国之所以要采取渐进式延迟退休的现实依据,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延迟退休的现实需要,二是基于延迟退休的阻碍性因素探讨渐进式选择的现实依据;并且通过国外的案例介绍,试图寻找可供我们借鉴的经验,同时注意到国外在采取延迟退休改革时遇到的困境,其为我们选择渐进式延迟退休提供了重要依据;最后,提出了渐进式延迟退休的目标及原则,探寻符合此原则和目标的退休制度设计。在文章中所利用的是知网、万方网上的最新的理论研究和成果,并对最新的一些数据进行整理和汇总,运用SPSS统计分析和定性分析等多种方式进行研究。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首先,第一次以渐进式为依归,系统地解释渐进式延迟退休的内涵、意义以及探讨了渐进式延迟退休的方案;其次,在论证渐进式延迟退休的依据时,首次引入制度变迁理论,探讨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如何产生新的制度安排的制度创新问题;二是新旧政策衔接所要进行的过渡安排。而且,对于我国采取渐进式延退的依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渐进式延退的理论依据、现实依据,讨论论证了当前我国在面对巨大改革阻力,认为渐进式是最好的路径选择,最适合我国国情;同时通过分析国外在延迟退休方面的经验教训,为我国实行延迟退休政策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依据。本文与其他文章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当前延迟退休提上政策议程的背景下,响应政策号召,将重点放在渐进式延迟退休的探讨上,探寻渐进式延迟退休的制度设计,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探讨延退的现实必要性和政策的可行程度。最后,结论认为,当前我国退休制度改革方式应采用渐进式,这是最符合我国现状和发展规律的。延迟退休要以人为本,遵循公平正义的原则,小步、渐进的改革,在广泛征求民意的基础上,注意新旧政策的衔接,注重加快配套政策改革,推行政策前给予民众一个预告期,在渐进式推行延迟退休的过程中要结合试点的具体成效以及调查研究,进行调整,而不是一蹴而就、一气呵成的改革。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华强;;从延迟退休看收入新政之必要[J];人力资源;2010年11期
2 本刊编辑部;;延迟退休的担忧与期待[J];中国卫生人才;2012年11期
3 本刊编辑部;徐炯权;;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走向背后的深度关注[J];老年人;2014年03期
4 ;中央明确渐进式延迟退休[J];中国总会计师;2013年11期
5 刘鸿娟;卫志民;;延迟退休:一厢情愿还是大势所趋[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4年04期
6 吴旭光;;延迟退休,到底该不该?[J];卓越理财;2012年07期
7 李强强;宋佳;;“老龄化中国”焦虑 延迟退休年龄引发社会热议[J];祖国;2012年14期
8 范风琴;;左学金研究员:延迟退休势在必行[J];社会观察;2012年07期
9 张文勇;;延迟退休怎样更合理[J];人力资源;2012年07期
10 青岚;;延迟退休年龄与国家能力成长[J];时代金融;2012年22期
11 毛海洋;;延迟退休 谁在说[J];中国卫生人才;2012年11期
12 应宜逊;;“延迟退休年龄”要从实际国情出发[J];浙江经济;2012年16期
13 雷辉;朱洪兴;;我国延迟退休的效应分析[J];枣庄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14 陈煜;;延迟退休的利弊思考以及政策建议[J];时代金融;2013年06期
15 孙明燕;刘炜琳;;对延迟退休的抉择分析以及政策建议——基于对保定市的调查[J];东方企业文化;2013年14期
16 盛帅;张亦凡;;延迟退休年龄必要性分析与对策建议[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3年04期
17 蔡秀丽;;关于延迟退休年龄的可行性讨论[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3年05期
18 郭颖川;;关于延迟退休的看法与建议[J];经营管理者;2013年22期
19 文子;程老湿;;延迟退休,借口再多也是毁约[J];人物;2013年11期
20 本刊综合;;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J];晚霞;2013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婷婷;韦樟清;;养老金制度参数分析与延迟退休对策探析[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七次全国老年医学与康复学术大会资料汇编[C];2012年
2 赵耀辉;;老龄化、退休与健康[A];2014年春季CMRC中国经济观察(总第37期)[C];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龙;中国延迟退休对失业率的影响[D];辽宁大学;2015年
2 沈吉;养老金制度改革背景下员工延迟退休决策机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陈龙;关于延迟退休对适龄劳动力就业影响问题的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4 赵霖;延迟退休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分析[D];山东大学;2015年
5 李婷;我国渐进式延迟退休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6 綦莎;我国延迟退休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7 谢长安;延迟退休对养老金收支与就业的影响[D];南京财经大学;2013年
8 刘楠楠;中国延迟退休制度改革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9 厉彦青;我国延迟退休的劳动力市场效应分析[D];山东大学;2014年
10 张晓天;延迟退休年龄的可行性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 郭振纲;延迟退休年龄当慎重从事[N];工人日报;2008年
2 马致平;“柔性延迟退休” 是否一剂良药[N];衡阳日报;2010年
3 河南 公务员 张枫逸;讨论延迟退休 不能只玩文字游戏[N];长江日报;2012年
4 本报评论员 刘凤羽;“延迟退休”是试探民意?[N];重庆商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降蕴彰;养老财政投入不及3% 延迟退休还在研究[N];经济观察报;2013年
6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 唐钧;延迟退休难合中国国情[N];中国经营报;2013年
7 光采;就业压力与延迟退休矛盾其实没想象中可怕[N];中国经济导报;2013年
8 刘武俊;延迟退休要多听公众的意见[N];法制日报;2013年
9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 毛寿龙;延迟退休并不是必经之路[N];东方早报;2013年
10 燕农;穷尽一切办法之后才能谈延迟退休[N];中国商报;201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