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延迟退休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分析

赵霖  
【摘要】:作为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之一,延迟退休问题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刚刚过去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人设部部长尹蔚民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会逐步推进延迟退休。时至今日,各界对延迟退休的看法各一。支持者站在人口老龄化、养老金缺口等的角度分析认为延迟退休能在此些方面带来诸多正面效应,反对者则主要将论点集中于延迟退休可能会给就业带来的“挤出效应”,特别是对年轻人就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延迟退休对就业的影响,希望通过一系列的理论实证分析来验证“挤出效应”的存在与否。遵循这一思路,本文内容分为以下六个章节:第1章节导论,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文献综述,在文献综述中将有关延迟退休的观点归纳为三个大部分:即退休年龄的设定、是否应该延迟退休和退休制度的设定,通过归纳总结不同的观点,为接下来有关问题的分析提供参考;第2章节我国现行退休制度及存在的问题,简单介绍了我国现行的退休制度并且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为第3章节的分析做好准备;第3章节以第二章节我国退休制度暴露的问题为基础,论述了延迟退休势在必行的理由,并且对延迟退休进行了现阶段的可行性分析,认为无论是从生理、制度还是社会条件方面,目前延迟退休的实行是具备良好的条件的;第4章节延迟退休对就业对就业影响的理论分析,站在理论分析的角度,论述延迟退休给就业市场带来的影响。本章主要采用长期一般均衡分析的方法,考虑到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的二重性(劳动者和消费者),通过三种不同情况的劳动需求曲线和劳动供给曲线分析,认为劳动需求无弹性(经济萧条)、劳动供给有弹性时,延迟退休会对就业产生完全“挤出效应”,劳动需求有弹性、劳动供给无弹性时,延迟退休不会对就业产生“挤出效应”,劳动需求有弹性、劳动供给有弹性时,延迟退休短期内会对就业产生“挤出效应”,但是长期内这一“挤出效应”会慢慢被就业“促进效应”抵消,最终劳动力市场实现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水平甚至可能超过延迟退休前的均衡水平;第5章节延迟退休对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运用数据,构建模型验证第4章节的理论分析是否符合现实情况。与理论分析相似,这一章节将延迟退休对就业的影响分为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短期影响又分为延迟退休对总就业的影响、延迟退休对16-24岁年轻就业人口就业的影响和延迟退休对25-54岁中青年就业人口的影响,长期影响主要通过分析各主要发达国家两性失业率和法定退休年龄之间的相关关系,验证是否法定退休年龄越高,在长期会造成失业率升高。最终实证分析的结论完美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论,即在短期内延迟退休会对就业产生“挤出效应”,但是长期内这一“挤出效应”会被就业“促进效应”抵消;第6章节对我国实行延迟退休的政策建议是对我国延迟退休制度设计的个人建议,希望能提供有价值的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有两点:第一是采用了基于古典宏观经济学的长期一般均衡分析方法,论述延迟退休对就业的影响;第二是采用数学建模的方法,构建了延迟退休对不同年龄段就业人口影响的线性模型,采用实证的方法首次验证了延迟退休确实对16-24岁年轻就业人口的影响更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华强;;从延迟退休看收入新政之必要[J];人力资源;2010年11期
2 本刊编辑部;;延迟退休的担忧与期待[J];中国卫生人才;2012年11期
3 本刊编辑部;徐炯权;;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走向背后的深度关注[J];老年人;2014年03期
4 ;中央明确渐进式延迟退休[J];中国总会计师;2013年11期
5 刘鸿娟;卫志民;;延迟退休:一厢情愿还是大势所趋[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4年04期
6 吴旭光;;延迟退休,到底该不该?[J];卓越理财;2012年07期
7 李强强;宋佳;;“老龄化中国”焦虑 延迟退休年龄引发社会热议[J];祖国;2012年14期
8 范风琴;;左学金研究员:延迟退休势在必行[J];社会观察;2012年07期
9 张文勇;;延迟退休怎样更合理[J];人力资源;2012年07期
10 青岚;;延迟退休年龄与国家能力成长[J];时代金融;2012年22期
11 毛海洋;;延迟退休 谁在说[J];中国卫生人才;2012年11期
12 应宜逊;;“延迟退休年龄”要从实际国情出发[J];浙江经济;2012年16期
13 雷辉;朱洪兴;;我国延迟退休的效应分析[J];枣庄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14 陈煜;;延迟退休的利弊思考以及政策建议[J];时代金融;2013年06期
15 孙明燕;刘炜琳;;对延迟退休的抉择分析以及政策建议——基于对保定市的调查[J];东方企业文化;2013年14期
16 盛帅;张亦凡;;延迟退休年龄必要性分析与对策建议[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3年04期
17 蔡秀丽;;关于延迟退休年龄的可行性讨论[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3年05期
18 郭颖川;;关于延迟退休的看法与建议[J];经营管理者;2013年22期
19 文子;程老湿;;延迟退休,借口再多也是毁约[J];人物;2013年11期
20 本刊综合;;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J];晚霞;2013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婷婷;韦樟清;;养老金制度参数分析与延迟退休对策探析[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七次全国老年医学与康复学术大会资料汇编[C];2012年
2 赵耀辉;;老龄化、退休与健康[A];2014年春季CMRC中国经济观察(总第37期)[C];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龙;中国延迟退休对失业率的影响[D];辽宁大学;2015年
2 沈吉;养老金制度改革背景下员工延迟退休决策机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陈龙;关于延迟退休对适龄劳动力就业影响问题的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4 赵霖;延迟退休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分析[D];山东大学;2015年
5 李婷;我国渐进式延迟退休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6 綦莎;我国延迟退休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7 谢长安;延迟退休对养老金收支与就业的影响[D];南京财经大学;2013年
8 刘楠楠;中国延迟退休制度改革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9 厉彦青;我国延迟退休的劳动力市场效应分析[D];山东大学;2014年
10 张晓天;延迟退休年龄的可行性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 郭振纲;延迟退休年龄当慎重从事[N];工人日报;2008年
2 马致平;“柔性延迟退休” 是否一剂良药[N];衡阳日报;2010年
3 河南 公务员 张枫逸;讨论延迟退休 不能只玩文字游戏[N];长江日报;2012年
4 本报评论员 刘凤羽;“延迟退休”是试探民意?[N];重庆商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降蕴彰;养老财政投入不及3% 延迟退休还在研究[N];经济观察报;2013年
6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 唐钧;延迟退休难合中国国情[N];中国经营报;2013年
7 光采;就业压力与延迟退休矛盾其实没想象中可怕[N];中国经济导报;2013年
8 刘武俊;延迟退休要多听公众的意见[N];法制日报;2013年
9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 毛寿龙;延迟退休并不是必经之路[N];东方早报;2013年
10 燕农;穷尽一切办法之后才能谈延迟退休[N];中国商报;201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