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参数与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摘要】: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是指男性至少在6个月内反复出现或者持续不能获得或者维持足以进行满意性生活所需的阴茎勃起能力。在现在社会中,随着ED患者数量的持续增多,ED己成为男性最常见的性功能障碍疾病之一,也越来越受到泌尿男科医生的重视。ED不仅影响男性的身心健康,还可能会严重降低患者及其性伴侣的生活质量,破坏夫妻感情以及家庭和睦,已成为全社会所关注的问题。2004年发表的一项meta分析研究报告表明2004年大约有17%的欧洲男性患有不同程度的勃起功能障碍,并且预计到2025年将有近3.22亿人受其影响。勃起功能障碍是一个由血管、神经、激素、精神、医源性和解剖性等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性疾病,这些因素在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80年代后期,通过对阴茎解剖结构和阴茎勃起病理生理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人们认识到阴茎海绵体内存在一个特殊的血管网—阴茎海绵窦,阴茎勃起实际上是海绵体平滑肌松弛、动脉血管扩张及静脉回流受阻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过程。动脉狭窄致血流减少、静脉闭合功能障碍等血管因素均可以导致血管性ED的发生。据不完全统计,血管因素导致的勃起功能障碍约占所有患者的25%-70%。例如,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损伤、炎症反应等病理生理机制都可能影响血管功能状态,进而导致血管性ED的发生。根据血管受累类型,可将血管性ED大体分为三种类型:动脉性ED、静脉性ED或者混合型血管性ED。目前,血管性ED的诊断主要依靠海绵体药物注射及彩色超声多普勒(pDDU),但因其检查有创、检查并发症多且较严重,往往患者拒绝接受此项。血小板活化在血管血栓形成及炎症反应形成过程中普遍存在,血管内皮受损导致血小板活化、聚集,在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中起到重要作用。血小板活性的变化可以发生在许多血管性疾病当中,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大量的参考文献关于血小板在血管性ED发生中的作用己被证实,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作为血小板活性的重要参数是预测血管性ED的潜在指标,但血小板活性改变主要发生于血管性ED的具体类型并未进行的阐明。为此,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开展研究血小板活性在动、静脉性ED中的主要变化,揭示血小板与动、静脉ED的相关发病机制,以寻找一种简单、创伤更小的检查指标来鉴别动、静脉性ED。研究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包括平均体积(MPV)、血小板数目(PC)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在血管性ED发病中的变化,分析血小板参数与动脉性ED患者阴茎海绵体多普勒参数的关系,进而明确血小板参数与动脉性ED的关系。寻找一种简便、创伤更小的临床检查指标来代替阴茎海绵体药物注射或者阴茎海绵体造影来鉴别血管性ED的类型。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及排除标准本研究共纳入244例来自2014年11月至2017年9月期间来院因受勃起功能障碍困扰前来就诊的男性患者,所有就诊患者均需完成勃起功能国际问卷评分(IIEF-5),评分得分≤21分的患者被考虑为存在ED。同期来自本院健康管理中心随机抽取的60名与ED组在年龄上相匹配,已婚并且性生活活跃的健康男性(IIEF-521分)行成对照组。我们为尽可能避免年龄以及其他疾病作用对血小板活性的影响,我们选取了20-50岁的中青年患者。排除标准:中风、抑郁、糖尿病、代谢综合征、肿瘤、酗酒、有炎症状况、有骨盆创伤及手术史、心血管和(或)血液病疾病史(如白细胞增多症和血小板减少症等)、心理原因、激素紊乱(高泌乳素血症、性腺功能减退)、神经紊乱(多发性硬化和癫痫)、无法获得血样或使用可能影响血细胞计数的药物等。2实验设计收集住院的勃起功能障碍患者244例ED患者和60名健康对照者均体格检查及抽取静脉血行一般实验室检查,ED患者收集NPT资料,NPT结果正常者(n=24)给予排除,NPT实验结果异常者进一步行阴茎动脉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pDUS)(n=220),包括初始动脉血流、5-min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峰值(5-minPSV)、5-min舒张末期血流速度(5-min EDV)、10-minPSV、10-minEDV,根据pDUS相关数据将ED患者分为动脉性ED(n=99)、静脉性ED(n=37)、混合性及非血管性ED(n=84)。3.数据收集记录研究对象的信息包括国际勃起功能评分表,年龄,相关临床病史,收集静脉血(检测包括测空腹血糖(FPG),性腺六项,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血小板数目(PC),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平均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夜间阴茎胀大实验(NPT),阴茎动脉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pDUS)。4.统计分析应用SPSS 23.0统计软件(SPSS Inc.,Chicago,IL,USA)进行统计学分析血小板参数与血管性E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对照组、动脉性ED组、静脉性ED组在实验室检查方面的关系三组样本只有在HDL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两两比较,HDL在动脉性ED组和静脉性ED组之间未见明显的统计学差异,LDL在对照组中明显高于血管性ED组。2.对照组、动脉性ED组、静脉性ED组中血小板参数之间的关系三组人群数据统计在PC之间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经组间比较血小板数目在动脉性ED组较静脉性ED和对照组明显增高。MPV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性(P0.01)。动脉性ED组中MPV明显高于静脉性ED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但静脉性ED组和健康对照组间MPV相似,无统计学差异(P=1.0)。3.动脉性ED组和静脉性ED组中血小板参数与阴茎血流信号的关系经相关性分析,MPV在动脉性ED组的l0min PSV呈显著负相关性(RPC=-0.46,P0.01;RMPV=-0.34,P0.01),动脉性ED患者中血小板数目多或者平均血小板体积交大,患者在行药物勃起试验后lOmin后阴茎的收缩期峰值流则偏小。在静脉性ED组患者中PC,MPV与PSV,EDV均无明显的线性关系(P0.05)。4.MPV与动脉性ED之间诊断效能关系MPV用于诊断动脉性ED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计得出MPV≥9.65fl为曲线的最佳拐点(曲线下面积AUC=0.707),特异性为91.7%,敏感性为47.5%。PC诊断动脉性ED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中AUC=0.414,无明显的诊断效能。结论:MPV作为血小板活性的重要指标,在动脉性ED患者中明显高于静脉性ED患者和健康对照者,根据动脉性ED患者中MPV与PSV呈明显的负相关性及MPV的ROC曲线下面积推测MPV可作为诊断动脉性ED的一个有效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