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化疗患者治疗决策参与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目的本研究结合质性研究与量性研究的方式,调查乳腺癌化疗患者参与治疗决策的现状,并探讨影响其参与治疗决策的相关因素,以期为现代医学模式当中的患者治疗决策参与提供证据支撑和理论参考。方法1.第一部分采取质性访谈的行式,对2019年8月至12月在山东省内某三级甲等医院化疗科住院的1 1名患者进行半结构访谈,所有访谈均在患者开始化疗前进行。借助Colaizzi7步法来分析访谈的内容,初步得出影响乳腺癌化疗患者参与治疗决策的相关因素。2.第二部分为量性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的对象为2019年12月到2020年8月在山东省三所三级甲等医院肿瘤科化疗的320名乳腺癌患者,并于患者开始化疗前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主要包括一般资料量表、Herth希望量表(HHI)、癌症病人参与治疗决策问卷、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量表(FACT-B)。数据录入均采取双人核对方式,利用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采用的主要统计分析方法有描述性分析、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此次调查研究发放问卷共有342份,有效回收问卷320份,有效回收率为93.56%,具体的结果如下:1.通过质性访谈,得出患者参与治疗决策的影响因素分别为:患者认知因素(认知多样化、内在希望的需要及生活质量的需要);决策制定过程因素(个人观念澄清及信息传递);医患沟通因素(医患关系、决策支撑);临床实际因素(工作任务及时间)。2.患者年龄中40-60岁者276人(86.2%);大专及以下者195人(60.9%);月收入7000以下者257人(80.3%);已婚304人(95%),丧偶16人(5%);独生子女者181人(56.6%);医保198人(61.9%);病程6个月以上的为235人(73.4%);疾病分期中Ⅱ期286人(89.4%);病理类型中浸润性癌286人(89.4%);化疗周期中6次(含)以上者233人(72.8%);住院6次以上230(71.9%),肿瘤组织学分级中Ⅱ级279人(87.2%)。3.虽然59.1%的患者对参与治疗决策表现出积极态度,但仅有20.3%的患者实际参与到治疗决策的程度较高。就治疗决策参与而言,乳腺癌化疗患者的态度要远高于实际程度。4.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对乳腺癌患者治疗决策参与态度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变量共有10个,包括:年龄、月收入、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宗教信仰、子女数、医保类型、住院次数、病程及肿瘤组织学分级;另外,年龄、文化程度、月收入、子女数、医保类型、疾病分期及肿瘤组织学分级7个变量,对患者治疗决策参与的实际程度得分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化疗患者治疗决策参与态度及实际程度的得分均与希望水平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呈负相关(r在-0.646~-0.455之间,均P0.01),由于此研究中的乳腺癌病人参与治疗决策的调查问卷得分越高,态度越消极,故患者希望水平越高,其参与决策的态度就越积极,参与的实际程度也就越高;乳腺癌化疗患者治疗决策参与态度及实际程度得分与生活质量的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呈负相关(r在-0.560~-0.380之间,均P0.01),同理,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水平越高,其参与治疗决策的态度越积极,参与的实际程度也越高。6.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显示:医保类型、年龄、希望得分、肿瘤组织学分级和生活质量得分进入乳腺癌化疗患者治疗决策参与态度得分的回归方程,共解释患者治疗决策参与态度总变异的60.5%;希望得分、文化程度、年龄、肿瘤组织学分级、住院次数及生活质量得分进入乳腺癌化疗患者治疗决策参与实际程度得分的回归方程,共解释患者治疗决策参与实际程度总变异的65.7%。结论1.本研究显示患者对参与治疗决策表现出积极态度,但实际参与程度并不高。这也说明在临床实际中患者对于决策参与的重要性尚未完全清楚,同时在促进患者参与决策方面我们任重道远。促进患者决策参与我们应做到医护患三方配合、发挥多学科协作的作用、循序渐进的探索适合临床工作的患者决策参与模式。2.通过对乳腺癌化疗患者治疗决策参与现状的了解,能够帮助医护人员更加客观的评估患者的需求,协助她们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提升患者就医过程中的满意度,也能够帮助患者提升生活质量。通过对患者参与决策影响因素的探讨,也为临床指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