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腺瘤病人手术前、后血钠变化及其与血浆ALD、ANP相关性研究
【摘要】:目的 通过对垂体腺瘤病人手术前、后测定血清Na~+、血清K~+、尿Na~+、尿Cl~-及血浆醛固酮(ALD)、心钠素(ANP)的浓度,分析血、尿生化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血浆醛固酮、心钠素的相关性,为垂体腺瘤病人手术后的血钠紊乱的预防及处理提供理论依据,并且对垂体腺瘤术后可能发生的低钠血症进行预测,以便早期干预。
方法 随机选择2002年10月~2002年12月期间收住院并且确诊为垂体腺瘤的病人20例,测定手术前、后血清Na~+、血清K~+及24小时的尿Na~+和尿Cl~-丢失量,同时测定血浆醛固酮和心钠素含量。对照组为同期健康志愿者7人,测定其醛固酮及心钠素含量。将垂体腺瘤病人手术前、后的血浆醛固酮及心钠素与对照组之间分别进行比较,并且在垂体腺瘤病人不同组别之间比较血清钠、血清钾、尿钠、尿氯、尿量等指标在手术前、后的变化。将血浆醛固酮及心钠素与血清钠浓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手术前、后各变量进行t检验及直线相关回归分析。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结果 (1)垂体腺瘤病人手术后血钠下降者占45%,但是手术前、后病人的血钠变化全组比较并无显著性差异:(2)手术后病人的尿Na~+、尿Cl~-、尿量均较术前有明显增加,且统计学分析均有显著性差异;在血Na~+下降组与血Na~+不下降组两组分别在手术前、后的对比分析显示,血Na~+下降组患者的术后尿Na~+排出量较术前明显增加,p=0.002,有统计学意义;血Na~+不下降组患者的术后尿Na~+排出量较术前有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p=0.364;(3)血浆醛固酮(ALD)及心钠素(ANP)含量在手术前、后对比无显著性差异,且在年龄、肿瘤性质、肿瘤大小、是否侵袭等因素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血浆ANP的含量在不同性别之间有差异,男性组高于女性组,p=0.01。将病人分为血钠下降组和不下降组进行对照分析,血钠下降组:手术前病人血浆ALD的基础水平较高,但手术后血浆醛固酮的分泌减少,手术前、后对比无显著性差异,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手术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 .007;血浆心钠素含量在手术前与手术
后比较无明显变化,但两组均对照组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 .05;血钠不下
降组:手术前血浆醛固酮基础水平较低,手术后病人的血浆醛固酮分泌增加;血浆
心钠素分泌较手术前减少,但是两者在手术前、后均无统计学意义。是否与本组病
例数偏少有关,需要进一步研究。
结论垂体腺瘤病人手术后的血钾、血钠、尿钠、尿氯会发生变化,并且与血
浆激素水平的变化有一定的关系,血浆醛固酮、心钠素参与血钠代谢平衡的调节,
垂体腺瘤病人手术后血钠下降组在手术前即有缺钠的倾向,由于血浆醛固酮代偿性
分泌增加,促进保钠、排钾,维持着水、电解质平衡,而手术后由于各种因素干扰
了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影响了醛固酮的分泌,肾脏保钠功能下降,尿钠排出
明显增加而致术后血钠下降。推测还有其它机制在影响着保钠、排钠、及血钠的再
分布,需要进一步研究。垂体腺瘤病人手术后的血钠紊乱是多样性的,引起血钠降
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因此,垂体腺瘤病人手术后低血钠的纠正应从补钠、改善
垂体功能,减少尿钠排出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垂体腺瘤;钠代谢紊乱;醛固酮(ALD);心钠素(ANP)
|
|
|
|
1 |
叶应湖;;未经治疗垂体腺瘤引起的脑脊液鼻漏[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1983年01期 |
2 |
郑履平;唐文渊;朱祯卿;李平华;;经蝶垂体腺瘤切除术[J];四川医学;1985年03期 |
3 |
黄文辉,朱建堃,吴锡标,何咏;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54例随访分析[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1996年02期 |
4 |
史久霞;鼻中隔碟窦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1999年11期 |
5 |
王翀,段德义,陈剑,朱广庭,刘学宽;垂体腺瘤合并畸胎瘤2例[J];济宁医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
6 |
王嵘!200433上海,史继新!210002南京,刘承基!210002南京,印红霞!210002南京;人脑侵袭性垂体腺瘤的生物学活性[J];临床肿瘤学杂志;1999年03期 |
7 |
叶锦平,王保平,秦力,王卫民;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侵袭性垂体腺瘤18例[J];浙江医学;1999年03期 |
8 |
佟晓光,杨树源,张建宁,赵钧明,庞文新;垂体腺瘤中雌激素受体基因的表达[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0年03期 |
9 |
柳中悦,张剑平,赵玉祥,李士其;老年性垂体腺瘤的外科治疗[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年07期 |
10 |
王海霞,吴波;鼻咽部侵袭性垂体腺瘤1例[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1年03期 |
11 |
刘卫平,章翔,国監勝三,松本義人,岡田真樹,長尾省吾;侵袭性垂体腺瘤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意义[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23期 |
12 |
田素侠,韩杰冰,刘旭超;垂体腺瘤手术入路选择探讨[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2年06期 |
13 |
安玉胜,辛伟光,李学记;经鼻蝶手术治疗垂体腺瘤76例[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2年07期 |
14 |
田刚,许民辉,吕胜青,罗超,杨继乐;垂体腺瘤中血管生成及其与肿瘤侵袭性关系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年08期 |
15 |
傅波,姜智南;内镜下经蝶入路垂体腺瘤显微切除术[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4年02期 |
16 |
姬传林,孙炜,秦艳平,罗静;垂体腺瘤的血管生成、c-myc表达与侵袭性的相关意义[J];现代肿瘤医学;2004年02期 |
17 |
戴如飞,刘宁,朱风仪,赵春生,周明卫;VEGF、p53、PCNA蛋白表达与垂体腺瘤侵袭性复发性关系的研究[J];实用肿瘤学杂志;2004年02期 |
18 |
王辉,袁贤瑞,姜维喜;TGF-β_1表达与垂体腺瘤纤维化[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4年06期 |
19 |
魏少波,周定标,姜金利,孟祥辉,佟怀宇;经蝶切除垂体腺瘤手术后残留原因分析及再治疗[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5年03期 |
20 |
陶蔚,任祖渊,苏长保,王任直,程欣,杨义,马文斌;~(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在垂体腺瘤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5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