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先天性肾积水粘附分子表达及核素肾动态显像评价肾功能的研究
【摘要】:小儿先天性肾积水是危害儿童健康的泌尿系统常见畸形。随着自然病程的发展,肾盂积水加重,肾皮质变薄,肾功能逐渐减低,直至消失。病理学检查见肾小球、肾小管等结构紊乱消失,肾间质代之以大量的纤维组织。从正常肾组织到纤维化组织的病理过程中,粘附分子(AMs)是否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的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的表达变化与积水肾的病理变化是否相关?ICAM-1、VCAM-1的检测能否作为一种判断肾脏病理损害的一种临床指标?目前尚未见报道。
小儿先天性肾积水临床上多需要手术治疗。但是目前对于手术治疗的时机与指征存在争议,其关键因素是患肾功能的判断问题。肾功能的判断也是术中决定患肾取舍的重要依据。临床上判断肾功能的指标及相关因素很多,包括:年龄、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血红蛋白(Hb)以及~(99m)Tc-DTPA核素肾动态显像检测肾小球滤过率(GFR)等。我们对这些指标及其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指标间的对比、相关性分析,以选择评价小儿先天性肾积水肾功能的理想指标。
为此,本研究基础部分探讨小儿先天性肾积水的肾脏病理变化机制,主要实验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临床部分着重于小儿先天性肾积水的肾功能评价,其中以~(99m)Tc-DTPA核素肾动态
|
|
|
|
1 |
朱少杰;任来成;郝志轩;;血清Cystatin C、β_2-MG、UA在兔单侧输尿管部分梗阻性肾病中的意义[J];中国医疗前沿;2011年11期 |
2 |
;[J];;年期 |
3 |
;[J];;年期 |
4 |
;[J];;年期 |
5 |
;[J];;年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11 |
;[J];;年期 |
12 |
;[J];;年期 |
13 |
;[J];;年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