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氧化损伤和免疫调控的研究
【摘要】:目的 通过测定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黄嘌呤氧化酶和维生素E水平,旨在揭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氧化及抗氧化的失衡情况,以指导、协助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
方法 健康对照10例,年龄26~49岁,平均31.7±6.8岁。其中男5例,女5例,均为身体健康者。3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2003年10月~2004年1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肝病科门诊就诊的患者。年龄16~59岁,平均28.5±9.5岁。其中男21例,女16例。均符合2000年第十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诊断标准。所选患者均未患有其它系统疾病。血清黄嘌呤氧化酶、维生素E的检测均用化学比色法,所选试剂盒均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具体操作步骤按照试剂盒说明书严格执行。血清HBVDNA测定用荧光定量PCR法,所选试剂盒购自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HBVGT的测定用微板核酸杂交——ELISA法,所选试剂盒购自第一军医大学基础部生物医学诊断研究中心,具体操作步骤按照试剂盒说明书严格执行。用t检验分析各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各指标的差异。多组之间采用方差分析。用直线相关分析分析ALT、HBVDNA与各指标之间的关系。
结果 1.3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ALT值正常者19例,占51.35%,ALT增高者18例,占48.65%。HBV DNA阳性者29例,占78.38%,HBV DNA阴性者8例,占21.62%。HBV DNA阳性者中基因型B型有7例,占24.14%,C型12例,占41.38%,D型6例,占20.69%,混合型4例,占13.79%。
2.慢性乙肝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黄嘌呤氧化酶的浓度均明显升高(P
|
|
|
|
1 |
刘露蔓;;苦参素和维生素E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06年11期 |
2 |
陈军;;复方丹参片联合维生素E对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的疗效观察[J];医学综述;2009年14期 |
3 |
杨卫国,李平,彭华彬;松之泰和维生素E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6例临床观察[J];医学文选;1999年02期 |
4 |
朱精田,赵吉香,乔志平;松之泰和维生素E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年24期 |
5 |
饶文淑;李晖;尤大栋;;慢性乙型肝炎265例免疫球蛋白M型肝炎核心抗体与临床关系的研究[J];人民军医;1989年03期 |
6 |
黄自存,陈光华;Delta型肝炎(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J];广东医学;1990年01期 |
7 |
杨心元;;慢性乙型肝炎证治体会[J];湖南中医杂志;1990年04期 |
8 |
梁小浣;;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及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抗体的检测[J];上海医学;1990年06期 |
9 |
付江,李克强,胡春英;中医辨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26例[J];国医论坛;1997年03期 |
10 |
蒋金仙;慢性乙型肝炎证型与生化指标关系的研究[J];苏州医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
11 |
戴夫,龚云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8例疗效分析[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
12 |
魏平,王小娟,霍东红;α-干扰素和维生素E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J];西安医科大学学报(中文版);1999年04期 |
13 |
胡作为,李小燕,王再超,段华容,何丽,罗兰堂,熊先敏;慢性乙型肝炎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与TNFα关系[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9年02期 |
14 |
蒋业贵,王宇明,李奇芬;HSP70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免疫学杂志;2001年04期 |
15 |
邢文斌,孙伟翔,刘丽娜,吕申,王波;肝组织中Fas/FasL的表达与慢性乙型肝炎的关系[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
16 |
宋光平,吕淑兰,王志宏;慢性乙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浆一氧化氮水平及其意义[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
17 |
阁;慢性乙型肝炎病因病机探讨[J];江西中医药;2001年05期 |
18 |
方年!318020,叶圣德!318020;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治疗[J];浙江临床医学;2001年05期 |
19 |
林小田!524005,侯金林,蔡立莉!524005,武高荣!524005,李敬安!524005;慢性乙型肝炎伴早期肝硬化的临床诊断研究[J];肝脏;2001年S1期 |
20 |
顾长海;慢性乙型肝炎干扰素疗法的适应证选择[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2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