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腰椎棘突椎板截骨回植术重建腰椎管的应用

孙岩  
【摘要】:目的:手术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有效和可靠的方法。传统的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椎管开放后造成腰椎不稳定、硬脊膜外瘢痕粘连而引起手术效果不理想。为此我院对涉及腰椎后路减压的手术,除肿瘤及感染病外,根据术中情况将截下的棘突椎板以不同的方式回植重建腰椎后部结构的完整性及稳定性,术后进行临床与影像学评估,从而探讨腰椎棘突椎板截骨回植术在重建腰椎管中的应用方法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自2001年7月~2005年2月收治的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男63例,女60例,年龄21~78岁,平均48.5岁;病程5个月~15年,平均4年7个月;腰椎间盘突出症83例,腰椎管狭窄症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症28例。123例全部接受了腰椎棘突椎板截骨回植术,其中原位回植79例,头尾颠倒回植1例,棘突椎板侧方旋转回植31例,半侧棘突椎板回植6例,棘突“人”字形劈开回植2例,棘突椎板截骨劈开骨片再植2例,“张伞式”棘突椎板回植1例,棘突侧方旋转回植1例。对其随访及复查CT,观察治疗情况、愈合效果及有无并发症。 结果:本组123例患者,107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个月~3年8个月,平均16.5个月,临床疗效按Naka分级法优良率达到96.26%。复查CT,证实截骨处已骨性愈合,未见棘突椎板块移位及骨不连接,亦未见截骨前缘过度增生对硬脊膜产生新的压迫和骨痂向椎管内突出,无一例椎板内陷坠入椎管,椎管矢状径明显扩大,硬膜囊膨胀良好,达到了腰椎管扩大减压的目的。随访的107例患者,无症状复发,椎管后部骨性结构及椎管完整,无腰椎不稳及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腰椎棘突椎板截骨回植术是腰椎棘突椎板切除术的改进。该手术方式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高磊;魏开斌;叶红;;保留棘上韧带的全椎板截骨回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1年08期
2 蒙树岳;椎板垫高回植椎管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J];广西医学;2005年06期
3 杜伟;郑燕平;刘新宇;刘建青;沈炳华;;相邻椎体1/2椎板截骨原位回植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9年04期
4 陈新;陈丹华;潘刚;葛许峰;;椎间植骨内固定在下腰退变性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J];临床骨科杂志;2009年05期
5 李明,李德强,刘培来,刘洪智,左振柏,李振峰,张元凯;棘突椎板截骨回植在腰椎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5年08期
6 张玉发;刘军;于晓华;刘洪奎;;扩大的半侧椎板切除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3年01期
7 何双华;丁亮华;吴采荣;梁春红;黄智慧;凌为其;王能;胡新宇;包欣南;;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在腰椎退变性疾病应用中的短期疗效[J];江苏医药;2011年02期
8 张忠运;;蝶形减压与人工硬脊膜在腰椎管狭窄合併间盘突出症的应用[J];中国医疗前沿;2007年21期
9 周剑;赵际起;邢海云;;椎板回植术治疗腰椎管狭窄23例随防结果分析[J];山东医药;2006年11期
10 易红蕾;朱晓东;张伟;陈家瑜;张涤清;季欣然;李明;;椎板开窗减压Coflex动态固定治疗中度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评价[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0年10期
11 李文平;靳方运;;棘突基底部截骨全椎板切除椎管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600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年25期
12 艾克拜尔;张振宇;杨小鹏;;椎板复位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J];新疆医学;2008年12期
13 张伟宏;;经后路椎管环形减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36例[J];华夏医学;2006年03期
14 丁立祥;陈迎春;姚琦;张亘瑷;董福慧;;C_3椎板切除并保留C_7棘突的颈椎管扩大双开门成形术[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年17期
15 郑先发;陈志敏;;腰椎管狭窄症节段间减压后部结构重建临床研究及应用[J];江西中医药;2006年11期
16 常西海;王宝鹏;李福东;段强民;朱海波;刘亮;吕云亮;;椎板潜行减压椎管成形治疗腰椎管狭窄症[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年15期
17 王建波;李泳;;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J];中外医疗;2010年14期
18 姜建元;;关于腰椎非融合技术的一点浅见[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1年08期
19 张峰;;高分子量透明质酸钠联合游离脂肪片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J];山东医药;2006年12期
20 刘秀梅;梁瑛琳;关凯;;棘突间植入物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18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超;阮狄克;何勍;张超;;腰椎棘突间Coflex动态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探讨:初步的临床研究[A];第十九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10年
2 田慧中;马原;黄卫民;吕霞;;V型截骨分次手法矫正强直性脊柱后凸[A];第十九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10年
3 姜永明;张庆斌;刘苗;杜彩玲;刘昱青;;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机理探讨附328例报告[A];全国第九次针刀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邓强;赵道洲;尤从新;王亚宁;史文宇;唐晓栋;;棘突回植全椎板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A];第11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郑燕平;李伟;刘新宇;贾龙;袁振灿;李小斌;黎君彦;韩世杰;;腰椎椎板截骨原位回植术的远期疗效分析[A];第三届中西医结合脊柱及相关疾病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韦以宗;王秀光;潘东华;张盛强;林廷章;陈东军;戴国文;吴宁;谭树生;;调曲整脊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90例疗效报告[A];全国第七次中国整脊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脊柱常见病整脊诊疗指南》研究编写报告[C];2011年
7 马显生;钟远鸣;张家立;韦家鼎;李智斐;宋泉生;唐福波;;老年人腰椎管狭窄症98例手术疗效分析[A];第十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齐昭义;王宗学;;薄皮片回植厚皮片供区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六届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9 梁楼峰;谭宪湖;;三环类抗抑郁药用于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效用[A];第十五次长江流域麻醉学学术年会暨2010年中南六省麻醉学学术年会暨2010年湖北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沈学律;;高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灾害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乃国;腰椎棘突间动力固定的三维有限元分析和前瞻性临床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2 陈肇辉;腰椎棘突间撑开装置的三维有限元分析及临床应用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3 刘瑞;腰椎棘突间非融合撑开器的数字化分析及临床应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林冬;一个退变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应用[D];四川大学;2007年
5 苏云;干扰素/PLGA及壳聚糖/PLGA复合膜防止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胡岩君;人工膝关节股骨远端、胫骨近端截骨与假体的数字化形态学研究及其意义[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7 宣昭鹏;臂丛神经根性损伤修复后脊髓病理改变和轴突再生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王江宁;断肢暂时性异位寄养再回植术的基础与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9 卢畅;椎板切除及小关节切除对颈椎节间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10 刘军;丝裂霉素聚乳酸控释膜预防脊柱术后粘连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岩;腰椎棘突椎板截骨回植术重建腰椎管的应用[D];山东大学;2005年
2 李伟;腰椎椎板截骨原位回植术远期疗效分析[D];山东大学;2007年
3 易红蕾;腰椎管狭窄症特异性评价量表的文化调适及其临床应用[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4 孙凌;IN-SPACE棘突间撑开系统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高小强;腰椎管狭窄症全椎板切除、棘突椎板碎骨后外侧植骨融合的应用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6 毛建杰;益肾活血法对腰椎管狭窄症术后神经根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杜伟;腰椎板截骨原位回植术后腰椎生物力学及临床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8 朱房勇;髁突颈横行截骨对下颌骨及髁突生长发育影响的实验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1年
9 唐晶晶;张氏飞针疗法对腰椎管狭窄症术后早期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李洙烈;电热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脊柱骨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丁文元 教授;腰椎管狭窄症可防可治[N];河北科技报;2010年
2 河南省中医院 戴秀娟;腰椎管狭窄症是怎么回事[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3 衣晓峰;黑龙江离断废指回植有新招[N];中国医药报;2004年
4 ;腰椎间盘突出与腰椎管狭窄症的中医药治疗[N];河南日报;2001年
5 张献怀;女工头皮撕脱军医妙手回植[N];科技日报;2005年
6 陈英云;自体断离组织回植再造手指[N];黑龙江日报;2000年
7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 张立;颈腰综合征当心误漏诊[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8 衣晓峰 陈英云;断离自体组织回植再造手指[N];中国医药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张强 通讯员 崔耕铭 岳春生;用爱心放飞理想和希望[N];科技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唐夏;网上“看病”别被纷繁信息迷惑[N];中国消费者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