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性一氧化氮在先心病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后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先心病肺动脉高压患者心脏直视术后吸入一氧化氮前后血液动力学的改变,阐明其量效时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对其可能的机理进行探讨,为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治疗和预防患者心脏直视术后肺动脉高压引起的严重并发症提供临床理论依据。
对象:我科收治先天性心脏病伴有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经术后肺动脉测压证实)10名,心脏直视手术后吸入低浓度(15-20ppm)NO后与吸入前比较血液动力学改变。
方法:患者经常规心脏直视手术术前准备,行常规手术矫治,手术前全身麻醉时常规安置动脉测压管,经颈内静脉置漂浮导管用于术中术后动态监测动脉压、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力(PAP)、心排量,术后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30mmHg患者为观察对象。术后回ICU病房监护,各种测压管接惠普M1205A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给予Servo Ventilator 300A with NO呼吸机辅助呼吸,循环稳定后吸入NO(15-20ppm),监测血液动力学指标: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动脉楔压(PAWP)、心率(HR)、心排量(CO)及血气分析。各指标按以下时间点进行测定:吸入NO前基础值、吸入NO后5、10、30分钟和1小时。所获数据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动脉楔压(PAWP)、心率(HR)、心排量(CO)及计算所得的肺动脉血管阻力(PVR)用成组设计两样本均数比较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0例经术后漂浮导管测压均有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吸入NO(15-20ppm)后肺循环血液动力学改善,在降低肺动脉压的同时对体循环无明显影响:吸入NO5分钟、10分钟、30分钟、1小时后,患者心率(HR)较
|
|
|
|
1 |
饶邦复;;肺心病患者口服肼苯哒嗪后休息和运动时的血液动力学[J];心血管病学进展;1982年01期 |
2 |
钱元诚;王云;索朗;丹增;次仁卓玛;;硝苯吡啶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血液动力学作用观察[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1988年05期 |
3 |
李文媚;张曙;廖永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对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中血液动力学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9年03期 |
4 |
迟路湘,倪廷枢;国产米力农治疗严重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变化[J];中国循环杂志;1993年03期 |
5 |
白春学,钮善福,徐凤平,王志刚,李华德;体外膈肌起搏对机械通气肺心病患者血液动力学和血气的影响[J];山东医药;1991年12期 |
6 |
白琴,洪岩,徐吉祥;川芎嗪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的急性血液动力学效应[J];西北药学杂志;1999年03期 |
7 |
黄神姣;余艳红;蒋慧萍;盛超;吴英;赵克森;;孕羊羊水栓塞后血液动力学、呼吸的改变[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9年12期 |
8 |
张福琴,李志超,原世麟;家兔血液动力学数值的微机测定[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89年06期 |
9 |
徐义枢;右室心肌梗塞的血液动力学[J];中国循环杂志;1992年05期 |
10 |
徐衍梅,李渝芬,余细勇,谢育梅,潘微;一氧化氮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血液动力学影响[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1997年04期 |
11 |
任新英;郑宏;徐志新;洪毅;尹极峰;温浩;;体外静脉—静脉转流在猪原位肝移植术的应用[J];新疆医学;2000年03期 |
12 |
曹德雄,曹林,叶西就,林道炜,赵一凡;焦虑对子宫切除和/或附件切除术病人硬膜外阻滞期间血液动力学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5年08期 |
13 |
舒强,王速,金鑫,凌光烈;平行平板流室内不同血流状态下内皮细胞紧密连接的变化(英文)[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年19期 |
14 |
李智勇,伍建林,宁殿秀,王克礼,韩睿,刘晓风,郎志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脑肿瘤的初步应用(英文)[J];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2005年05期 |
15 |
张丽娟;李建华;;异氟醚分娩镇痛对母体血液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水电医学;2003年05期 |
16 |
房宁宁;张兆平;顾美蓉;高宏;孙国华;;剖宫产时催产素给药方式对产妇血液动力学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年05期 |
17 |
叶海鸣;韩孟;;早期脑梗死的CT图像变化与相关血液动力学改变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1年16期 |
18 |
王永阁;王笑艳;薛翠英;解建辉;田宝玲;宋慧芳;;集束化治疗液体复苏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组织灌注影响的实验研究[J];河北医药;2011年14期 |
19 |
王瑶山;;菌血症性休克的血液动力学及疗效[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74年02期 |
20 |
林淑英;;口服二硝酸异山梨醇酯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1975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