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单用及联合环孢菌素A或维拉帕米逆转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的实验研究
【摘要】:研究背景:白血病是最常见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在儿童和青年的恶性肿瘤中所占构成比最高,同时其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呈上升之势,加之死亡率较高,因此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严重危害。目前联合化疗仍然是白血病治疗的重要措施。尽管人们对白血病的化疗采取了包括联合用药、早期、足量、分阶段治疗、加强支持治疗等综合治疗策略,然而白血病细胞耐药性的产生仍然使部分白血病的治疗最终归于失败。导致白血病耐药的机制中最主要的是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即由一种药物诱发,而同时对其他各种结构完全不同、作用机制迥异的化疗药物产生交叉耐药。MDR的机制多种多样,涉及细胞内多种蛋白、酶类和基因的改变以及细胞外环境的变化。其中以转运蛋白的过度表达为经典机制,主要包括P糖蛋白、多药耐药相关蛋白、乳腺癌耐药蛋白、蒽环霉素耐药相关蛋白、抗原加工相关转运蛋白和肺耐药蛋白。非经典机制则通过改变特异性酶系统的活性而降低药物的细胞毒作用,如谷胱甘肽S转移酶、拓扑异构酶、胸核苷酸合成酶、二氢叶酸还原酶等。近年来,凋亡途径受阻被认为是一种更具普遍性的MDR机制,肿瘤细胞通过改变控制凋亡过程的多种基因和/或蛋白质之间的平衡而降低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从而产生耐药。值得指出的是,MDR的产生并不是单一因素导致的,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
|
|
1 |
洪静婵;林章礼;朱文平;唐丽媛;;多药耐药菌感染的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年10期 |
2 |
费红军;常燕子;岑叶平;裘莉佩;;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年24期 |
3 |
陈国强;曹华英;姚振国;李建;桂瑞丰;;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调查[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版);2010年06期 |
4 |
孙悦波;周杰;曹德生;;ICU与非ICU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对比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年03期 |
5 |
俞锡灿;朱美英;张德忠;;柠檬酸杆菌属医院感染特性与多药耐药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年12期 |
6 |
艾华,蒋燕群,汤谨,沈策;医院葡萄球菌属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年11期 |
7 |
李立华;范文;;荆州市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特性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年06期 |
8 |
魏志华;沈继录;徐元宏;;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exAB-OprM主动外排系统的耐药作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年09期 |
9 |
胡江文,沈振亚,郑世营,杨吉成,赵军,盛伟华;联合应用γ-干扰素与维拉帕米对人肺癌细胞株LRP表达的影响[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5期 |
10 |
石晶;滕月娥;赵明芳;刘云鹏;;乳腺癌耐药相关蛋白与多药耐药关系的研究进展[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年01期 |
11 |
刘培明;姚慧琳;陆士海;秦淑国;徐元宏;;临床分离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相关基因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年10期 |
12 |
黄义山;孙广玉;;ICU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金属β-内酰胺酶检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年13期 |
13 |
赵祝香;陈惠玲;魏树全;赵子文;叶惠芬;;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及相关耐药基因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年07期 |
14 |
田庆锷,张慧,李玛琳,顾胜华;P-糖蛋白与多药耐药的关系[J];药品评价;2005年03期 |
15 |
李国青,张育;肿瘤多药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05年06期 |
16 |
靳君华;杨成旺;孟兴凯;乌新林;;肿瘤多药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
17 |
王丽君;孙玉洁;束永前;吕京澴;殷咏梅;夏文宏;;三苯氧胺逆转过表达BCRP的JAR/VP16细胞对VP16的耐药性[J];江苏医药;2007年08期 |
18 |
张剑权,刘永江,高志斌,黄桂林;乳腺癌耐药基因MDR表达的临床意义及相关性探讨[J];农垦医学;2003年06期 |
19 |
孙爱民,袁亚维,陈龙华;蛋白激酶C活性、表达及亚细胞分布与KBV200细胞多药耐药相关性的研究(英文)[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年18期 |
20 |
杨鸿武;屈重屑;关宏伟;;三氧化二砷对胃癌细胞SGC7901/ADR GST-π和TopoⅡ表达的影响[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