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研究
【摘要】: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是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的意义或目的,不仅是农民健康的需要,也是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持续、稳定与和谐发展的需要。
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导言,主要阐述:选题的必要性、迫切性和已有研究的局限性,以及本研究的重点内容、主要见解、基本思路或方法。第二章,社会保障相关理论研究,重点阐述: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和农村医疗保障的理论界定,不同经济理论流派对农村医疗保障的影响,农村医疗保障的灯塔特性,农村医疗保障的公平与效率。第三章,国际医疗保障体制模式比较,主要阐述:国家医疗保障、社会医疗保障、商业医疗保障、储蓄医疗保障四种体制模式的特征、依据、实践与启示。第四章,中国农村医疗保障的现状分析,重点阐述:我国现阶段农村医疗保障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矛盾和发展障碍。第五章,中国农村医疗保障体制的变迁分析,主要阐述:产权制度、经济体制与医疗保障体制的内在关系,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历史变迁,合作医疗制度兴衰解体及难以恢复与重建的根源分析。第六章,中国农村医疗保障体制的改革与完善,重点阐述:农村医疗保障既有体制模式及其特点,农村医疗保障体制创新的不同倾向、主要原则、现实选择和理论依据,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农村医疗保障体制的基本构想与主要政策取向。
自己认为,本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一些见解,某些方面可能有新意:
1.通过对国内外“社会保障”概念界定的比较研究和重新界定,揭示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创新的基点和重心,将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纳入整个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论证“社会保障面前人人平等”。社会保障的概念,具有动态性、历史性和国别性。然而,只有城市的保障,是残缺不全的保障;没有农民的保障,就不是真正完整的社会保障。本研究从城乡统筹的角度,对社会保障的概念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并重新进行了表述或界定,论证了包含医疗保障在内的整个农村社会保障的理论地位和灯塔特性。这可以说是研究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影响和制约制度创新的关键性条件。由此,似乎就可以更进一步地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