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产业结构税收政策:理论与实证分析

李文  
【摘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产业结构的变迁会导致生产率的提高,进而促进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又会不断加速产业结构的转变,即收入水平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这已经被众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轨迹不断证明。对于后起国而言,借鉴先行国的产业演进规律,制定适当的产业结构政策,采取一定的措施以“矫正”产业结构的不利演进或加速本国产业结构的转变,不失为压缩本国产业结构演进进程,加速经济增长的良好途径。产业结构政策的手段比较宽泛,税收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在产业结构政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产业结构研究与税收政策研究存在一定程度的分离,使得对产业结构税收政策的存在依据、税收政策在产业结构政策中的定位、税收政策对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机理等的研究不够深入和细致。我国作为一个后起国家,与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存在巨大差异,首先,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给我国的产业结构打上了深深的“人造”烙印,使得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市场经济下“应有的”产业结构具有相当偏离,这种产业结构的扭曲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我国的经济增长,急需调整;其次,作为后起国,我国力图将工业化国家长时期的产业结构演进浓缩在较短的时间内,以加速本国的经济增长。这些都需要在市场的力量之外,适当加入政府的影响,因而产业政策对于我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也实施了大量的产业政策,其中不乏税收措施,但是,对于税收措施对我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实际影响,却一直缺乏细致的系统分析。因此,将产业结构理论和税收理论进行有机结合,系统详细地研究税收手段对产业结构变迁的作用,并在深入分析我国产业结构现状的基础上总结我国的税收政策对产业结构变迁的效应,进而对我国今后的产业结构税收政策提出政策建议,成为本文关注和研究的内容。 本文的总体框架是,第一,研究产业结构税收政策的存在前提、目标、作用机制及定位;第二,分析产业结构税收政策的研究基础——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及优化;第三,从需求角度分析税收政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第四,从供给角度分析税收政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第五,从外资及国际贸易角度分析税收政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第六,阐述中国产业结构税收政策的优化建议。本文认为产业结构税收政策的存在既有可能性又有必要性,但是在运用产业结构税收政策时应权衡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客观地比较产业结构税收政策实施与否的收益和成本;产业结构税收政策的目标是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随着经济发展,作为间接干预手段的税收手段在产业结构政策中的重要性将日益提高。税收政策运用税种的设置、计税依据的确定、税率的设定、课税范围的选择及税式支出等手段,通过设置差别税负从需求途径、供给途径、外资及国际贸易途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文;;从供给角度分析税收政策与产业结构优化[J];税务研究;2006年01期
2 樊千;邱晖;;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路径研究[J];经济视角(下);2013年11期
3 刘玉莹;;探究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与推进城市化进程——评经济管理出版社《我国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0年11期
4 王丽萍;试析国际贸易对产业结构成长的影响[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5 王传荣;付婷婷;白林红;;我国乡村产业结构的演进:特征事实与机理分析[J];乡村论丛;2022年02期
6 王宏顺;;强化税收政策对优化产业结构的促进作用[J];中国国情国力;2010年11期
7 张雅枚,江三良;安徽产业结构演进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建议[J];华东经济管理;2005年09期
8 门津宏;;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及税收政策的不足[J];商;2014年13期
9 王宇航;;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国际贸易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9年01期
10 马永春;;产业结构演进对人口流动的影响研究[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3年02期
11 刘新同 ,岳斌;河南产业结构演进的特点与调整[J];市场研究;2003年09期
12 黄嘉雯;;经济新形势下国际贸易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J];财经界;2019年31期
13 吕明元;;1952—2005年我国产业结构的演进及未来调整[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14 李文;税收手段在产业结构政策中的定位分析[J];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5 崔勇;;产业结构优化与税收优惠[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4年04期
16 王涛;曹永旭;;论产业结构合理化[J];生产力研究;2009年14期
17 胡文新;;产业结构演进的动因分析[J];湖北电大学刊;1995年Z1期
18 李正楷;;经济新形势下国际贸易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年04期
19 刘春光;;产业转移对湖南省产业结构演进影响的实证分析[J];对外经贸;2014年10期
20 樊千;邱晖;;我国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研究[J];商业经济;2013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吴俊培;李淼焱;;调整产业结构的税收政策研究[A];中国财政学会2012年年会暨第十九次全国财政理论讨论会论文集[C];2012年
2 谢如贤;成盛超;王毅;;产业结构优化的动力与机制[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1卷)[C];1991年
3 李艳梅;杨涛;;产业结构演进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机理分析[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3年
4 张桂文;孙亚南;;二元经济转型中人力资本投资与产业结构演进的动态耦合[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2014)——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C];2014年
5 郑克强;彭迪云;胡春林;卢有红;;江西产业结构服务化拐点预测及其政策涵义[A];2008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中部区域发展与理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刘远祥;;我国体育产业结构演进中的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博弈[A];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5年
7 孙大海;赵果巍;;我国冰雪产业结构升级:创新导向、公平环境与政策保障[A];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专题报告(体育产业分会)[C];2022年
8 肖康康;强皓凡;;“金融结构—产业结构”协调演进与经济发展[A];中国改革开放再出发:后小康社会中国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第十四届中华发展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20年
9 郭培伟;;京津区域人力资源基础与产业结构优化关系[A];对接京津——行政事业 产业发展论文集[C];2021年
10 廖常文;丁丹丹;;全要素生产率如何影响经济高质量增长——基于产业结构升级视角的实证研究[A];中国改革开放再出发:后小康社会中国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第十四届中华发展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20年
11 ;设立开发区对县域经济的长期影响机制研究[A];中国改革开放再出发:后小康社会中国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第十四届中华发展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20年
12 吕明元;陈磊;;“互联网+”背景下京津冀与长三角产业结构生态化发展的区域比较[A];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四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推进“五个现代化天津”建设(下)[C];2018年
13 吴爱东;杨娟;;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天津产业结构升级动能研究[A];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四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推进“五个现代化天津”建设(下)[C];2018年
14 刘宇威;;官员交流与产业结构升级[A];2019年南国博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2019年
15 殷宏宝;;“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升[A];中部社科研讨会论文集(1)[C];2019年
16 张培丽;;产业结构合理性的判断标准——基于各国发展经验的视角[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2019):——砥砺奋进的中国经济[C];2019年
17 韩强忠;王新纪;;区域经济发展与廊坊市产业结构优化研究[A];对接京津——社会组织 公共服务论文集[C];2020年
18 贺晓娟;;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发展[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回顾与展望[C];2009年
19 何诚颖;;市场经济下产业结构的调整[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理论与实践[C];1993年
20 赵彦云;程红莉;付文静;;首都产业结构高端化研究——基于与韩国、日本的比较[A];北京市第十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文;产业结构税收政策:理论与实证分析[D];山东大学;2005年
2 陈悦;中日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演进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3 钟勇;产业结构演进机理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4 张慧青;基于产业结构演进的高职专业结构调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
5 汤斌;产业结构演进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6 鲁雁;从工业社会到生态社会:产业结构演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唐乐;东亚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D];吉林大学;2016年
8 赵通;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融合促进中国经济结构升级研究[D];西北大学;2019年
9 舒联众;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的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路径研究[D];湖北大学;2015年
10 郝小宝;人口生产偏好转变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7年
11 沈浩鹏;京津冀协同视角下金融发展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机制与实证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8年
12 刘玲;贸易和投资的开放对中国产业结构影响研究[D];中央财经大学;2018年
13 张怀志;空间溢出视角下我国城镇化的经济效应研究[D];中央财经大学;2017年
14 王玥;人口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安徽大学;2018年
15 程忠;产业结构及其变动对金融结构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16 俞佳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17 郭晓庆;中国人力资本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18 李子伦;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选择[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5年
19 焦青霞;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20 魏燕;新疆产业结构升级的金融支持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许彦;国际贸易冲击对产业结构的影响[D];上海财经大学;2020年
2 明朗;产业税收政策与产业结构高度化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3 李天顺;我国税收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庄敏学;“营改增”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效应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7年
5 史雅麒;山西省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6 周书剑;中国文化产业的产业结构演进及趋势[D];吉林大学;2008年
7 王亚妮;产业转移对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09年
8 马雯雯;阿克苏地区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发展关系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9 李小芳;减税政策对河北省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20年
10 郑利月;基于产业转移视角下的江西省产业结构及承接行业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11 邵明振;河南省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D];河南大学;2010年
12 黄建杰;基于信息化的我国产业结构演进及优化路径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0年
13 施迪明;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20年
14 吴哲;陕西产业结构与税收关系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15 刘坤龙;来安县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16 张久台;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17 桑玲玲;我国产业结构演进与就业结构变迁的实证分析[D];武汉大学;2005年
18 周婧远;天津市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优化的互动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4年
19 王晓璇;我国经济产业结构演进趋势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20 刘蓓蕾;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途径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记者 刘革 通讯员 黎牧 李泉;激励企业科技创新 助推产业结构升级[N];岳阳日报;2021年
2 市政府研究室 刘信;工业充分发达: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经阶段[N];石家庄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陶加;辽宁:指标“四增一降” 产业结构优化[N];中国化工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高重密;调整产业结构让市场决定生与死[N];中国化工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杜涛;税收晴雨表产业结构升级向好[N];经济观察报;2014年
6 记者 潘琼英;实施“步鱼计划” 优化产业结构[N];绍兴日报;2020年
7 本报记者 张锐;重庆反超广州:产业结构之变[N];经济观察报;2020年
8 本报评论员;调整产业结构,构建崭新格局[N];沈阳日报;2020年
9 记者 陈绍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 融合发展激发活力[N];上饶日报;2021年
10 通讯员 丁婷;调整产业结构 帮助群众增收[N];云南政协报;2021年
11 本报评论员;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提升[N];临汾日报;2021年
12 通讯员 和进益;调整产业结构 动员群众参与[N];云南政协报;2022年
13 中国工业报 曹雅丽;带动产业结构升级 大企业引领示范作用突显[N];中国工业报;2021年
14 记者 张志远;优化产业结构为乡村振兴助力[N];忻州日报;2021年
15 本报记者 刘坤;产业结构优化升级[N];光明日报;2021年
16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董永前;致力民生福祉 调整产业结构[N];兰州日报;2021年
17 申世良 董峻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优化产业结构[N];衡水日报;2021年
18 本报记者 吴齐强 郝迎灿;黑龙江持续优化产业结构[N];人民日报;2021年
19 本报记者 金鑫;持续调整产业结构 加快富民强县步伐[N];宝鸡日报;2021年
20 赵苗苗;盘山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中夯实发展基础[N];盘锦日报;202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