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络线损理论测算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线损率是体现供电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加强线损管理对节约能源有着重要的意义。对线损管理起着指导性作用的线损理论测算工作在供电企业的经营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线损理论测算系统的开发和研用一直是线损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作者通过多年从事线损管理工作的实际经验以及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参与开发研制了《配电网络线损理论测算系统》,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本文首先介绍了系统的研究内容和主要的创新点,其后简单介绍了理论线损的基本知识和相关内容,从基本概念上了解进行线损理论计算的意义,阐述了线损理论计算的数学基本原理,分析了整个运算的过程,同时分析了理论计算的不同方法。
在进行了严格的需求分析后,论文在第四章详细地分析了《配电网络线损理论测算系统》设计和开发过程。首先分析了系统的核心算法—整点负荷算法的设计过程,包括它的数学模型和工作步骤,最后对该方法进行了算法上的分析和应用上的分析,并与同类软件进行了相关技术上的比较。整点负荷算法是将负荷率融入了传统理论计算方法中:由于线损电量是负荷的平方的函数(ΔW=3I~2Rt×10~(-3)),如果按均方根负荷测算,必然使其误差加大,为此,应该采用整点负荷测算方式。使用者可以根据不同的精确度需要来设置整条线路或者每台变压器,甚至每一只分类电能表的负荷变化规律,从而使理论线损数值更加准确,更接近于线损的实际值。其次分析了系统结构的设计、模块设计和数据库设计。
该系统的优势在于整点负荷算法所带来的理论线损测算的精度方面的提高,算法的复杂程度只是取决于结点的数量和电网结构的复杂程度,而且精度可调的,完全可以根据不同的网络、不同的电压等级和不同工作要求进行不同的设置;它的劣势表现在整点负荷算法要求的精度越高,前期准备的资料就要越详尽,特别是针对一条线路的精确计算时,需要对线路上所有配电台区的负荷情况进行掌握。
在第五章中,论文分析了系统的各项功能的实现和特点,有重点地突出了该系统的与众不同。同时将该系统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充分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