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语言研究
【摘要】: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特殊历史时期。社会的急剧变化加速了语言的变异,形成了大批表现这一时代特有现象和观念,有着鲜明时代色彩的语言。十年“文革”给语言造成了猛烈、彻底、而又短暂的冲击。作为社会生活的产物,文革语言不可避免的受到社会变革、社会阶层、版面语体等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本文试着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文革语言与以上诸社会因素之间的共变关系,并对不同意义层级的文革语言受社会因素影响的情况作了考察。
在研究方法上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文革语言变迁情况进行定量的观察和综合归纳。我们使用的是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的BC-96018《人民日报五十年图文数据系列光盘》(1946-1995),对文化大革命十年的报纸进行抽样,建立语料库,作为统计的基础。
全文分为以下六大部分:
一、引言。主要介绍文革语言的研究状况和本文对文革语言的界定。
二、文革语言与时代因素的共变关系分析。首先确定了本章统计的材料和抽样方法,按历史分期对所统计的文革语言的发展状况做了全面的描写。而且将文革语言分为不同的意义层级,考察不同层级文革语言随时代变化的情况。
三、文革语言在《人民日报》不同版面使用情况的考察。
四、考察不同语体使用文革语言的情况。
五、考察不同社会阶层使用文革语言的情况。
六、结语。
本文运用社会语言学的观点和方法,对文革时期语言状况作了一定的考察,总结出各种社会因素影响文革语言使用、演变发展的规律。寄希望于对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丰富和充实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