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因素分析及对策
【摘要】:空气预热器是火力发电厂的主要辅助设备,它是利用烟气的余热来加热锅炉燃烧所需空气的热交换设备。空气预热器工作于锅炉中烟气温度最低的区域,回收烟气的热量,降低排烟温度,从而提高锅炉的效率。大容量锅炉一般采用回转式空气预热器,主要是受热面转动(容克式)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由于其自身结构的原因,在运行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漏风就是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漏风率一般在8%左右,漏风严重时可能达到20%。解决漏风问题是发电站迫切的要求。本文从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应用现状入手,介绍了空气预热器漏风所带来的危害及其影响因素,介绍了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各种故障,包括低温腐蚀、积灰、二次燃烧、磨损等,并针对漏风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通过上述分析,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从回转式空气预热器产生漏风的机理入手,分析了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发生漏风的原因以及通常发生漏风的位置。
通过对漏风模型的分析,对空气预热器的携带漏风和直接漏风分别进行了数学描述。对于携带漏风,由于温度差所引起的冷热不均,使得热端和冷端出现携带漏风不等的现象,文章分别进行了分析,并简要介绍了目前工程中使用较多的漏风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从降低泄漏系数、减少泄漏间隙面积和降低烟气侧与空气侧的压差几个方面分别对减少漏风的措施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成功的改造方案说明了措施的有效性,这几种改造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解决了漏风率大的问题。通过详细介绍成功的改造范例,旨在指导今后电站空气预热器降低漏风的改造。
|
|
|
|
1 |
谢鸿钢;;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分析和在安装中的预防[J];安装;2009年S1期 |
2 |
谢鸿钢;;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分析和在安装中的预防措施[J];电力建设;2009年09期 |
3 |
刘鹏;;回转式空气预热器间隙调整和漏风问题分析[J];山东电力技术;2010年05期 |
4 |
李晓平;王明;崔浩;;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漏风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年06期 |
5 |
吕兆聚,刘敬之,邢学山;容克式空气预热器漏风的规律及对策[J];电力情报;2001年03期 |
6 |
孙长祥,陈加功,吕兆聚;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因素分析及对策[J];四川电力技术;2003年01期 |
7 |
邢学山,吕兆聚,吕维勇;容克式空气预热器漏风的规律及对策[J];东北电力技术;2001年04期 |
8 |
付自忠,刘鹏,薛斌,朱睿成;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因素分析及对策[J];山东机械;2003年02期 |
9 |
李哲,白师贤;用优化弹簧改善含间隙机构的动态特性[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90年04期 |
10 |
周香琴;计算机辅助共轭凸轮机构公差分析[J];机电工程;1997年05期 |
11 |
宋黎,杨坚;考虑间隙移动副碰撞影响的一种动力学分析方法[J];机械设计与研究;2001年02期 |
12 |
王国庆,刘宏昭;多间隙运动副平面连杆机构动态特性研究[J];机械设计;2002年01期 |
13 |
秦伟,黄茂林;间隙和接触尺度对运动副自由度影响的研究[J];机械设计;2002年12期 |
14 |
操松林,丁强民,许元兰,齐东华;开式叶片泵叶轮间隙的试验研究[J];流体机械;2002年09期 |
15 |
刘迎春,余跃庆;考虑运动副间隙的连杆及机器人机构研究进展[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4年04期 |
16 |
武兴民;李新宏;周亚锋;;离心式通风机蜗舌间隙求解[J];风机技术;2006年05期 |
17 |
陈秉二,彭国义;水力机械内部流态油膜法流动可视化[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1989年03期 |
18 |
李积继,王贺增,尹守信;隔爆电机结构中几个可靠性问题[J];防爆电机;1996年02期 |
19 |
周新明,吴永德;连续转子式电池生产线的技术实现[J];电池工业;1997年01期 |
20 |
田春雨;机床修理中齿轮侧隙的控制[J];机车车辆工艺;1997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