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农村电网线损计算分析与降损措施研究

陈彤彤  
【摘要】:线损管理是供电企业成本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供电企业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快城市和农村配网改造,进一步降低和控制线损率。加强线损管理必须要求更加精确计算配电网的理论线损及网络中的分布,为配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参考。线损在理论上的特点,是电能以热能和电晕的形式消失于电网元件的周围空间。因此电力网的线损是一种自然的物理现象;是线损电量中不可避免的部分。但是,线损电量中还有可以避免不合理的部分,因此各个电网的线损大小是有区别的,可以采取适当措施,降低到合理值范围内。 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在研究高压配电线损理论计算原理和基本方法基础上,结合实际的电网结构参数和运行参数,对电网的理论线损进行计算;其次结合理论计算原理及结果,就调整电网布局、优化电网结构、改善运行方式等方面,提出降低农村电网的技术线损措施,即降低线损的理论值部分,最后结合农村电网电压特点及降损措施,研究一种新型柱上无功补偿装置,来实现电网的无功综合补偿。研究方法主要是结合实际电网情况进行理论计算,根据理论计算进行问题的研究,提出适合农村电网的降损措施。 县级配电网结构复杂,配电网理论网损计算的主要困难是计算可变损耗,一般理论计算所采用的方法主要:均方根电流法、平均电流法等,对于10kV及以下的配电网,与高压输电系统相比,网络结构为辐射状、设备型号多、主馈线有很多支线、接有不同容量的配电变压器、网络结构变化频繁。因此对配电网的线损计算通常采用近似简化算法。配电网线损的算法主要有:均方根电流法、最大电流法、平均电流法、等值电阻法等。 由线损计算分析出来的各个时期电网结构和供电设备技术状况等问题,制定出措施计划,采取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是降低电力网电能损耗的重要途径。根据线损计算从实际情况出发,搞好电网规划建设、调整网络布局、电网升压改造、简化电压等级、合理调整运行电压、缩短供电半径、减少迂回供电,更换粗导线截面、更换高耗能变压器、增加无功补偿容量等降损措施。 降损措施中,推广应用电网无功补偿技术是一项重要的方法,农村供电系统,除县城工业用电比较集中外,农业和乡镇工业用电具有线路长、分支多、负荷分散、功率因数低、设备空载运行时间长和电能损耗较大等特点。因此决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蔡向萌;;县级电力企业的线损管理工作[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年23期
2 丁建学;;农村低压电网无功补偿方式选择与实际效益分析[J];电力学报;2007年02期
3 周玉宏;邵利敏;卜喆;;农村电网改造中的无功平衡及优化补偿方式[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0年08期
4 殷爱国;刘小莲;万小华;;农村电网降损节能之我见[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年02期
5 刘建华;;农网改造中的无功平衡及优化补偿[J];电力学报;2005年04期
6 常安民;胡兴旺;;浅析农电网络的降损节能[J];太原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7 郑爱霞;;强化科学管理 促进电网降损节能[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7年01期
8 宋成;许辉;;浅析县级供电企业的线损管理[J];电力学报;2006年04期
9 崔华;;浅析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J];价值工程;2010年30期
10 王冰;;浅析低压线损管理[J];山西焦煤科技;2008年04期
11 赵化明;;怀柔地区10kV配电网理论线损分析[J];农村电气化;2007年04期
12 张国栋;;浅析农村电网的降损节能[J];电力学报;2006年01期
13 张亚丽;;降低供电企业线损的对策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01期
14 黎紫玲;;浅析电网改造中配电网络的降损节能[J];珠江现代建设;2008年01期
15 刘丙江!452100;农网线损管理与降损措施知识讲座之一——第一讲 线损产生的原因及分类[J];农村电工;1999年01期
16 黄颖;;浅析配网低压线损管理[J];科技传播;2011年14期
17 周轩;邹未;尚茂黎;康驰;潘可佳;;农村电网线损管理研究[J];四川电力技术;2009年04期
18 刘洋;;降低农村电网线损的措施[J];广西电业;2007年08期
19 杨杰;;配电网中损耗分析以及降损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年12期
20 潘祖东;;浅谈低压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降损措施[J];农村电工;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锦程;;农村电网降损管理[A];2011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优秀论文部分)[C];2011年
2 郭捷;;浅析配电变压器的经济运行[A];广西电机工程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吴敏华;;加强线损工作 降低电能损耗[A];浙江电力科学发展[C];2005年
4 赵家万;华德曲;;农网配电变压器故障探讨[A];贵州省电机工程学会2007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5 张西湖;;县级供电企业配电网线损管理浅议[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科技创新与工业强市战略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6 汤红卫;;农村电网合理技术指标的研究[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7 段军鹏;王建兴;;配电变压器的节能[A];2008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王晖;;城市公用配电变压器无功补偿方式分析与实施[A];华东六省一市电机(电力)工程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吴文强;孙宪宗;李银果;;农村配变故障原因及防范措施[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第四届供电专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黄守平;姜宏伟;;配电变压器铁心截面基本参数的实用算法[A];晋冀鲁豫鄂蒙云贵川沪甘湘渝十三省(市区)机械工程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机电工程类技术应用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学平;电网理论线损的准在线计算问题研究与分析[D];燕山大学;2013年
2 季涛;基于暂态行波的配电线路故障测距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王葵;电网谐波数据的检测与分析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李超英;基于电网智能化的中低压线损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5 杨玉波;变极永磁同步电动机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张崇礼;楚简释读[D];山东大学;2008年
7 汤红卫;基于GIS的农村电网规划方法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1年
8 纪丽真;明清山东盐业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9 蒋卫东;内皮细胞特异性分泌分子EGF-like domain 7(EGFL7)的初步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0 潘武略;新型直流输电系统损耗特性及降损措施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彤彤;农村电网线损计算分析与降损措施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2 张鸿雁;配电网线损分析及降损措施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7年
3 赵军;10kV长线路系统通用降损方法与节能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4 孙莹;窃电测定系统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8年
5 黑晓鹏;大东供电分公司线损管理研究[D];东北大学;2007年
6 张海超;基于唐山供电公司的线损分析及降损措施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7 尹超;县级供电企业配电网线损分析及降损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吴元月;县级供电企业降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9 王伟;盐池县配电网降损及无功补偿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10 郑玉;新型电网线损理论计算及降损分析系统开发研制[D];山东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詹燕;4.9亿元打造新农村电网[N];贵阳日报;2006年
2 张怀中;湖南138亿改造农村电网[N];中国财经报;2007年
3 刘家宁;“五分”管理:降损增效的好措施[N];国家电网报;2011年
4 生产技术部主任 刘勇;加强线损管理 强化节能降损意识[N];西南电力报;2010年
5 记者 周龙;优化电网结构 减轻农民负担[N];白银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张斌;吉林公司:勇当电力先行官[N];国家电网报;2009年
7 郭蕾 张立信;配电变压器的防雷工艺[N];中国电力报;2005年
8 勇军 冯军;发展铸就辉煌[N];四平日报;2008年
9 彭兴晖 张霞;赣州农村电网“十一五”期间累计投资超15亿元[N];华中电力报;2011年
10 记者 张胜利;我市二期农村电网改造工程通过总体验收[N];铁岭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