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准则变迁: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博弈论视角的研究
【摘要】:
刘峰在《会计准则变迁》中提到,“中国的会计制度变迁,有待研究和解释的问题非常多”。由于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型的过渡时期,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建设仍处在不断完善的变迁过程中,为提高我国会计准则的质量,使之更好地适应并促进经济的发展,加强对会计准则的理论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尝试在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和博弈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会计准则的变迁轨迹,从新制度经济学和博弈论的角度对我国会计准则变迁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我国会计准则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建设进行展望。
新制度学派认为,制度是一种行为规则,它涉及社会、政治及经济行为(舒尔茨,1968)。按照这种界定,会计准则——约束企业会计信息生成过程的规范——就是一种经济制度。
从博弈论的角度看,制度是博弈的结果,制度的演进过程正是现实中的所有利益相关者不断分割利益的博弈过程。由于会计准则是一种具有经济后果的制度,所以它的制定过程必然为各利益集团所关注和参与,导致会计准则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种政治结果——各方利益斗争与妥协的结果。因此,可以从博弈论的角度来研究会计准则的若干问题。
本文将会计准则纳入制度的研究范畴,回顾了会计准则产生的产权动因及变迁历程,尝试利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博弈论的研究方法,对会计准则的变迁进行系统研究。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会计准则是降低交易费用的安排,其变迁的本质是降低交易费用的要求,会计准则国际化变迁属于需求诱致性制度变迁;从变迁主体、变迁方式、变迁动机及变迁方向等方面对我国会计准则的变迁进行了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分析。从博弈论的角度看,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使得会计准则的制定成为动态的不完全信息博弈的过程,通过对会计准则制定过程的博弈参与者及其行为特征的分析,得出会计准则的变迁过程是“纳什均衡”点不断地由低层次向高境界逼近,最终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过程。
最后,结合对我国会计准则变迁的新制度经济学和博弈论的分析研究,对我国会计准则未来的建设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迄今为止关于会计准则的讨论很多,但最常见的是对准则制订过程或具体准则的某一方面的论述。本文力图尝试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和博弈论的相关理论方法,分析会计准则变迁的相关问题,以期从新的视角对我国会计准则体系未来的建设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