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会计准则变迁: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博弈论视角的研究

李晖  
【摘要】: 刘峰在《会计准则变迁》中提到,“中国的会计制度变迁,有待研究和解释的问题非常多”。由于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型的过渡时期,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建设仍处在不断完善的变迁过程中,为提高我国会计准则的质量,使之更好地适应并促进经济的发展,加强对会计准则的理论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尝试在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和博弈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会计准则的变迁轨迹,从新制度经济学和博弈论的角度对我国会计准则变迁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我国会计准则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建设进行展望。 新制度学派认为,制度是一种行为规则,它涉及社会、政治及经济行为(舒尔茨,1968)。按照这种界定,会计准则——约束企业会计信息生成过程的规范——就是一种经济制度。 从博弈论的角度看,制度是博弈的结果,制度的演进过程正是现实中的所有利益相关者不断分割利益的博弈过程。由于会计准则是一种具有经济后果的制度,所以它的制定过程必然为各利益集团所关注和参与,导致会计准则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种政治结果——各方利益斗争与妥协的结果。因此,可以从博弈论的角度来研究会计准则的若干问题。 本文将会计准则纳入制度的研究范畴,回顾了会计准则产生的产权动因及变迁历程,尝试利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博弈论的研究方法,对会计准则的变迁进行系统研究。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会计准则是降低交易费用的安排,其变迁的本质是降低交易费用的要求,会计准则国际化变迁属于需求诱致性制度变迁;从变迁主体、变迁方式、变迁动机及变迁方向等方面对我国会计准则的变迁进行了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分析。从博弈论的角度看,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使得会计准则的制定成为动态的不完全信息博弈的过程,通过对会计准则制定过程的博弈参与者及其行为特征的分析,得出会计准则的变迁过程是“纳什均衡”点不断地由低层次向高境界逼近,最终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过程。 最后,结合对我国会计准则变迁的新制度经济学和博弈论的分析研究,对我国会计准则未来的建设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迄今为止关于会计准则的讨论很多,但最常见的是对准则制订过程或具体准则的某一方面的论述。本文力图尝试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和博弈论的相关理论方法,分析会计准则变迁的相关问题,以期从新的视角对我国会计准则体系未来的建设提出建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邦武;;中央银行专业技术职务制度变迁的博弈论视角分析[J];武汉金融;2006年03期
2 张凌翼;刘瑞宝;;票贩子现象的博弈论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07期
3 姜克兢;冯铮;;企业信用缺失的治理之我见[J];消费导刊;2009年01期
4 黄猛;;技术创新博弈论分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7年03期
5 赵丽;;交易诚信决策博弈论分析[J];特区经济;2008年01期
6 钟子亮;公司治理的博弈论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5年02期
7 杨荣君;;财政外部性的博弈论分析[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徐志虎;;融资风险的博弈论分析[J];经济论坛;2009年16期
9 武子焜;;从公地悲剧看环境资源的产权制度[J];现代经济信息;2010年20期
10 余田;;会计信息披露的博弈论分析[J];时代金融;2011年09期
11 李颖;张静;;石河子超市定价策略的博弈论分析——以A超市和B超市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19期
12 武咸云;王为群;夏礼斌;;浅述博弈论——囚徒困境模型破解政府公共危机管理[J];发展;2006年06期
13 王璐;;房地产交易中的博弈论分析[J];华商;2007年24期
14 方钦;;演化博弈论的社会视角[J];中国纺织;2009年02期
15 高学哲;王冬;;二级市场监管的博弈论分析[J];开发研究;2006年02期
16 张凤科;;企业违约行为的博弈论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7 肖瑶;胡杨;赵燕;;关于会计信息失真的博弈论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年32期
18 陆颖丰;;我国会计信息披露及相关研究中博弈论的应用[J];财会月刊;2007年14期
19 夏咏梅;;试用博弈论分析竞争情报与企业合作[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33期
20 胡海平;;信托投资道德风险控制机制[J];商业经济;2007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国雄;;制度的博弈论解释批判——基于现实行路规则复杂多样性的分析[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丁社教;;马克思“资本主义观”的博弈论解读[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3 白默;;美国会计模式的同业互查机制——动态博弈框架内的分析及政策含义[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4 贾引狮;;环境保护中的博弈分析与公益诉讼制度构建——一种法律经济学观点[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5 朱圣明;;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博弈论分析——基于温岭新河羊毛衫行业的实证研究[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陈增明;梁昌勇;柏昊;;供应链兴起的博弈论分析[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姚龙景;杨学津;;企业内各利益主体的博弈分析[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8年
8 袁静;孙俊清;;基于博弈论的闭环供应链销售定价与回收协调分析[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A卷[C];2011年
9 高玉卓;黄莉;李健;;分销市场价格竞争的博弈论分析[A];2002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0 黎秀蓉;;制度是博弈的结果:国家理论[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春艳;基于博弈论的我国稀土出口政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2 李保明;效用、风险与纳什均衡选择[D];山东大学;2000年
3 邵明;中国软件行业服务外包的机理研究与策略分析[D];东华大学;2010年
4 罗惠平;劳动价值论及博弈论在企业技术人力管理中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张艳娟;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博弈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6 柯贤兵;中国法庭调解话语博弈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7 洪浩然;基于博弈论的认知网络频谱共享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8 徐丽俊;两层网络学习控制系统的快速优化调度策略、分布式计算及扩展应用[D];上海大学;2013年
9 曾令康;基于博弈论的无线资源分配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10 钱晓岚;复杂系统中的演化和动力学过程[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海杰;博弈论中的合理性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2 王薇;博弈论在频谱分配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3 钱恒;协同网络中基于博弈论的功率分配算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4 林福成;基于博弈论的城市免费公交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乔薇;法律与社会规范:一个博弈论的分析视角[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唐宁;基于博弈论的认知无线电频谱共享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1年
7 谢晓倩;基于博弈论的动态路径优化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8 翁启政;基于控制论和博弈论的动态服务布置问题解决方案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9 周惟风;基于博弈论的频谱共享算法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1年
10 刘小洋;认知无线电中基于博弈论的频谱共享技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 黄凯南;互动视角下的制度及其演化[N];光明日报;2011年
2 何德旭 王朝阳 应寅锋;博弈论使他们获得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N];南方周末;2005年
3 孙维广;“囚徒困境”与“智猪博弈”的视角变迁[N];营口日报;2006年
4 谢识予;“冲突”与“均衡”的魅力[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5 周业安;戴上博弈论眼镜看世界[N];财经时报;2005年
6 ;运用博弈论分析冲突与合作本因[N];中国证券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俞家骅 采写;金价是市场博弈的结果[N];中国黄金报;2007年
8 周战强;冲突与合作的结果[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9 王如心;港口物流的博弈论分析[N];国际商报;2006年
10 记者 陈勇 韩洁 魏忠杰 任海军;纳什北京说“博奕”[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