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离子注入平面与条形光波导的优化条件研究

王磊  
【摘要】: 光通信技术已经成为迅猛发展的综合性技术领域。光波导结构作为集成光路的最基本的组成单元在现代光通信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用途。研究人员一直在探索有效的方法来制备具有优良性能的光波导。现在常用的制备波导的方法主要有扩散、交换、薄膜沉积以及离子注入等。离子注入技术对衬底材料结构的选择性较低。迄今为止,人们已经利用离子注入技术在包括光学晶体、玻璃等大量的光学材料上形成了光波导。因此离子注入技术已经成为制备光波导的有效手段。 离子注入按照其注入离子原子质量的大小可以大致分为轻离子注入以及重离子注入两种。轻离子注入的离子包括氦离子以及质子,而重离子则主要有碳、氧、硅、镍、铜等一些原子质量较重的离子。一般说来,轻离子注入对晶格的扰动较小,但是其注入剂量较大,成本较高。重离子注入剂量则相对较低。在一些特定的材料里,形成有效波导结构所需要的离子剂量仅为10~(13)ions/cm~2量级。 对于离子注入光学晶体形成的光波导(特别是那些具有明显双折射性质的晶体),由于注入离子原子质量的不同,轻离子注入与重离子注入形成波导有着显著的不同。轻离子注入光学晶体后,在射程的末端会因为注入离子的沉积而形成一个折射率降低的区域从而形成位垒型的光波导。这种波导主要依靠光学位垒以及空气构成光波导结构。重离子注入则与轻离子注入不同,重离子注入晶体材料在其离子射程内对晶格造成扰动,导致晶体双折射性质的降低,使得注入区较低的折射率增高,因此其波导主要依赖于材料表面形成的折射率增加层,且形成的波导具有方向性。 离子注入光学玻璃材料也能够形成光波导。离子注入玻璃后,注入离子形成的损伤将导致材料的压紧效应,从而造成材料局部折射率的增高。这样就形成了光波导。 本文主要研究了离子注入方法在同化学计量比铌酸锂、同成分铌酸锂、三硼酸铋、掺钕硅酸盐玻璃、掺钕钒酸钇以及熔融石英等衬底材料上形成的光波导。利用棱镜耦合仪测量了所制备光波导的暗模特性;利用端面耦合法测试了光波导的近场光强分布以及光波导的传输损耗,通过对光波导有效折射率的计算拟合得到光波导的折射率分布;用卢瑟福背散射、沟道技术研究了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光波导中的Nb原子移位;在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掺钕硅酸盐玻璃以及掺钕钒酸钇上利用离子注入结合光刻技术形成了条形光波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铌酸锂晶体是一种重要的多功能光学晶体。它具有优良的非线性光学性质以及电光性质,现已成为重要的光波导材料。通常我们所指铌酸锂晶体如非特殊说明皆为同成分铌酸锂(以下简称CLN),由于Li离子的缺乏导致原位缺陷影响其光学性质。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以下简称SLN)提高了Li/Nb比,提高了铌酸锂晶体的性能参数。我们利用2.8MeV的Si离子注入SLN晶体形成折射率增加型平面光波导,利用沟道技术研究了其损伤分布,所形成光波导区域Nb离子移位较少;我们利用3.0MeV,2.5MeV,2.0MeV,1.5MeV,1.0MeV,剂量为5×10~(14)ions/cm~2的O离子注入z切CLN样品,利用退火的方法降低了波导的损耗并利用端面耦合的方法测量了波导的近场光强分布,利用TRIM模拟得到的数值对波导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我们用6.0MeV的C离子,剂量1×10~(15)ions/cm~2,以及3.6MeV的O离子,剂量1×10~(15)ions/cm~2,注入x切CLN晶体,形成了平面光波导,并测量了所得到波导的偏振特性,利用端面耦合的方法测量了所得到平面光波导的近场光强分布。利用端面耦合的方法测量了所得到平面光波导的近场光强分布;我们利用6MeV的O离子,剂量5×10~(14)ions/cm~2,结合光刻工艺制备掩膜注入近化学剂量比的铌酸锂晶体形成平面以及条形光波导,此外我们还利用500keV的质子注入近化学剂量比的铌酸锂晶体并形成了异常光折射率增加型的平面光波导。利用MeV的O离子以及Si离子注入铌酸锂晶体实现了铌酸锂晶体+z面的取向腐蚀。 三硼酸铋晶体,化学通式BiB_3O_6(以下简称为BiBO)。是一种优良的非线性光学晶体,具有大的有效非线性光学系数,高的激光损伤阈值。且BiBO容易生长均匀性优良的晶体,不潮解,在非线性光学领域有较大的应用前景。我们利用3.6MeV的。离子以及3.0MeV的C离子注入x切BiBO晶体,注入剂量从5×10~(12)ions/cm~2到5×10~(13)ions/cm~2,在n_x以及n_y方向都形成了折射率增加型的平面光波导,我们利用棱镜耦合的方法测量了其暗模特性;利用RCM方法拟合了其折射率分布,并利用BPM的方法计算得到了波导区域的模场分布。我们的结果对于在BiBO晶体上实现波导倍频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SiO_2的硅酸盐玻璃在近红外具有极高的透明度,它对于Nd~(3+)、Er~(3+)等稀土离子具有较高的溶解度,而且硅酸盐玻璃具有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质以及化学稳定性,非常适合于光波导材料。我们用6MeV的O离子离子注入掺钕的硅酸盐玻璃,形成了折射率增加型的平面以及条形光波导。利用棱镜耦合测量了所制备平面光波导的暗模特性并利用RCM拟合得到了平面光波导的折射率分布,利用扫描光纤法测量了平面光波导退火前后的传输损耗,此外还在实验当中观察到了6MeVO离子注入硅酸盐玻璃后导致的体积压紧效应;掺钕钒酸钇是一种优良的激光晶体,利用能量3.0MeV的O离子,剂量为1×10~(15)ions/cm~2,注入Nd:YVO_4晶体形成条形光波导,利用端面耦合的方法测量了条形光波导的近场光强分布以及传输损耗,并利用光路传输法计算了条形光波导的模场分布。实验结果为离子注入方法在掺钕硅酸盐玻璃以及掺钕钒酸钇上制备波导激光器以及波导放大器提供了雏形。 熔融石英广泛应用于光电子器件的制作,而且以熔融石英为衬底的集成光学无源器件可以非常容易的与光线耦合。我们利用2.4MeV的C离子,剂量1×10~(15)ions/cm~2注入熔融石英形成平面光波导,利用棱镜耦合法结合不同条件的退火测量了波导的热稳定性,利用扫描光纤法测量了退火前后波导的传输损耗,利用RCM的方法拟合得到了波导的折射率分布;首次利用500keV的质子注入熔融石英形成表面折射率增加型的平面光波导,利用棱镜耦合法测量了波导的暗模特性,利用端面耦合的方法测量了波导的近场光强分布以及传输损耗,利用不同条件的退火测试了所形成波导的热稳定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彭文强;吴宇列;刘勇;冯宗杰;;聚合物光波导端面磁流变抛光工艺(英文)[J];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2011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志权;;ZnO中离子注入产生缺陷的慢正电子束研究[A];第十届全国正电子湮没谱学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姜振华;高鸿;姜伟;李艾泽;;耐高温有机光波导材料[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应用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3 何恒;;离子注入技术在航空零件上的应用[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4 董志坚;;离子注入技术及其在烟草上的研究应用综述[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协二○○三年学术年会农林水论文精选[C];2003年
5 孔艳霞;谭杨;董宁宁;陈峰;;H~+注入Nd:YAG的平面光波导的特性研究[A];2008年全国荷电粒子源、粒子束学术会议暨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第十二届电子束离子束学术年会、中国电子学会焊接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电子束焊接学术交流会、粒子加速器学会第十一届全国离子源学术交流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分会2008年全国高能束加工技术研讨会、北京电机工程学会第十届粒子加速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6 徐洮;杨生荣;吕晋军;薛群基;;离子注入对单晶SiO_2表面结构及耐磨性能的影响[A];第十一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0年
7 谢东珠;曹德新;朱德彰;;蓝宝石的离子注入研究[A];第八届全国核物理会议文摘集(下册)[C];1991年
8 田修波;杨士勤;RickyK.Y.Fu;PaulK.Chu;;内凹表面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技术研究进展[A];中国真空学会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9 陈玮;王德强;程继健;;新型硫卤玻璃的离子交换研究[A];2005中国硅酸盐学会特种玻璃分会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费旭;胡娟;崔占臣;;可交联含氟聚酯型聚合物光波导材料的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磊;离子注入平面与条形光波导的优化条件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杨柳;基于强限制光波导的微环谐振器及其热光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 邢华;溶胶-凝胶制备Sn-SiO_2光波导材料的基础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张雯;硅酸镓镧光波导的脉冲激光沉积与离子注入制备及性质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盛振;硅基微纳光波导集成型滤波器与光电探测器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明宪兵;宽禁带半导体氧化锌晶体的离子注入光学效应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7 鲁汪涛;边界积分方程在计算光子学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8 赵金花;离子注入光学晶体波导结构的特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万莹;用于光波导材料的可直接紫外写入的含氟聚合物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薛书文;溶胶凝胶法制备ZnO基薄膜及离子注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晓红;用椭偏技术研究离子注入铌酸锂光波导特性[D];山东大学;2009年
2 陈芳;光波导衍射远场的特性分析与测量装置[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3 文雪;聚合物基光波导光纤耦合及封装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张金星;基于光波导互连的EOPCB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吕杨;现代IC制造工艺下离子注入技术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孔艳霞;离子注入YAG激光晶体光波导[D];山东大学;2010年
7 娄琪;带PML的光波导中模式展开方法的有效性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8 秦振华;基于离子注入的Rb/Ba-K离子交换KTP晶体光波导特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施祖军;SOI纳米光波导的研究及其工艺制作[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肖海波;掺Er:Al_2O_3和掺Er:nc-Si/SiO_2材料的制备与表征[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中;用途广泛的离子注入技术[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李德辉 通讯员 王静 实习生 王远;生命在创造中闪光[N];联合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李德辉 通讯员 马永军;创新因执着而美丽[N];联合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杨勇;一流材料检测为企业保驾护航[N];深圳特区报;2006年
5 邱阳;科技让京城荷花绽放[N];农民日报;2004年
6 周文渊;成发科技(600391) 转包业务增长可超预期[N];中国证券报;2007年
7 樊力行 ;北京师范大学离子注入出新花[N];中国花卉报;2004年
8 北京师范大学低能核物理研究所 林文廉;让离子束造福人类[N];科技日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何小唐;离子注入技术助力花卉育种[N];中国花卉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石伟;把握微电子技术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N];经济日报;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