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光物理因子对中华大蟾蜍早期胚胎发育影响的初步研究

张楠  
【摘要】: 激光和紫外线是非电离辐射光物理因子,为了研究其对两栖类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本论文以中华大蟾蜍为主要实验材料,分别用YAG倍频激光器和302 nm中波紫外线(UVB)照射不同发育时期的中华大蟾蜍胚胎,在发育形态、蛋白质谱和核酸水平检测了照射前后的变化。1)用UVB分别以不同强度和不同时间照射中华大蟾蜍二细胞期胚胎,观察记录胚胎的发育过程、统计死亡率与照射时间和照射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30μW/cm~2强度的UVB分别照射二细胞期胚胎20s、60s和80μW/cm~2强度分别照射20s、60s、120s后,对中华大蟾蜍早期胚胎发育有促进作用,使发育过程中的死亡率降低,畸胚出现的类型较少且畸变程度低;80μW/cm~2强度的UVB照射二细胞期胚胎600s,100μW/cm~2强度的UVB照射20s、60s、600s和120μW/cm~2强度的UVB照射20s,导致胚胎发育过程中死亡率明显升高,畸胚数量多且畸变程度高。由此结果可见,UVB照射剂量和时间不同,对中华大蟾蜍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有明显差异。2)用YAG倍频激光器100μJ/cm~2、300μJ/cm~2和600μJ/cm~2分别照射中华大蟾蜍原肠胚,提取各组样品蛋白质组进行双向电泳,凝胶成像后用PDQuest软件分析。结果表明:激光照射对原肠胚蛋白质点的个数和分布都有显著影响,影响程度与照射激光的密度有关。有些点只在照射组中出现,有些则只在对照组中出现,另外一些蛋白质点的表达量在照射前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3)为了在分子水平上检测激光照射对生物组织或细胞基因组损伤的程度,结合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建立了一种快速、定量检测小鼠淋巴细胞受激光照射后DNA损伤程度的方法。使用能量密度为600μJ/cm~2的YAG激光照射小鼠脾淋巴细胞15、25、35个脉冲后,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DNA损伤程度,发现DNA损伤程度与激光照射脉冲数成正比。用强度为30μW/cm~2、60μW/cm~2、90μW/cm~2、120μW/cm~2、150μW/cm~2的UVB分别照射小鼠脾淋巴细胞30min,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UVB照射对细胞DNA的损伤,结果表明30μW/cm~2组DNA损伤程度最高。随着照射强度的加大,60μW/cm~2、90μW/cm~2、120μW/cm~2组损伤程度有所降低,而150μW/cm~2组又出现了高DNA损伤。4)分别提取经不同强度照射UVB的四细胞期胚胎、原肠胚和神经胚的基因组DNA,然后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发现各组中随着照射强度的增加DNA条带弥散的程度也加大,这可能与UVB照射胚胎生成了光产物,从而使DNA链断裂有关。5)提取未经照射的受精卵、四细胞期胚胎、囊胚、神经胚、原肠胚、肌肉感应期胚胎和经80μW/cm~2的UVB照射的四细胞期胚胎、原肠胚、神经胚的总RNA,进行甲酰胺化RNA变性琼脂糖电泳。发现与对照组相比,照射后的胚胎RNA条带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弥散。本论文所涉及的激光、UVB等环境物理因子对两栖类胚胎影响的研究,可为环境生物学研究辐射对生物体的影响提供借鉴。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可同时操控光线和振动的晶体面世[J];光学仪器;2009年06期
2 周侃;冯东海;李霞;贾天卿;刘建胜;徐至展;;飞秒激光诱导ZnO:Al薄膜周期结构及其光致发光特性[J];光学学报;2011年08期
3 刘娟;张照云;李寅鑫;高杨;;大间隙GaAs光导天线的太赫兹辐射频谱特性[J];信息与电子工程;2011年03期
4 李小霞;尚丽平;何俊;;CO_2激光诱导生物组织光热效应的实验与理论研究[J];光电子.激光;2011年08期
5 邢鸿飞;;膜蛋白研究新曙光[J];世界科学;2011年06期
6 陈超;杨鸿儒;黎高平;吴磊;俞兵;杨斌;吴宝宁;张博妮;吴李鹏;;基于距离选通成像系统的水下目标探测技术研究[J];应用光学;2011年04期
7 杨阳;刘静;;含液体金属复合壳体结构的抗强激光特性及其数值模拟[J];中国激光;2011年07期
8 冯文;杨德兴;廖威;郭钰宁;;金刚石压砧加载下激光超声的有限元模拟[J];中国激光;2011年08期
9 成文东;;光色的互补与物体的颜色[J];中学物理;2000年09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峰;楼祺洪;雷博;董景星;魏运荣;范滇元;;激光照射材料表面时的Rayleigh-Taylor不稳定性[A];湖北省激光学会论文集[C];2000年
2 丁龙先;NAKASA K;KATO M;;钛基体上激光原位反应熔覆硼钛化物/钛复合涂层(英文)[A];真空技术与表面工程——第九届真空冶金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张卫光;孙国锐;夏家骝;田珑;陈莉;陈小迅;;He-Ne激光照射对大鼠心肌毛细血管通透性影响的实验研究[A];第七届北京青年科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3年
4 张凡;;按时间取穴 氦氖激光照射治疗疾病之我见[A];2004全国时间生物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张典学;程合福;邢永成;王晋东;刘波;谢瑞艳;;Nd:YAG激光经皮椎间盘减压(PLDD)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A];中国骨伤发展战略高层论坛暨中西医结合骨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6 徐丽雯;;强激光照射下α-LiIO_3晶体中Polariton的受激Raman散射[A];第一届全国光散射会议会议指南[C];1981年
7 蔡宏;刘红梅;顾瑛;曾晶;;血卟啉单甲醚-光动力学疗法对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的作用[A];美丽人生 和谐世界——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医学美学与美容学术年会、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20周年庆典暨第三届两岸四地美容医学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8 管志江;朱雪华;张学云;李斌峰;;ND:YAG激光照射后封闭治疗儿童早期颌面龋[A];全国第三次牙体牙髓病学临床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黄伟其;刘世荣;;用量子受限模型分析硅氧化层中的锗低维纳米结构(英文)[A];贵州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5年
10 任冬冬;孙敬武;万光伦;沈芳;;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在CO_2激光照射豚鼠耳蜗中表达的实验学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亮宇;UVB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辐射损伤及茶多酚的保护作用[D];浙江大学;2010年
2 周炳荣;黄芩苷干预UVB辐射后皮肤光损伤及microRNA表达谱的实验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3 王克玉;NB-UVB治疗对寻常型稳定期白癜风SCF/c-kit信号通路影响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4 苏彬;宏观取向介孔薄膜的制备及其在太阳能电池领域的初步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5 郭玲;UVB相关的miRNAs的筛选及其功能的初步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6 迟立群;野生型P53基因转染和低能量激光照射防治移植静态再狭窄的实验研究[D];军医进修学院;2001年
7 李莉;RIP1在UVB引起成纤维细胞损伤中作用机制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8 党永岩;激光有关参数对昆明小鼠皮肤生物物理特性、组织形态和胶原蛋白代谢的影响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9 朱敏;准分子激光引发PET材料表面接枝提高表面亲水性[D];东华大学;2006年
10 史瑞新;弱激光照射对受张力的成骨样细胞的早期影响及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方;激光照射诱导活细胞中生物效应的分子机制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孙毅;激光照射与氮离子注入对绿色木霉纤素酶的生物效应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3 张楠;光物理因子对中华大蟾蜍早期胚胎发育影响的初步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马飞;532nm激光止血作用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5 王旭;激光照射下生物组织中非傅里叶传热现象的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2年
6 蒋鹤鸣;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植物幼苗对UVB和氮沉降胁迫的高光谱响应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
7 文晓懿;595nmPDL激光和1064nmNd:YAG激光对莱亨鸡鸡冠影响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宁舒鹏;甘草黄酮对UVB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内质网应激相关调控分子影响的初步探索[D];兰州大学;2012年
9 王菁;UVB对体外培养皮肤干细胞某些标记分子表达的影响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10 陆英艳;激光照射下纳米SiC颗粒原位生长及纳米SiC涂层制备[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煜;经鼻腔激光照射仪[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胡军;激光输液到底安全不安全[N];中国消费者报;2003年
3 中国消费者报 张松伟;戒烟再成热门话题[N];中国消费者报;2006年
4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激光美容中心主任 陈国璋;皮肤美容激光相助[N];保健时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华凌;新型涂料让安全隐患现身[N];科技日报;2005年
6 中国消费者报 王洪武;用激光照射不典型增生的食管黏膜上皮可防止食管癌变[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7 刘兴良 刘飞虹;激光助人种地斗天[N];大众科技报;2002年
8 ;癌细胞可借助碳纳米管被“定向爆破”[N];医药经济报;2005年
9 陈 斌;癌细胞可借“雷管”定向爆破[N];大众科技报;2005年
10 孙梦云;到底哪种戒烟方式最有效?[N];科技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