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颗粒污泥对水中染料的吸附去除研究
【摘要】:
生物吸附技术处理染料废水具有快速、广谱、操作方便、不受生物毒性影响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采用厌氧颗粒污泥作为吸附剂,处理模拟染料废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灭菌前后厌氧颗粒污泥对孔雀石绿的吸附量随着pH值的升高而升高,在pH=5时孔雀石绿的吸附量达到最大;溶液中离子强度的增加导致厌氧颗粒污泥的吸附量降低;通过模型拟合,伪二级动力学方程可以更好的描述厌氧颗粒污泥对孔雀石绿的生物吸附动力学过程;利用孔内扩散模型,吸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试验结果表明灭菌前厌氧颗粒污泥吸附孔雀石绿的速率比较快,这是因为活性厌氧颗粒污泥对孔雀石绿的吸附存在着主动运输的作用;吸附平衡试验表明,Langmuir吸附等温线更适合描述吸附过程,在60℃的条件下,高温灭菌前后的厌氧颗粒污泥的Q~0分别为72.26mg/g和119.19mg/g,通过热力学分析可见整个吸附过程是一个自发、放热过程。吸附了染料的厌氧颗粒污泥可以用1%(v/v)盐酸-乙醇溶液进行解析。
(2)采用聚乙烯亚胺(PEI)对厌氧颗粒污泥进行改性,极大地提高了对酸性大红的吸附能力。通过XPS和FTIR的分析,揭示通过PEI的改性,引近了大量的氨基,且这些氨基在吸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对pH值等参数进行了考察,染料的去除率随着pH的升高而降低,当pH值为2时吸附量最大。动力学分析可知孔内扩散是主要的限制速率,热力学分析可知吸附是一个自发放热的过程。
(3)四种主要的官能团在吸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分别是:羧基、氨基、羟基和磷酸基。对刚果红和活性黑的吸附是四种官能团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亚甲基兰的吸附是通过羧基和羟基起的作用;对酸性橙的吸附是通过氨基起的作用
|
|
|
|
1 |
刘志伟,郑来久;丝织物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的机理探讨[J];丝绸;2005年10期 |
2 |
张伟,宫国梁,赵德丰;染料通用性的研究进展[J];染料与染色;2003年06期 |
3 |
肖茹,顾利霞;改性PET纤维结构和染色性能的研究[J];合成纤维工业;2000年06期 |
4 |
孙保维
,李永信;九台膨润土改性工艺的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89年04期 |
5 |
王琳;夏岚;;SD-3改性MgO粉的检测[J];家电科技;1990年04期 |
6 |
康军,刘英俊,凌伟;粉状聚丙烯耐老化改性[J];现代塑料加工应用;1995年02期 |
7 |
魏伟书,周翔,吴伟栋,胡逊;苎麻阳离子改性的研究(四)——改性苎麻的染色性能[J];印染;1996年06期 |
8 |
王树华;改性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体的制造方法[J];化工生产与技术;1996年03期 |
9 |
周文龙,孙铠;羊毛蛋白酶改性的特点与前景[J];现代纺织技术;1997年01期 |
10 |
黄庆荣,黄震东,朱万仁;改性聚苯乙烯涂料的研制[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
11 |
关肇基;国外ABS生产技术进展[J];合成树脂及塑料;1997年03期 |
12 |
钟安华,罗锦银;苎麻阳离子改性工艺实验研究[J];广西纺织科技;1998年03期 |
13 |
马金龙;水基型胶粘剂用活性矿物填料[J];粘接;1998年03期 |
14 |
李焱,陈文瑾,谢燕,曾祥钦;改性木素的缓蚀性能研究[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3期 |
15 |
侯琼;EVA乳液改性生产高速卷烟胶[J];贵州化工;1999年04期 |
16 |
徐云升;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接枝改性顺丁橡胶的研究[J];辽阳石油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2期 |
17 |
宋小群,范浩军;安全提碱剂的研制和应用[J];皮革科学与工程;1999年02期 |
18 |
施来顺;CF_4- CH_4 等离子体对 PET 的表面改性及反应动力学[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
19 |
贾荣勋;酚醛改性环氧树脂的应用[J];四川化工与腐蚀控制;1999年06期 |
20 |
曾威;ABS树脂的共混改性[J];合成树脂及塑料;1999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