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脉搏波速度的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研究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脉搏波速度(PWV)的特点。
方法:2008年10月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健康查体中心健康查体的中老年人群436名,男性284名,女性152名,年龄40岁-87岁,平均年龄62.97±10.05岁。根据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制定的标准,分为高血压组、正常高值组和正常组,应用Complior动脉脉搏波速度测定仪(Artech, France)检测。正态分布计量资料各项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D)表示。两组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三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将年龄、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病史、2型糖尿病病史及脑卒中病史、心率、脉压、平均动脉压、腰围、体重指数作为自变量,C-FPWV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结果:
(1)男、女两组受检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情况及颈-股PWV值、颈-挠PWV值、颈-足背PWV值比较。男性与女性两组之间,身高、体重及体重指数相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而其他一般临床资料:年龄、腰/臀比、收缩压、脉压、平均动脉压、心率及颈-股PWV值、颈-挠PWV值、颈-足背PWV值相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2)进行正常血压组、正常高值组和高血压组3组颈-股PWV、颈-挠PWV及颈-足背PWV值比较。颈-股PWV值三组之间两两相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颈-挠PWV值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颈-足背PWV值在正常血压组与高血压组之间相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正常血压组与正常高值组间无统计学意义及高血压组与正常高值组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
(3)单纯高血压组与非单纯高血压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及2型糖尿病组)之间颈-股PWV、颈-挠PWV及颈-足背PWV值比较。各非单纯高血压组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颈-股PWV值相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其中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及糖尿病组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比较也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在颈-挠PWV值各组比较中,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及糖尿病组与单纯高血压组及仅合并冠心病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颈-足背PWV值各组比较仅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与单纯高血压组相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余组之间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4)以C-FPWV水平为因变量,以年龄、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收缩压、脉压(PP)和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及高血压病病史、冠心病病史、2型糖尿病病史及脑卒中病史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筛选因素判定水平设定为0.05),最终有年龄、体重指数、腰臀比、收缩压、脉压、心率及高血压病病史在回归分析方程中,成为影响C-FPWV水平的显著的因素(R2为0.955)。
结论:在中老年人群中,高血压病患者较血压正常者,动脉僵硬度增加,动脉弹性下降。随着血压的升高,动脉弹性下降,C-FPWV增高明显。较单纯高血压病患者,合并冠心病和(或)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高血压病患者,动脉弹性下降明显,C-FPWV增高明显。而且在多元回归分析研究中,年龄、体重指数、腰臀比、收缩压、脉压、心率及高血压病病史均为CFPWV因素。
|
|
|
|
1 |
何新兵;李锡光;;与时俱进论高血压病的辨证[A];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第十次全国中医心病学术年会暨吉林省中医药学会心病第二次学术会议论文精选[C];2008年 |
2 |
刘昌智;;论高血压病的脉象[A];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创新优秀论文集[C];2002年 |
3 |
佟士芹;;高血压病人健康教育指导[A];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
4 |
谌奎芳;梅建红;陈家峰;孙海琦;;高血压继发心脏.血管疾病的超声诊断[A];庆祝中国超声诊断50年暨第十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
5 |
刘莉;;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病中的应用[A];中医护理工作经验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2年 |
6 |
何新兵;;与时俱进论高血压病的辨证[A];泛中医论坛·思考中医2006——经典中医的特色和优势论文集[C];2006年 |
7 |
姜晓云;;高血压病人的情志护理[A];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
8 |
傅静;杨峰;张慧;王茉莉;李艳;雷倩;;护理健康教育干预对高血压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四次脑血管病康复学术会议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次养生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
9 |
王君;;高血压的社区防治[A];第二届第二次中医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
10 |
卜敏锐;朱宁;李军;;高血压病人的白大衣现象[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4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