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钴、镍的钳式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在碳碳偶联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摘要】:
通过碳-氢键的活化直接将有机化合物中的一个(类)碳-氢键转化为需要的结构,一直是化学家关注的目标。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在实现非活性的碳-氢键的选择性活化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sp2型碳-氢键在有机化合物中普遍存在,到目前为止,碳-氢键的活化的研究主要集中sp2型碳-氢键上,并且已经取得了很好的进展;而对于普通的sp3型碳-氢键,由于饱和烷烃中没有类似与sp2型碳-氢键体系中的π轨道可以和催化剂发生相互作用,它的活化要困难的多。钳式配体作为一种三齿配体可以和多种金属形成双螯合配位的结构,通过双环金属化效应可以使非活性的sp3型碳-氢键更容易与催化剂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促进碳-氢键的活化。钳式配合物独特的化学结构使人们可以调控它的稳定性和反应活性之间的关系,在催化反应中有很多应用。
在碳-氢键的活化,包括催化反应的研究中,钯、钌、铑、钌等4d和5d的贵金属催化剂最引人关注。3d的铁、钴、镍金属催化剂与它们相比,优势在于价格更便宜、毒性更低、更加环境友好。
本论文主要分为两部分:
1.铁、钴、镍的金属配合物在碳-氢键活化,尤其是sp3型碳-氢键的活化中的应用。在温和条件下实现了非活性碳-氢键的选择性活化,在铁系列化合物的研究中,sp3型碳-氢键被切断之后还进一步实现了甲基化。通过规律性的改变配体骨架的结构,本论文证明在sp3 C-H键活化的研究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通过各种方法拉近sp3 C-H键和催化剂金属中心的距离,使sp3C-H键处在能与催化剂发生相互作用的范围内。氧化加成机理和质子消除机理的结合起到的作用也非常明显。对于通过碳-氢键的活化而制得的铁、钴、镍的钳式配合物采用IR, NMR等分析手段进行了表征,部分配合物采用X-Ray单晶衍射分析进一步确定了其结构。
2.在第一部分的研究基础上,设计了PCP-Ni-Cl钳式配合物催化的亲核试剂和卤代烷烃间的偶联反应。苯乙炔基锂和三甲基硅乙炔基锂试剂与简单卤代烷烃间的偶联反应(Csp-Csp3)所需条件温和、效率高、催化体系简单易于操作,与传统的制备烷基取代炔烃的方法相比,该催化体系有明显的优势。
|
|
|
|
1 |
毛娜;;浅谈金属有机化合物的载体[J];价值工程;2011年08期 |
2 |
曾德辉;李刚;;高纯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发展动向与前景[J];低温与特气;1990年02期 |
3 |
陈敏元;金属有机化合物的电解合成、电极反应和应用[J];安徽化工;1992年03期 |
4 |
阎圣刚,高占先,周科衍;高纯金属有机化合物研究新进展[J];化工进展;1993年03期 |
5 |
刘举正,周钰明;水溶性金属有机化合物[J];东南大学学报;1995年S1期 |
6 |
闫怀义;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及各种性能变化的周期规律[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综合版);1995年04期 |
7 |
郑瑛,王绪绪,付贤智,魏可镁;固体表面金属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及其性质[J];结构化学;2003年04期 |
8 |
戴日强;;金属有机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化工技术与开发;2011年08期 |
9 |
李玉琴;陆汉章;;镧系金属有机化合物中金属的测定[J];有机化学;1981年03期 |
10 |
葛远文;;镧系金属有机化合物中氯的测定[J];有机化学;1981年03期 |
11 |
谢正秋,段九菊,王光蕙;消化分解法测定金属有机化合物中的金属[J];化学世界;1982年07期 |
12 |
黄耀曾;;三十年来金属有机化合物在合成中应用的进展[J];化学通报;1982年09期 |
13 |
李醒夫;Fischer,R.D;Bagnall,K. W.;;锥角堆积模型应用——f电子组元素新类型金属有机化合物的推测与合成[J];化学学报;1984年11期 |
14 |
王约伯,方秀珍,陈家碧;气敏、湿敏、热敏金属有机化合物中碳、氢、氧元素的微量测定[J];分析测试通报;1987年02期 |
15 |
张长久;崔凯荣;;碱金属、碱土金属有机化合物的碳、氢、氮微量定量测定[J];化学通报;1987年03期 |
16 |
王序昆;等瓣性类似关系和金属有机化合物合成[J];大学化学;1990年02期 |
17 |
王积涛;金属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活性及其应用[J];物理化学学报;1991年04期 |
18 |
王序昆;;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基本反应过程[J];大学化学;1991年01期 |
19 |
黄国兰,黄玉明;环境中金属有机化合物形态分析方法近期进展[J];环境科学进展;1993年03期 |
20 |
阎圣刚;高占先;周科衍;;金属有机化合物在新材料方面的应用[J];化工新型材料;1993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