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同步发电机的孤岛检测原理与实现
【摘要】:
随着可再生能源为核心的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广泛应用,分布式发电技术成为电力系统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分布式电源一般从低压端接入系统,对配电网运行和控制的诸多方面产生影响,孤岛问题就是其中之一。分布式电源非计划的孤岛运行会给系统、电力用户以及分布式电源本身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孤岛发生后,必须迅速检测出孤岛状态,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孤岛检测是研究孤岛问题的基础,由于分布式电源的类型及并网方式的多样性,孤岛检测方法也呈现出多样性特点。本文围绕直接并网同步发电机的孤岛检测问题进行理论研究和装置开发,所做主要工作如下:
在广泛查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直接并网同步发电机各类孤岛检测方法的特性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出各自的优势、存在的问题以及适用性。由于被动检测法对系统及发电机本身不会造成影响,并且易于实现,因而是直接并网同步发电机孤岛检测行之有效的方法,但需要解决灵敏性和可靠性问题。
利用PSCAD/EMTDC构成的仿真系统,对基于相位偏移的被动检测法进行全面的仿真研究。详细分析了影响相位偏移检测法灵敏度和可靠性的因素。将数字仿真的结果用指数函数进行拟合后得到的曲线,同“检测时间与不平衡功率关系曲线”进行对比,证明两者基本一致。在此基础上,利用“检测时间与不平衡功率关系曲线”,对影响相位偏移特性的因素做出了全面、直观的分析和评价。
在对传统相位偏移算法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两种相位偏移新算法,即基于离散傅氏变换的快速相位偏移算法和相位偏移积分算法。对两种算法进行了详细分析和全面仿真并与传统的一周过零算法相比较,结果表明:前者检测速度更快,后者灵敏性更高。
针对传统相位偏移孤岛检测法存在的灵敏性和可靠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相位偏移和频率变化的复合型孤岛检测新方法。新方法针对孤岛后功率不平衡程度较小时的孤岛检测,将频率变化作为辅助判据,与相位偏移相结合组成复合判据,其实质是降低门槛值而又不产生误动,从而提高孤岛检测装置的灵敏度。对新的检测方法进行了仿真分析和动模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新方法与传统的相位偏移法相比较,在不降低可靠性的前提下,能明显缩小孤岛检测的死区。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孤岛检测的要求,以微机保护硬件平台为基础,采用新的孤岛检测方法,研制出适用于直接并网同步发电机的孤岛检测装置。静模和动模测试表明,装置的各项技术指标满足设计要求。新装置所允许的功率不平衡度可达5%左右,检测死区显著减小;同时大大降低了由负载波动造成的装置误动几率,达到了预期目标。
|
|
|
|
1 |
黎永前,朱名铨;相位偏移干涉测量中移相误差补偿技术研究[J];航空学报;2002年04期 |
2 |
肖飞,马伟明,李玉梅,张波涛;并联有源滤波器在谐波检测中的相位控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2年03期 |
3 |
候梅毅;高厚磊;张永武;武志刚;林勇;曹华明;;分布式发电新型孤岛检测原理与装置开发[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
4 |
丁明军;徐建城;;多路交流异步采样及幅度和相位校准算法[J];湖北电力;2007年06期 |
5 |
侯梅毅;高厚磊;刘炳旭;许明;;基于相位偏移的孤岛检测新方法[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9年11期 |
6 |
杨贵东;新颖的电动机缺相保护器[J];四川水力发电;1997年02期 |
7 |
;Burmester 038电源处理器[J];视听技术;2005年07期 |
8 |
朱振宇,严家骅,李百源;相位偏移干涉测量波面的一种新算法[J];仪器仪表学报;2001年03期 |
9 |
吴詠詩,侯秀卿;潜望鏡式天綫的增益[J];天津大学学报;1965年02期 |
10 |
王锦毅;;OFDM系统中峰值功率问题的研究[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
11 |
黎永前,朱名铨;误差补偿技术在相位偏移干涉测量中的应用[J];仪器仪表学报;2003年05期 |
12 |
朱灿焰,龙腾,何佩琨,毛二可;中频视频信号实时模拟的准连续波方法及其实用性研究(英文)[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00年01期 |
13 |
;电能质量的实时监控与分析系统[J];电子测试;2009年07期 |
14 |
刘学军;李道虎;郭建强;;基于超短波电台TCM同步算法的研究[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
15 |
苟仲文;;利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产生正交信号技术[J];电子信息对抗技术;1992年03期 |
16 |
李小蓓;杨学兵;蒋华;孙璐;蒲浩;黄涛;吕晨;;基于Cordic算法的载波同步方法[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
17 |
William Gril;;用微控制器实现按钮式调光器的控制方法[J];电子设计技术;1999年01期 |
18 |
江志农;冯坤;高金吉;;相位补偿滤波方法在自动平衡系统中的应用[J];振动、测试与诊断;2006年03期 |
19 |
高鑫;张淑芳;;分数间隔MMA算法在海上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
20 |
万鸣;赵满;;DDS的变频使用方法[J];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08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