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后血糖水平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关系研究
【摘要】:
背景与目的: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是介于痴呆和正常衰老之间的一种认知功能损害状态,是脑梗死后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患者每年约有10%~15%进展成为痴呆,该比率是正常老年人进展为痴呆几率的10倍。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具有痴呆早期的重要临床特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急性脑梗死后血糖水平升高也是一个常见的现象,血糖水平升高会通过各种机制对患者预后产生不良作用。本研究观察急性脑梗死后血糖水平与MCI之间的关系。
方法:对在神经内科住院的8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自发病起,十四天内应用MoCA量表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评分25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组,评分≥25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记录患者入院时的临床资料,NIHSS评分,梗死面积和部位。次日抽取空腹血测定血糖水平(空腹血糖≥6.1mmol/L定义为血糖水平升高)。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与血糖水平的关系。
结果:82例患者中,有51例患者有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占62.2%。血糖水平升高的患者有36例,占43.9%。基本临床资料分析显示,在年龄、受教育水平、既往脑梗死病史、NIHSS评分、血糖水平升高方面MCI患者与认知功能正常患者有显著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水平升高不是MCI的危险因素,既往有脑梗死病史、高NIHSS评分、皮质梗死是MCI的危险因素。
结论:MCI是急性脑梗死后的常见现象。血糖水平升高的患者易发生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但是血糖水平升高不是MCI的危险因素,既往有脑梗死病史、高NIHSS评分、皮质梗死是MCI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