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gent的对等分布式协同入侵检测技术的研究
【摘要】:
当前,在全球范围内,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正日渐突出。攻击者不断增加的知识,日趋成熟多样的自动化工具,以及越来越复杂细致的攻击手法,使得单纯的防火墙策略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需要,网络的防卫必须采用一种纵深的、多样的手段。作为一种主动的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入侵检测技术能根据入侵的踪迹和规律发现入侵行为,从而有效地弥补了传统安全防护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成为网络信息安全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重点。
本文在对入侵检测技术分析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代理的对等分布式协同入侵检测系统模型。该模型基于对等网架构,使用代理作为分布式系统组件进行入侵数据的采集,实现了数据的协同分析及响应。移动代理具有移动性、适应性、灵活性及跨平台性,可以克服目前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中存在的缺乏伸缩性、动态构建能力有限、灵活性差以及升级能力差等缺陷,提高了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的准确度和检测效率。本文给出了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响应的可行方案,为模型的开发和实现奠定了理论基础,为移动代理技术在分布式协同入侵检测系统中的应用做出了有益尝试。
|
|
|
|
1 |
段鹏,谷雨,范菁,张天军;Agent技术在网络环境中的应用[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
2 |
何汉明;基于Agent的智能入侵检测系统的开发研究[J];控制工程;2005年03期 |
3 |
冯劲梅,连之伟,唐任仲;基于Agent的入侵检测系统层次结构模型[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年29期 |
4 |
杨英鹏,马建峰;一种基于代理的分布式抗攻击的入侵检测体系结构[J];计算机工程;2003年13期 |
5 |
吴懿慧;一种分布式网络安全模型[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
6 |
魏衍君;于秀珍;;基于Agent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J];通信技术;2008年08期 |
7 |
王浩;;基于Agent的分布式防火墙设计及在校园网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年28期 |
8 |
于胜,梅强,邓颖丽;基于Multi-IDS的大规模网络入侵检测[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4年06期 |
9 |
杨洪万,刘培玉,曾广周;一种基于Agent技术的网络安全系统模型[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
10 |
黄娅,胡昌振;基于Multi-agent的入侵检测及其融合结构研究[J];信息与电子工程;2004年01期 |
11 |
谷雨,范菁,杨柽,夏姜虹;移动Agent在IDS中的应用及其安全性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
12 |
赵铭,罗军舟;基于Agent的入侵检测系统框架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年18期 |
13 |
李剑,王佳楠,李春玲;一种基于Agent的并行分布式四层入侵检测系统体系结构[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年17期 |
14 |
翁莉萍,赵仲孟;基于轻量级Agent的入侵检测模型[J];计算机工程;2002年05期 |
15 |
陈波,于泠;基于自治Agent的入侵检测系统模型[J];计算机工程;2000年12期 |
16 |
刘刚,王杰,王瑷珲,王金磊;一种基于移动Agent的入侵检测系统[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4年04期 |
17 |
王晓煜;基于遗传算法的分布式入侵检测模型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
18 |
王瑞,沈海斌,杨向荣,沈钧毅;入侵检测系统模型研究与分析[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年17期 |
19 |
张庆生,杨向荣;入侵检测系统AHIDS设计[J];现代计算机;2004年01期 |
20 |
陈强,李湘萍;基于Agent的入侵检测系统体系结构[J];现代计算机;2003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