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及AGC的自动优化潮流理论研究
【摘要】:
目前电力系统有功调度、控制体系中,超前调度确定自动发电控制(AGC)机组的基值和参与因子后,在AGC时间级,系统状态就完全由AGC机组来把握,由于是固定的控制模式,系统便失去了制约功能,存在调度失去主动性的间隙,尤其是大量间歇性电源的接入使得这一时间级的潮流变动可能超越人们的把握。因此,对AGC机组动作过程中系统状态的监视,以及更短时间级优化调整AGC机组的基值,对保证AGC控制过程中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针对自动发电控制过程中难以把握潮流状态的问题,本文在安全经济调度确定AGC机组基点和参与因子的前提下,依据考虑节点的超短期有功和无功负荷预测方法及提供的节点分配因子,利用实时的ACE信号规律,结合电热耦合潮流理论和动态潮流思想,建立伴随AGC机组控制过程的潮流模型和算法。通过实际算例对过程潮流的模型和算法进行了验证,表明本文在跟踪自动发电控制过程中对潮流状态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间歇电源的出现使需求规律波动难以预料时,对输电线路温度变化实现跟踪,对系统安全性能的监视,乃至校正控制都是有益的。
在过程潮流的基础上,计及自动发电控制规律,进一步提出自动优化潮流的概念,建立了相应的模型,并对其在线应用框架进行了分析。自动优化潮流可以为调度中心提供AGC时间级内系统潮流状态的细致变化过程,并根据系统潮流状态自动调整AGC机组基点和参与因子,有机协调超前优化调度和自动发电控制,保证AGC时间级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整个过程全部自动完成,对提高电网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是有益的。
|
|
|
|
1 |
葛平,栾晓冬,李晓凌,何虎,孙一康;基于H~∞鲁棒控制方法的AGC─活套综合控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
2 |
张树存,贾春玉;热连轧机自动板厚控制AGC技术的应用研究[J];重型机械;2001年05期 |
3 |
王业科;可逆式冷轧机AGC系统[J];重型机械科技;2000年03期 |
4 |
王家华;梯级水电站联合自动发电控制的经济运行[J];贵州水力发电;2004年04期 |
5 |
陈枫,陈利跃,孙维真,王立群,宋燕敏;浙江发电市场中的实时调度与AGC设计[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年20期 |
6 |
孙玮!(250002),赵岩!(250002),邢晓光!(264205),宫志文!(264205),钟金东!(264205),徐光照!(264205),徐建鲁!(264205),纪忠东;125MW机组AGC及协调系统的研究[J];山东电力技术;2000年03期 |
7 |
李正凡;AGC功能的完善优化与运行实践[J];云南电力技术;2002年04期 |
8 |
钱玉妹,徐田,徐春雷;基于Web技术的AGC实时监视及统计分析系统[J];江苏电机工程;2003年04期 |
9 |
茅冬春;机组负荷在线优化分配技术在闵行电厂的应用[J];动力工程;2003年04期 |
10 |
洪宪平;电网AGC分层控制[J];中国电力;2000年09期 |
11 |
贾建波
,李国存;DEB协调控制系统在350MW机组上的应用[J];华北电力技术;2002年08期 |
12 |
徐武祥,黄家业,张建文;梯调自动发电控制的实践[J];云南电业;2002年07期 |
13 |
周康立;AGC系统在石洞口二厂的应用[J];华东电力;2003年02期 |
14 |
甘魁元;隔河岩水电厂AGC的应用及其特点[J];湖北水力发电;2005年03期 |
15 |
李矛;南方电网采用AGC的设想[J];广东电力;1995年03期 |
16 |
耿多;AGC联络线调度计划的改造[J];西北电力技术;1999年05期 |
17 |
邓家青;珠钢板带热轧机AGC液压系统分析[J];机电工程技术;2000年S1期 |
18 |
汤建新,邓跃芳,王军;针对影响AGC投入的几个问题的改进措施[J];湖北电力;2002年06期 |
19 |
王连华;张金辉;;陈村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及AGC开发应用[J];水电厂自动化;2002年04期 |
20 |
吴永存,樊健刚;4台200MW机组的自动化改造实践[J];浙江电力;2003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