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IG联合甲泼尼龙治疗SJS/TEN的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探讨IVIG联合甲泼尼龙治疗SJS/TEN的临床疗效及注意事项。
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立医院2005年1月~2010年4月期间住院的经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联合甲泼尼龙治疗的42例住院重症药疹患者资料,其中SJS 9例,SJS与TEN重叠患者13例,TEN 20例。男18例,女24例,年龄3~74岁,平均(37.7±7.6)岁。有明确用药史者40例,药物类别不明者2例。采用免疫球蛋白0.25~0.4g/kg/d(用5天)与甲泼尼龙80~120mg/d联合治疗,儿童激素用量为1.5-2mg/kg/d强的松量。同时加强支持疗法、防治继发感染、加强护理及外用药物治疗。
结果:IVIG联合甲泼尼龙治疗SJS/TEN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1~5(2±1.64)d,皮肤黏膜停止剥脱,无新发松解剥脱皮损,皮损面积不再扩大的时间2~7(4±2.73)d,住院天数7~42(21.30±18.27)d。42例重症药疹患者38例痊愈出院;2例基本痊愈;2例死亡。
结论: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SJS/TEN起效快,疗效好,适量增加激素的剂量有利于对病情的控制,密切观察病情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
|
|
|
1 |
王海旭,迪力拜尔,刘北林,陈友兰;甲泼尼龙序贯治疗急性中、重度哮喘26例[J];临床肺科杂志;2004年02期 |
2 |
卫军秀,路顺义,杨建中;甲泼尼龙与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硬化的价效比较[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4年08期 |
3 |
张晓辉,张建宁;甲泼尼龙在神经外科领域的应用[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2004年06期 |
4 |
惠震昊;范丽勇;;甲泼尼龙与地塞米松佐治婴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2010年04期 |
5 |
陈秋潮,张健,陈伟力,李雪宁,李放,石建荣;大剂量甲泼尼龙对环孢素A在人和家兔中血药浓度的影响[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1991年01期 |
6 |
李栋;甲泼尼龙冲击疗法的临床应用[J];西藏医药杂志;1996年01期 |
7 |
王晓平,杨任民,胡启原;甲基强的松龙与地塞米松冲击治疗神经免疫性疾病的不良反应的前瞻性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1999年03期 |
8 |
杨岫岩,陈维广;肾上腺皮质激素抗风湿应用要点——风湿性疾病治疗学(3)(续前)[J];新医学;2001年03期 |
9 |
张明娟,张秀凤,史建国;甲泼尼龙联合应用治疗化疗后胃肠道毒副作用的疗效观察[J];肿瘤研究与临床;2002年05期 |
10 |
徐劲,董强,韩翔;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近期疗效[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4年01期 |
11 |
赵红如,董万利,方琪,倪建强,蒋建华;多发性硬化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及意义[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4年03期 |
12 |
杨志强
,施孝勤
,杨丽超;甲泼尼龙冲击治疗视神经病变[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5年07期 |
13 |
李方;胡燕锋;张健;;HPLC法测定豚鼠血浆中甲泼尼龙的含量[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6年01期 |
14 |
吴永超;郑启新;杜靖远;吴斌;;甲泼尼龙抑制神经干细胞并诱导其凋亡的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年09期 |
15 |
许晓莲;;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致严重精神症状1例[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6年05期 |
16 |
刘纯卉;曹莉;王侠生;;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重症大疱型药疹16例临床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7年02期 |
17 |
刘进先;邹凌云;吴世平;;甲泼尼龙联合免疫球蛋白静滴治疗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7年05期 |
18 |
梁振源;洪育明;吴文源;林泼水;;大剂量甲泼尼龙加东菱克栓酶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观察[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年04期 |
19 |
李岚;;甲泼尼龙治疗小儿重度哮喘发作[J];实用临床医学;2007年09期 |
20 |
邵金萍;汤洁;张玲妹;;皮肤病患者服用甲泼尼龙发生不良反应的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