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及二期翻修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效果及比较
【摘要】: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患者行一期翻修手术及二期翻修手术的临床效果,以及比较二者治疗疗效。
方法:回顾我院自2000年2月至2009年1月因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接受手术治疗患者63例,男39例,女24例;年龄40-81岁,平均56.9岁。术前诊断感染的方法包括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检查、放射性核素扫描、窦道分泌物及关节穿刺液培养。所有患者均有患髋疼痛症状,19例有窦道;48例血沉增快,48例C-反应蛋白增高;60例患者X线片有骨融解、假体松动及骨膜反应等表现;术前取窦道分泌物及术中取组织标本进行细菌培养。治疗时行一期翻修术23例,二期翻修术40例。术后随访时采用Harris评分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估。
结果:63例假体周围感染患者中49例细菌培养结果阳性,表皮葡萄球菌占感染病原体的首位(57.1%),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2.4%)。63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90个月,平均56.4个月。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15-99分,平均91分。一期翻修术假体周围感染的清除率为78.3%,二期翻修术为97.5%。6例感染复发,复发时间为感染治疗术后3-75个月,平均40个月。其中1例再次接受手术治疗,其余5例拒绝继续治疗。
结论:一期翻修术与二期翻修术均能较好的控制感染,但二期翻修术感染清除率优于一期翻修术。表皮葡萄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主要病原菌。
|
|
|
|
1 |
刘文英;闫桂虹;张秀辉;;全髋关节翻修术后的康复护理[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年04期 |
2 |
刘东;张勇;于泉;;全髋人工关节翻修术的临床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06年06期 |
3 |
袁华军;;关节置换重建髋关节早期翻修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广西医学;2011年01期 |
4 |
张治金;郭林;康凯;刘鹏飞;;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一例[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年09期 |
5 |
唐桂阳,叶建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Ⅱ期翻修术[J];临床骨科杂志;2003年04期 |
6 |
卢宏章;朱天岳;柴卫兵;文立成;曹永平;李军;刘震宁;;髋关节置换术后失败原因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年18期 |
7 |
王光耀;吴恒烜;;髋关节假体置换翻修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J];实用医学杂志;2007年14期 |
8 |
胡海澜;谢楚海;莫建文;杨进顺;白波;;含抗生素骨水泥间隔物在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翻修术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1年15期 |
9 |
陈太勇;李开南;汪学军;兰海;张进军;;Gamma钉内固定翻修原因及其疗效[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0年01期 |
10 |
叶晓健,沈康平,贾连顺,侯黎升,樊健君,王长峰;脊柱内固定翻修的原因和对策[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2年S1期 |
11 |
黄健,葛衡江,刘怀琼;全髋关节翻修术中脂肪栓塞综合征1例[J];重庆医学;2003年08期 |
12 |
严孟宁;非骨水泥非多孔金属增强杯结合髋臼压缩植骨翻修术的失败率——12~17年随访结果[J];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2004年01期 |
13 |
许国华,李家顺,贾连顺,叶晓健,袁文,陈德玉,倪斌,史建刚,谢宁;寰枢椎融合失败的原因探讨及其翻修术[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5年01期 |
14 |
李卫华;;髋关节翻修术后的功能康复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年18期 |
15 |
郝延科,管东辉,李杰,董建文;人工髋关节术后翻修29例分析[J];中医正骨;2002年10期 |
16 |
张昆;高文革;朱海心;;人工髋关节翻修术11例临床体会[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7年02期 |
17 |
郭红军;张春霞;;髋关节翻修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医正骨;2007年10期 |
18 |
孙波;于镜贺;赵政时;;髋关节翻修术临床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8年13期 |
19 |
李爱玲;;髋关节翻修术后护理与康复指导[J];医药论坛杂志;2009年01期 |
20 |
胡孔足;卜海富;;伴随下腰痛会影响膝关节翻修术的效果吗?[J];临床骨科杂志;2009年04期 |
|